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9-10-20闫娜
闫娜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各个阶段的教育学校都在不断的推行和落实全面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工作。其中美育教学始终是综合素质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美育教学能够促进其他科学和领域的理解和深化。另一方面美育教学能够切实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等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根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使命。本文主要针对中职教育学院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根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的内容和范畴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以供参考。
1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概述
1.1 语文中的自然之美育因素
首先针对自然美进行概述,简单的说,就是自然界中的事物本身所具备的或者表现出来的,带给人们美感体验的就是自然美。大致包括两种形式的美感,第一种是在人的意志下,经过人力的努力和改造,呈现出来的自然现象,比如丰收的庄稼,密实的葡萄架等等。第二种是没有经过人为的雕琢和加工,直接呈现出美感的景致,比如万里无云的天空,浩瀚的大海等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每个人对于自然美的客观定义是不尽相同的,然而对于自然美的体验却往往是一致的。
其次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自然美,教师应当细心的观察和发现,有效的提取和标注出来,以便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及时的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中的自然美,体会语文带来的美感。逐渐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从而形成学生对美感鉴别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语文教材中对祖国山河的感慨,(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等等)對自然中的细节美的描述,(比如雨后的露水等等)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语文中的社会之美育因素
首先针对社会美进行概述,简单的说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事物本身所具备的或者表现出现的,让人们感受到美感的就是社会美。无论是事物还是人,美感具体分为物质美、行为美以及心灵美等。
其次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社会美,比如无私奉献的铁人焦裕禄。社会的发展合计进步的现状等等。教师在进行人性美的文章讲授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的挖掘和宣扬语文中的社会之美,一方面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另一方面深化学生对于社会美的认识以及理解。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人格和品质。最终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1.3 语文中的艺术之美育因素
首先针对艺术美进行概述,简单的说就是具备艺术鉴赏水平和彰显个性化风格的作品,带给人们艺术美的体验。与社会美比较而言,更具独创性以及集中性。从形象到内容,再到意境,艺术美感高度统一。
其次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具体表现在文章写作的特点方面:比如文章的语言表达以及引用辞藻等的美感。比如记叙文中的描述手法的独特性等的美感。教师应当针对语文结构、内容、细节以及形式等方面的艺术美进行积极的引导,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鉴赏和洞察,从而挖掘文章中的艺术之美。
2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
2.1 从教材入手,充分挖掘美育因素
在中职语文教材当中,涉及到的美感非常广泛而丰富。针对蕴含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元素,首先应当明确这些美育元素是辅助和升华语文教材内容和意境的。切勿用力过猛,将语文教学课程当做发现美的课程,专门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应当合理的配置课堂时间,以语文知识与技能为主,以审美能力为辅,开展实际的教学工作。
其次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元素深浅不一,表现手法不同,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前做足功课,不能轻视这项工作。并且将挖掘出来的美育因素体现在教学设计当中,同时充分的利用美育因素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享受课堂教学过程。
最后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自身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度体验语文中的美感,从而升华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理解,逐渐的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2.2 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会美育因素
首先教师应当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当明确学生的审美能力前天水平和基础不一致,有的学生对美很敏感,善于发现美并体会的很深入透彻。有的学生对美不感冒,在发现和体会方面有些难度。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完成共性的审美培育的工作过程当中,注重个体的引导和发展。
其次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应当采取多元化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精巧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审美觉醒,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一步教师可以利用美育因素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营造身临其境的意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知识和内容的认真研读,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语文中的美感。第二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深度挖掘其中的美感和意象,深化文章中勾勒的形象。第三步在语文教材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开展文章美育因素的发现和美感的鉴赏活动,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同时,会逐渐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第四步针对难以用语言表述或者文字的描述形式比较单一和枯燥,那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视觉冲击效果强烈的形式,进行文章美感的表达,以及意境的营造。与此同时,注重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焦裕禄事迹课程教学活动之前,可以通过放映焦裕禄纪录片,在学生观看小视频的过程当中,逐渐的投入到影片当中,从而很好的构建了适宜的教学情境。接下来教师通过设问的教学形式开展教材的系统学习,比如“同学们眼中的焦裕禄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在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程的学习。针对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请班级朗诵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文章,进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答案的寻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进行分工查找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采取独立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2.3 注重美育因素的理论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在美育因素的感性体验之后,应当及时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一方面深化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形成。经过理论指导的美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对于语文科目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深刻记忆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和审美效果。
有效的结合美育与语文两大专业的内容和功能,通过语文教材中美育因素理论知识的讲解,协调好语文和美育之间的关系,切实的帮助对美的感知度不高的学生进行美育因素的掌握,以及审美能力的逐渐形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具有现实意义。语文教师首先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原则,认清审美能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认清审美能力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应当落实对审美能力培育的教学活动,借助语文教材,多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万荣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