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8)*
2019-10-21李思雨陈卫东
张 靖,李思雨,陈卫东,彭 杰
*报告视频版于2019年4月20日在“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暨广东省2019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
0 引言
在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开展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广东省132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参评,其中73个被定级为一级图书馆,15 个被定级为二级图书馆,38个被定级为三级图书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EB/OL]. [2019-06-09].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08/t20180827_834424.html?keywords=.。2018年,以广东省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数据、广东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建设数据为基础,由广东图书馆学会策划,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中山大学合作编撰出版蓝皮书《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7)》,总报告视频版于2018年4月22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书香岭南”全民阅读启动仪式上发布。报告指出,2013-2017 年,广东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成就显著,公共图书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②张靖,李思雨,杨乃一,等.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7)[M]//刘洪辉,张靖.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
本报告在《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7)》的基础上,利用广东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建设数据和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典型案例,呈现2018年“后评估时期”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整体情况,以及新时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向。数据涵盖全省97.2%(142 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其中包括5个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级馆”)、42个市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市级馆”)和95个县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县级馆”)。数据和案例资料由广东图书馆学会提供。
1 “后评估时期”稳中有进的发展状况
随着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的公布,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后评估时期”。在该时期,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取得突出成果,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1.1 设施建设
广东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2016 年起,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分批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推动地方建设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通过省财政支持的方式,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总分馆试点建设,逐步完善省、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2018年4月,广东省文化厅对粤东西北地区11个图书馆和9个文化馆的总分馆试点进行验收。验收结果显示,第二批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地区和单位建设目标明确,统筹方法科学,落实举措到位,逐步探索出总分馆建设路径③广东省文化厅. 我省第二批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顺利完成[EB/OL].[2019-06-09].http://whly.gd.gov.cn/gkmlpt/content/2/2400/post_2400298.html.。截至2019年3月,广东142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含分馆)建筑总面积达212.75万平方米,每万人建筑面积达188平方米,提前实现并超越《“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10 平方米的指标。广东各区域公共图书馆开放数量及建筑面积见表1。
表1 广东省各区域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面积
各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来提高服务效能。截至2019年3月,超过83%县级以上公共馆在不同程度上配备无障碍设施;142个县级以上公共馆阅览座席总数逾10.37万个,其中8.8万个来自市级馆和县级馆;市级馆馆均阅览座席1307个,县级馆馆均349个;县级以上公共馆的读者用计算机终端总数达1.25 万台,其中省级馆占13.07%,市级馆49.52%,县级馆37.41%;全省98个县级以上公共馆网络带宽超100 Mbps,超过95.77%的县级以上公共馆中读者服务区无线网络覆盖率达100%。
1.2 经费保障
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与政府责任主体意识明确密切相关。为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东各级政府通过系列政策法规,推动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018 年,全省各级政府对县级以上公共馆的财政拨款总额约21.84亿元,增长29.29%。各级图书馆年财政拨款总额均有增长,其中市级馆增长超过41.41%,2018年获财政拨款逾10亿元,开展了一批改建、扩建工程。各级公共馆年财政拨款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018 年全省县级以上公共馆新增文献购置费30764.46万元,与2017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市级馆文献购置费增长13.64%。各级图书馆年新增文献购置费情况见表3。
表2 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年财政拨款总额(万元)
表3 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年新增文献购置费(万元)
2018 年全省年人均新增文献购置费达2.7元。对标《“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人均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指标,即2020年1.8元,有35.71%市级馆、8.4%县级馆提前完成目标。
1.3 文献资源
全省各级公共馆文献资源总量呈现出持续稳定、有所增长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优化馆藏结构。截至2019 年3 月,县级以上公共馆的普通文献馆藏量达13972.9 万册/件(见表4),人均普通文献馆藏量达1.23 册/件。与2017 年相比,省级馆、市级馆和县级馆均有增长,总体同比增长16.27%。
表4 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普通文献馆藏量(万册/件)
人均普通文献馆藏量方面,对标《“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指标,即2020 年1 册,2018 年广东超过25.54%的县级以上公共馆(不含省级馆)人均普通文献馆藏量达1册或以上,增长5个百分点。超过30%县级以上公共馆(不含省级馆)人均普通文献馆藏量达0.8册或以上,有望按时完成“十三五”目标。
各级图书馆在保持文献资源馆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丰富各类馆藏。2018 年全省县级以上公共馆年图书入藏量462.56 万种,报刊入藏量逾13 万种,视听资料入藏量近10 万种。142 个县级以上公共馆电子文献馆藏总量达9149.72万册。各级图书馆2018年文献资源建设情况见表5。
表5 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2018年)
对标《“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人均公共图书馆年新增图书藏量”指标,即2020 年0.08 册,2018 年广东15.33%的县级以上公共馆(不含省级馆)完成目标。与其他指标相比,年人均新增馆藏量应是广东省未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点。
1.4 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截至2019年3月,广东142个县级以上公共馆共有工作人员4847人。学历方面,大学本科及以上2534人,占比约52.28%;大学专科及以上3909人,占比超过80.65%。职称方面,高级职称299人,中级职称1449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者占比36.06%,超过57.71%员工具有初级及以上职称。具体情况见表6。
由表6可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资质优势均集中在省级馆和市级馆。数量方面,5个省级馆员工数占全省县级以上公共馆总员工数的23.58%,42 个市级馆占48.59%,95 个县级馆仅占27.83%;学历方面,47 个省级馆和市级馆中,58.43%的员工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县级馆中仅为36.32%;职称方面,省级馆和市级馆员工中37.45%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而县级馆中32.47%的员工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县级馆具有高级职称的员工数仅占县级以上图书馆高级职称员工总数的7.69%。
表6 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数据(2018年)
县级以上公共馆中,12%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超过8 成;26%馆所有员工均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省市级馆中,68%馆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超过5 成,74%馆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超过8成;县级馆中,18.95%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超过5 成,超过50%馆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超过8成。
对标《“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指标,广东省8.45%的县级以上公共馆已完成高级职称人员占比12.7%的目标,41.55%的馆完成中级职称人员占比33%的目标。
广东各级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积极组织员工接受岗位培训,探索建立公共馆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提高馆员专业性。2018 年,全省县级以上公共馆员工培训总学时超过25.61万学时,年人均受训学时数达52.85学时。
1.5 服务效能
广东以服务效能为导向,推动各级图书馆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保障公众的图书馆权利。各级图书馆积极建设服务品牌,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多样化活动,提升服务效能。
基本服务方面,2018年逾97%县级以上公共馆(不含省级馆)免费提供基本服务项目。各馆平均周开放达64 小时,年文献外借总量为7598.08万册次,年馆外流动服务点文献借阅量977.81万册次,年数字资源借阅(下载)逾11761.84万次。各级公共馆基本服务情况见表7。
表7 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数据(2018年)
2018 年县级以上公共馆的参考咨询服务进一步完善。96.47%县级以上公共馆提供咨询台服务,90.84%提供网上咨询服务,83.80%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实时咨询。其中,23个馆提供科技咨询服务,24个馆提供企业情报服务。
通过举办读者活动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方面,2018 年更加突出。全省县级以上公共馆举办读者活动逾4.4 万次,其中展览3055 次、讲座6557 次、培训9705 次、其他阅读推广活动24697 次。2018 年广东公共馆举办展览次数增长40.84%,举办讲座和培训总次数增长45.26%。各级图书馆2018年读者活动见表8。
表8 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数据(2018年)
2018 年,县级以上公共馆共建立服务品牌697 个,增长41.95%。其中,省级馆建立161个服务品牌,增长187.5%;市级馆312个,增长23.81%;县级馆224个,增长22.40%。
公众利用度明显提高。截至2019 年3 月,142个县级以上公共馆累计办理读者证1035.47万个,2018年各馆新增读者证142.78万个;年进馆10371.37万人次,年文献外借人次超2285万,年读者活动参与总人次2075万;各馆网站访问总量逾45649.75万次。
1.6 存在问题
2018 年广东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公共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并健全免费开放项目,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设施网络,丰富文献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整体而言,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广东一级图书馆数量由66 个上升为73 个;二级图书馆数量明显下降,由30个下降为15个;三级图书馆数量由27个上升为38个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EB/OL].[2019-06-09].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311/t20131113_474695.html?keywords=.。此次评估采用较高的东部省份评估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的总体成绩,但也直观地反映了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老问题。73个一级图书馆中45个集中于珠三角,珠三角各项具体数据遥遥领先于粤东西北地区;粤东西北地区11个县级以上公共馆由二级图书馆降为三级图书馆。未来需进一步统筹推进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发展。此外,2018 年作为评估后的第一年,部分核心指标如新增文献购置费等较评估期有所下降。
2 新时期呈现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向
十八大以来,全国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步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格局。文化建设要谋求新的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补齐短板、创新思路、转变方式,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内化为文化建设新思路,转变文化发展方式①文化部党组.以新的发展理念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J/OL].求是,2015(24) [2019-06-09].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5-12/15/c_1117452171.htm.。广东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呈现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向。
2.1 更高质量发展
公共图书馆事业更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公共馆各方面全面发展。在保障和建设公共图书馆基本条件和提升图书馆业务能力的前提下,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提升服务效能和社会效益,既保数量又提质量,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好”向“精”发展。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更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公共馆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及助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两个方面。
2.1.1 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②文化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9-06-09]. http://www.gov.cn/xinwen/2017-07/07/content_5230578.htm.。广东公共图书馆界积极响应公众的文化需求,举办丰富多样的读者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注重基层,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通过资源下移、服务下移,把优质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提升服务的有效供给,增强群众文化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案例1:广州图书馆“新年诗会”
广州图书馆自2014年起,每年与《诗歌与人》杂志共同主办新年诗会,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新年诗会由广州诗人发起、艺术家担纲,不同群体共同参与。配合相应主题,广州图书馆利用其建筑特点融入装置艺术,利用光影技术进行空间设计安排,为广州诗歌爱好者和公众提供高雅演出。活动深受广州市民的喜爱。2018 广州新年诗会以“爱是无限的凝视”为题,1月10-12日三晚连续举办,诗会门票通过广州图书馆官方网站派发,报名系统开放后2个小时内被一抢而空③广州图书馆.爱是无限的凝视——2018广州新年诗会[EB/OL].[2019-06-09].http://www.gzlib.gov.cn/gtreport/157301.jhtml.。广州图书馆“新年诗会”通过多种艺术互联呈现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具有层次美感的艺术现场使诗歌艺术走向大众,提供了多元文化艺术的公共交流平台。“新年诗会”逐渐发展成为体现城市文化品位的标志性活动,提升了广州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地标、公共交流平台和多元文化窗口的社会影响力。
案例2: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读书驿站”
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提出基于服务零距离的24小时“读书驿站”发展路径。2013年7月第一间“读书驿站”在桂城万科金色家园投入使用,是全国第一间户外组装型、自助式、智能化的便民书屋④广佛都市网.南海区图书馆计划到2017 年末建成超120 家读书驿站[EB/OL].[2019-06-25].http://gd.sina.com.cn/fs/2016-12-08/city-fs-ifxypipt0512621.shtml.。“读书驿站”由南海区图书馆、街镇文化站和业主单位三方共建共管,截至2018年底,建成177间,形成智慧图书馆服务网络,把图书馆服务延伸到了市民的家门口,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2018年5月,南海区通过广东省第二批图书馆总分馆试点建设验收,建立起以区图书馆、镇街图书馆分馆、“读书驿站”为主体的区、街(镇)、社区三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案例3:韶关市图书馆“风度书房”
2017 年韶关市委市政府为打造“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及市民“家门口的图书馆”,启动“风度书房”建设项目。以方便群众就近阅读为目的,“风度书房”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市民自助管理”的形式,利用信息化和RFID技术建立无人值守、有人管理、自助服务的实体图书馆①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韶关市首批“风度书房”正式启用[EB/OL].[2019-06-10].http://whly.gd.gov.cn/news/dsxw/content/post_2429095.html.。首间“风度书房”于2017年6 月17 日开放,截至目前共有“风度书房”21 间②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韶关市委书记李红军调研市区风度书房时强调大力推进风度书房建设切实满足群众文化需求[EB/OL].[2019-06-10].http://whly.gd.gov.cn/new s/dsxw/content/post_2472678.html.。“风度书房”通过图书馆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多方合作,盘活社会资源,并由总监控平台和图书馆联盟建设平台进行“双平台”统筹管理,提升了韶关市公共图书馆体系服务效能。“风度书房”受到读者热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图书馆人的自豪感,提升了城市品位,成为韶关的文化名片。
2.1.2 助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广东公共图书馆在推进事业发展过程中,对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加强粤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引导各公共馆利用特色资源开展活动,促进粤港澳文化共同发展。
案例4:2018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
“2018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广东省文化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联合主办,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承办,7月12日在澳门启动,以“侨韵新风 大美客家”为主题,三地青年学生走进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东深圳、梅州、河源、惠州等地,通过实地考察、观看演出、现场互动、开展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各地的文化特色③2018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收官[N/OL].南方日报,2018-07-22(A07)[2019-06-10].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7/22/content_7739500.htm.。这一活动是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开展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广东图书馆积极参与其中,为三地文化交流搭建平台。比如,港澳青年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交流学习,体验广州文化,并作为志愿者亲身体验公共馆的服务。
案例5:2018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
为迎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利用公共图书馆,粤港澳三地公共馆共同举办以“我的图书馆”为主题的2018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活动分设初小组(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高小组(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共四组,参赛者以“图书馆的一角”“童书童趣”“名人轶事”“未来的图书馆”为分主题提交原创参赛作品,活动设置创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与优秀指导奖等奖项④阳西县图书馆.2018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EB/OL].[2019-06-10].https://www.sohu.com/a/208621107_761614.。一等奖作品入选“2018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作品展”,在粤港澳三地公共馆巡展。
案例6:深圳图书馆与江门市文广新局合办“四海同根——江门侨史展”
深圳图书馆在“2018 年图书馆之城‘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中与江门市文广新局开展文化联动,共同主办“四海同根——江门侨史展”。展览以金山寻梦、异域创业、碧血丹心、情系桑梓、同心筑梦五个部分全面展示了五邑华侨的发展历程和五邑华侨不畏险阻、勇于创新、心系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⑤深圳图书馆.阅读深圳,书香溢满城——2018“图书馆之城”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启动[EB/OL].[2019-06-10].http://www.sohu.com/a/229226512_480195.。展览由江门市博物馆承办、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协办,深圳图书馆举办,以华侨文化为切入点展示粤港澳地区同根同源文化,是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范例。
2.2 更有效率发展
公共图书馆事业更有效率发展体现在图书馆设施空间利用效率和服务运作效能的不断提高上。文化建设要积极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新型城镇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通过文化和科技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优质资源整合机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馆整合区域分散的公共文化资源,提供一体化、一站式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更有效率发展具体表现在通过服务一体化、数字化促进效率两个方面。
2.2.1 服务一体化促进效率
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于2014年底启动,第一批创建8个示范区、14个示范项目。2016 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工作和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相继启动创建。整合资源,推进省市县(区)街(镇)社区(村)五级联动,完善市县街(镇)、社区(村)四级网络,使文化服务资源形成流动循环。
案例7:佛山市禅城区“十分钟文化圈”
佛山市禅城区于2003 年起,率先在县(区)级图书馆中探索联合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2016-2018 年,禅城区在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方面投入超2亿元,全面整合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打造“家门口、零门槛”的社区文化生活圈①佛山市禅城区图书馆.促进均等普遍服务,打造共享共建格局——佛山市禅城区打造“十分钟文化圈”[Z].广州: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2017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第一批)。截至2018年底,禅城区已经建立起“一主馆、五分馆、十九成员馆”的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通过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将图书馆服务网络延伸至基层。禅城区还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同年建成136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②中国文明网.佛山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禅城样本”形成十分钟文化圈[EB/OL].[2019-06-11].http://www.wenming.cn/dfcz/gd/201807/t20180725_4771904.shtml.,并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加强“十分钟文化圈”建设,对辖区内各类文化力量、文化资源、文化活动进行整合。佛山市禅城区打造“十分钟文化圈”,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遍化,整合了各级各类资源,打造起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共建格局。
2.2.2 数字化促进效率
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发扬了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勇于探索和包容新技术新事物的精神,推进公共图书馆与科技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新产品的作用,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探索建设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式单一状况,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加强新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服务手段升级换代,提升公共馆现代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案例8:深圳市盐田区“智慧图书馆”
2012 年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以新馆建设为契机,探索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创新应用,提出图书馆智慧平台研究项目并投资1.27亿元进行新馆建设。2016年6月,以“海洋+智慧”为特色的盐田区图书馆新馆开放,是全国首家实现个性化、移动式智慧服务的实体智慧图书馆③盐田区政府在线.盐田区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启动[EB/OL].[2019-06-11].http://www.sz.gov.cn/ytqzfzx/cn/zwgk/zwdt/201807/t20180716_13682737.htm.。2018年4月,盐田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资格④国家数字文化网.第四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EB/OL].[2019-06-11].http://www.ndcnc.gov.cn/shifanqu/xiangmu/201806/t20180627_1387898.htm.。盐田区图书馆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研发“e还书”系统,整合图书馆、网上书店、线下书店的文献资源,推出“云悦读——你看书我买单”服务,并结合科技应用和读者需求,引入了智慧墙、智能书架、智慧座席、智能机器人等设备,不断创新升级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功能⑤盐田区图书馆.创新盐田“智慧+”模式助力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Z].广州: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已成为盐田区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征。
案例9:东莞图书馆“信用办证,扫码借书”
2018年4月,东莞图书馆推出“信用办证,扫码借书”的体验服务。首次申办读者证的市民可以凭支付宝芝麻分,免押金办证、扫码借书。芝麻分在550分以上的读者,可通过“借阅宝”注册或绑定东莞图书馆读者证,然后通过手机支付宝“借阅宝”界面,轻松完成检索图书、查看借阅记录、续借、扫码借书等操作①东莞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推出“信用办证,扫码借书”服务[Z].广州: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读者证申办仅需30秒即可完成,不受时空限制,简单高效。“信用办证,扫码借书”体验服务充分利用了信用担保平台,简化了图书馆办证流程,是对读者服务的升级,满足了新读者任何时间段都可办证借书、使用电子资源等需求,提升了服务体验。
2.3 更加公平发展
公共图书馆事业更加公平发展体现在公共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持续推进和提高。公共馆设施布局和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提升,使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保障欠发达地区公共馆的可及性,增加服务供给,逐步建立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区域、城乡之间文化发展差距。同时,公共馆更加注重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更加公平发展具体表现在于:城乡一体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达与欠发达区域间的公共馆合作和公共馆弱势群体服务数据全面提升。
2.3.1 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广东公共图书馆注重基层设施建设、形成网络,提升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2015年7月,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内容,将“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重点解决区域、人群、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问题”作为基本原则,提出一系列实施意见②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EB/OL].[2019-06-12].http://whly.gd.gov.cn/gkmlpt/content/2/2399/post_2399025.html.。通过分批次推进图书馆总分馆试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大对基层图书馆建设扶持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案例10:东莞市城乡图书馆网络
东莞市城乡图书馆网络建设采取“中心馆-分馆-服务站”三级网络,东莞图书馆为城市中心馆(总馆),各镇(街)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图书馆以及图书流动车作补充,同时吸收企业、学校等其他系统的图书馆。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立起1个总馆、52个分馆、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350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5家城市阅读驿站、6家绘本馆③东莞图书馆.东莞市城乡一体的公共图书馆服务[Z].广州: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通过三级网络、多种形态的合理布局,东莞市建立起全市32个镇(街)24小时自助借阅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市通借通还,依托图书流动车、东莞数字图书馆、东莞学习中心、新型公共阅览室等平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资源共享。
2.3.2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间的公共图书馆合作
区域不平衡是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一直以来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领跑广东。为缩小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差距,广东省出台一系列政策,将省财政转移支持扶持资金重点向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粤东西北地区结合各自发展现状,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路径,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广东省大力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区域联动,发达与欠发达区域间的公共馆积极合作,盘活各馆资源,提高服务效能。
案例11:“粤图博览”基层文化巡回展览
2018 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将举办多年的基层巡回展览进行品牌升级,创立“粤图博览”活动品牌。“粤图博览”基层文化巡回展览资源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地区的图书馆协调提供,与粤东西北14个市级图书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委托14个市级图书馆组织各自行政区内县级以上图书馆参与“粤图博览”基层巡回展览。2018 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共组织“4.23 海报设计大赛巡展作品”“《公共图书馆法》宣传展览”等11次巡回展出。截至12月31日,各地基层图书馆共举办巡回展览177场,吸引观展读者约52.1万人次。
2.3.3 弱势群体服务数据全面提升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不断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异地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省财政扶持面向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馆逐步建设和完善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的服务设施。《实施意见》中指出县级以上公共馆要设立盲人阅览室,创造条件为盲人提供上网服务,并鼓励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采取共建方式,在异地务工人员集中的企业、工业园区设置分支机构、服务点。2018年,广东公共馆弱势群体服务数据相较2017年得到全面提升。142 个县级以上公共馆中,95.7%提供未成人服务,88.7%提供低幼服务,91.5%提供残疾人服务,95.0%提供老年人服务,90.8%提供农民工服务(见图1)。
图1 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数据
2.4 更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事业更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保障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与事业共同发展。例如,构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图书馆财政投入、文献资源、设施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发展,破除发展障碍,激发发展潜能,增强发展动力,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培育公共图书馆发展新优势,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着力解决区域、城乡、人群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图书馆事业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发展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政府主体意识得到强化,省级层面及各地区根据各区域发展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图书馆发展写入地方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公共馆制定了发展规划;2018年约91%县级以上公共馆制定“本馆章程”。
2.4.1 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
广东大力推进各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在珠三角地区,以搭建服务体系骨架、牢固可持续发展根基为重点,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多元模式①张靖,李思雨,杨乃一,等.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7)[J].图书馆论坛,2018(10):1-16.。广东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公共馆总分馆制建设,统筹推进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公共馆均衡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案例12: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垂直管理体系探索
深圳市宝安区出台《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2017年9月)和《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2018年5月),随后建立起全国首个县区级垂直密集型总分馆制。全区基层图书馆实行统一标识、使用统一服务平台和标准、统一经费安排、统一人员管理和统一资源配置,由总馆派出资深业务骨干任街道分馆馆长,高标准实施统一服务。截至2018年底,全区总分馆体系成员馆已达79家,其中总馆1家,街道分馆5家,小型分馆5家,社区阅读中心45家,流动服务点23家。总分馆体系成员馆全年共接待读者超过547万人次,外借图书268万册次,举办读者活动2455场,参与人次超过85万①宝安区图书馆.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垂直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报告[Z].广州: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
2.4.2 人力资源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按照“存量优化,增量优选”的原则,探索公共图书馆人才保障体系建设。广东图书馆学会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实施“基层馆员培训计划”,完善馆员继续教育机制体系,通过分类培训提升馆员专业性;各地各级图书馆采取不同手段引进专业人才,壮大人才队伍。
案例13: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研究
2017年4月底,广州图书馆委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就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存在人员数量缺口大、人员专业性情况不理想、继续教育组织情况未能满足专业性提升需求等三大问题②张靖,徐晓莹,谭丽琼,等.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保障研究(一):现状调查[J].图书馆论坛,2019(1):70-79.。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背景下的用工模式、人力资源数量保障以及质量保障三个方面,提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保障的九条可能路径③张靖,谭丽琼,李思雨,等.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保障研究(二):路径探索[J].图书馆论坛,2019(2):48-57,101.。
2.4.3 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意见》在促进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方面提出了四个明确,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原则,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东省各级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和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资助、项目运营等形式,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与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合作共建“四阅分馆”,365天不闭馆提供服务;佛山市图书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志愿者队伍,推出“佛山文化志愿者·市民馆长”项目;2018 年深圳图书馆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多个文化场景进行先导性、示范性的“互联网+”文化试点合作,以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案例14:佛山阅读联盟·首届全民阅读项目创投大赛
佛山阅读联盟于2016年4月23日成立,与社会团体、组织合作搭建公共资源供需对接平台,为读者个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提供活动与展示平台,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8年底,联盟成员发展至72 家,共开展各类型阅读推广活动673 余场④佛山阅读联盟阶段性总结(2018年)[Z].广州: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2018年,佛山阅读联盟开展首届全民阅读项目创投大赛,邀请联盟成员及社会组织通过申报阅读项目的形式来获取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的扶持。活动共征集50余个来自社会各界的阅读推广项目,其中14个优秀项目获得图书馆经费、场地、设备等资助。这种方式激发社会力量的创意与动力,创新了社会力量参与阅读推广的方式,打造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品牌阅读推广项目,使公共文化资源投入更加精准,助力城市公共文化发展。
案例15:深圳市盐田区“听海图书馆”
2018年11月14日开馆的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智慧分馆——“听海图书馆”被誉为“离大海最近”的图书馆,为读者带来“抬头观山海,俯首轻吟哦”的全新阅读体验⑤盐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观景与阅读完美融合盐田区“听海图书馆”开放启用[EB/OL].[2019-06-15].http://www.yantian.gov.cn/cn/zjyt/jjyt/xqxx/201811/t20181115_14518820.htm.。“听海图书馆”是盐田区建设完成的首个与社会企业合作共建、以海洋文化为主题元素的智慧书房试点,承接单位负责场地建设,以及安装维护强弱电、消防、空调等设施,配备人员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负责家具、图书、设备、系统和培训,定时更换图书。“听海图书馆”打造了智慧化服务场景,实现零门槛入馆、无障碍阅读、自助式操作;采用人脸识别、自助注册、虚拟办证等方式,实现了为周边居民及旅游人群的无差别服务①深圳新闻网.与海浪、沙滩为伴“听海图书馆”成盐田区“网红”景点[EB/OL]. [2019-06-15].http://www.yantian.gov.cn/isz/mtbd/201905/t20190507_17325689.htm.。
3 结语
广东省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持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广东省公共图书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引导有序铺开各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扶持粤东西北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盘活文化资源、推进各区域文化联动,补齐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广东公共图书馆发展更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各地纷纷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通过多种手段引进专业人才,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专业性不断提升。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后评估时期”,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呈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向,为完成“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