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提升途径研究
2019-10-20任斐然周亮
任斐然 周亮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心理疾病诱发了诸多恶性事件。辅助员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其具备的优势之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四点促进自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对策。希望可以更好的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断提高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大学生是将要步入社会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社会成长的必要前提。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需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锻炼强大的心理意志,面对困难时能够勇往直前,不屈不挠。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心理教育工作质量。
1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去掉大学生心理脆弱和阴暗的一面,引导大学生对健康成长,所以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将保障学生权益、为学生提供优质舒适的成长条件为基本原则。因此,当辅导员面对家长、其它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的权力诉求时,首先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向其解释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和自身的职责,维护学生的隐私权。再就是,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将学生问题与家长、朋友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将自身问题与家长、朋友分享,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心中困惑和疑虑,同时辅导员入股发现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有待提升,还可以积极与学生的家长、朋友进行联系,教会他们与心理教育相关一些的交流技巧,以正确方式使他们打开心扉、吐露心声。最后,如果遇到影响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辅导员应当果断处理,及时将问题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2 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2.1沟通无障碍
很多大学生都是从外地专门为了求学才来到大学所在地,离开了熟悉的亲人和朋友,难免会有一定的孤独感,因此很多时候他们愿意找一个年龄相近的知心朋友诉说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而大多数辅导员是由本校优秀的毕业生留校担任,年龄与大学生相近,又有着共同的母校,他们在几年前所经历的故事又一次次在新一届的学弟学妹身上上演,辅导员与在校大学生之间接触多、沟通多、年龄近、经历相似,很多时候都可以产生一系列的情感共鸣。虽然辅导员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专业化的经验,但是他们可以用情感共鸣的方式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2.2利用职业优势营造集体氛围
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需要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需要辅导员适时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借活动来提高心理健康的实践性,这也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初衷。为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必须重视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不断学习和增强心理理论知识,同时在生活中不断克服困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在这一阶段,辅导员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生活氛围,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其中找到自我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不断强化和晋升心理素质;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大学生会渐渐丧失心理上的包袱,这时候辅导员再利用自身职业上的优势,对大学生展开心理辅导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可学生组织并创造适合学生的、学生感兴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理解、学会应对,从而提高全国高校大学生在多元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2.3 整合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辅导员是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传递者,他在其中处于关键位置,是将三者相互关联的纽带。为大学生扫除心理障碍,辅导员将三者整合起来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辅导员可以将学生信息进行一个全面汇总,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活动方案的制定。学生干部在班内是骨干力量,也是辅导员与学生的使者,他与同学在一个教室上课和一个宿舍休息,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学生干部多了解同学的心理健康,与辅助员共同完成对问题学生的监测,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展因人施教。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齐心合力、整合力量,才能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路径探索
3.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育
第一,对症下药。学生心理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病,只不过这种病暂时不需要药物进行治疗,而是通过心理疏导、心理解放來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已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一方面要掌握一定心理辅导技巧,同时还要与心理咨询中心合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通知学生父母,让学生多保持平常心态和多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鼓励同学主动与之交往,关心这些学生平常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在治疗之后,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恢复情况,归纳总结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防止类似问题的产生。
第二,开展好心理问题防范工作。目前,对学生心理问题主要以防范为主,看到苗头立即采取措施,将学生因学业、情感等因素产生的潜在问题彻底消灭在萌芽之中。辅导员应及时关心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法,甚至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让学生时常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三,巩固教育成果,提升心理素质。心理教育是多方努力、合作的结果,其他教育工作者也要参与进来,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也注重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关心,保证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形成坚固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心理素养,进而深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从根源上避免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
3.2协助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一直保持下去,遵循由点及面的原则,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将一些不良心理彻底排解释放。对于一些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教育课进行“面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整体心理抵御能力。对于一些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辅导员可以采取“面教育”的策略,即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心理检测,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对些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帮助学生脱离心理问题的阴影,在特殊情况下辅导员可以请心理咨询师一起解决学生的心理疾病。切不可在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后仍然以漠视的态度对待,从而导致学生心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3.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作用
辅导员要积极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内心埋藏的爱动心理,从而淡化心理问题。比如组织开展读书会、朗诵活动等活动,让同学主动邀请心理问题同学一起参加,一起训练,从而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排解不良情绪的活动。
3.4注重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优势。对此,辅导员光有一颗积极而努力的心是不够的,还要在从事工作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辅导能力。具体来讲,辅导员在闲暇时间要多看一些心理教育的书籍,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同时多与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专家多接触沟通,从他们身上学生先进的理念和心理辅导经验。各大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工作,多为辅导员安排一些培训活动,甚至为他们提供必要条件,使各个院校的辅导员联合起来,共同进行交流和学习。此外,辅导员可以组织辅导员教学群,邀请各个高校的辅导员参与进来,经常讨论心理辅导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也会更加从容有效。
4 结语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辅导员有义务为在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心理辅导服务。对此,辅导员一方面要联合多方群体和营造友好氛围,帮助学生消解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善于把握学生心理,能够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学生展开因人施教的心理教育,通过由点及面、早发现早预防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