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新策略
2019-10-20张艳
张艳
小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怎样行之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这们从教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从班级管理实行“民主式管理”、“开放式”管理、“激励式”管理三方面方面阐述了现代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心正经历着由幼稚转向成熟的巨变,具有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性格特征,把握好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实行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二十余来,现将我在小学班级中的管理体会与大家分享。
1 “民主式”管理策略
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变,老师应摒弃“权威式”管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教师一言堂,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权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发展的管理思想,建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让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
怎样才能发挥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呢?首先学会关心班集体的成员,改变以往学生喜欢打“小报告”的方式,因为打“小报告”只会使小伙伴之间产生矛盾。当小伙伴开小差时,用手轻轻拍拍他,然后摆摆手,指指黑板,示意他专心听讲;当小伙伴在课间没有准备好上课前的准备时,过来告诉他,把书翻好,反放在课桌上,学生渐渐学会了关心小伙伴,这不仅提高了上课效率,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增进了他们的友谊。
其次学会关心班集体,利用班会展开讨论:我有一双能干的小手,你能为班集体做什么?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孩子说我能为老师擦黑板;有孩子说能为老师整理讲台;有孩子说能为班上擦栏杆;有孩子说我能为同学们扫地;有孩子说我能为同学们整理桌椅;有孩子说我能为同学们打菜;有孩子说我能为生病的同学打饭;有孩子说我能为同学们发本子......从此,孩子们的头脑中深深印上了“班集体”,因为孩子们认为这儿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孩子们能积极为班集体服务了。
2 “激励式”管理策略
何谓激励?激励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要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这也就是说,激励在本质上就是激发、鼓励和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给以活力,唤起愿望。它似催化剂,使优秀者更为完善,使自卑者自强,使盲目者清醒,使整个班集体进取向上,团结进步。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常用加星的方式来激励孩子们,操作简单,收到的效果却显著。现在我把具体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学生在学校、在家里的表现情况用加星来激励,如学习方面:当天要求背的课文背了加星,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全对并书写工整加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星,考试成绩优秀加星。主动讲故事的加星......德育方面:轮换扫地时积极主动加星,为班集体做事一周加一次星,一周坚持为家长做一件事加星,帮助同学加星,主动捡垃圾加星,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加星.....总之,加星的机会很多。星星满十颗就可以得到一个苹果,满5个苹果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品,满10个苹果、20个苹果、30个苹果又可以得到不同的奖品(奖品要老师精选)学生获得的星星就加在书上,得到的苹果就加在“硕果累累”的张贴栏里。对于不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的孩子就扣星星,严重的就扣苹果作以处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涨,都想争得星星,上课更专心了,作业更认真了,小手更能干了。这种激励方式适用于小学低中高年级,在小学低年级效果更明显。对于竞选班干部也用星星作参考,星星排在前面的可优先选择班委职务,先进行就职演说,再进行民主投票 ,票数超过一半就算通过。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委,一般都比较信服。选出的班干部实行轮值制,对表现好的班委又进行加星鼓励。
从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班级管理落到实处,改变观念是宗旨,“放手”是前提,“引导”是必须,“活动”是主线,“奖励”是促进,让每个学生充分融入班集体,每天都有进步是目的。
班级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班级的成长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依照学校教育教学的原则,班级管理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实现从班级到班集体的转化,二是形成具有向心力的班集体,三是形成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在不同的层次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
在第一个层次,要明确班级与班集体的差异,班集体不等同于班级,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性单位,班集体是学校最基本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实现从班级到班集体转化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有力的班委群体,形成一定的班级凝聚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