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工科学生“就业观”问题类型分析
2019-10-20彭鸿
彭鸿
近年来,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逐年增长;高校毕业生的供给量、需求类型与社会所要求的数量、类型及层次存在突出矛盾。 然而,新建本科学院工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就业观念。这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帮助大学毕业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近年来,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逐年增长;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5万,2017年达795万,2018年达820万”。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就业者本身和社会客观因素,即主体和客体两个维度。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的高校毕业生比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就业观念。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
1 就业观类型
1.1 服从型
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其中,有一类学生从小都是父母安排一切的生活与学习事务。在校期间,缺乏自主性,没有自己的主观想法,目标追求,从小依赖父母。自高考结束,不论是自愿选报,专业选择,还是到大学毕业的择业、就业,都是家长为其做主。大学毕业他们完全不根据的喜好、特长、能力和专业选择就业,完全没有自我。有的学生就是签了很好的单位,但是父母不喜欢,最后也会放弃,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工作。
1.2 保守型
大学毕业生尚未真正对当代社会运行机制和特质有理性的判断和清醒的认知,依然处于前现代社会的职业观念之中,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依然持守着职业准备的陈旧、落后的观念,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在是在“资本”这一社会力量的操作和绑架下形成的有别于前现代社会的“生存事实”。于是这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基本上选择传统“稳定”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朝九晚五的生活,比如: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等;这些工科的学生完全不考虑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他们当中甚至有的学生放弃世界五百强或是国内百强国有企业,就算是毕业离校后还有没有就业,也要坚持“待考”。
1.3 从众型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压力下,部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到了毕业季,跟着别人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从不考虑自身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条件,考虑自己的性格、爱好是否适合于这一职业,也没有想过自己未来是否要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这样的想法就是大家走的路我也走,跟着大多数人走,总不会错,多一个证多一条路,却不知荒废了自己的专业,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他们希望通过跟风来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从心理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心理依赖;他们忽略了个体间的特質、兴趣、能力、目标差异。
1.4 “啃老”型
有部分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学生身上,尽其所能的给了这些孩子他们能给的一切,这些孩子一直在家庭的“温室”中长大;他们缺乏生活的磨练,独立的人格和开创人生的勇气,更加缺少社会经历,也不利用好学校的平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长见识,加深阅历。当遇到困难时,特别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就业困难时期,这类学生不是选择迎难而上,而是选择回到父母的身边,继续“啃老”,让父母继续养着他们,这类学生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1.5 不思进取型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动力,然而,有一部分学生,高考结束之后,他们失去了所有学习的动力,更谈不上兴趣,在大学是求学过程中,“无欲无求”,不论是自己的专业,还是其他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学习。毕业年,别人都在找工作,自己除了睡觉就是打游戏,工作对这类学生就像是事不关己,有招聘会也不去,他们就等着毕业;可是,毕业后干什么,似乎他们从不思考,或者说,不敢去想,更不敢去挑战、去尝试。通过逃避来“保护”自己。
2 成因分析
2.1 社会经济因素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所需的人才与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存在差距。社会对于一般本科学生的综合素养,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要求高于传统的纯知识、考试型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大学生带来一些错误的、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念,各种利己主义主导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特别是:高考决定一切,最重要的是高中,大学随便度过社会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至深。
2.2 教育因素
首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都是从专科升级而来,办学思想还跟不上本科办学的要求,管理方式还是专科学校的层次。其次,这类学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基础薄弱,没有什么特别的学术成就,只能跟在社会发展的后面,随波逐流,无法引领社会的发展。再次,工科本身强调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可是,学校的硬件和条件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多数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另外,中国教育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新建本科院校,这样的课程只是形式课程,学生很难在这个阶段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
2.3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言喻。家长的强势,造成孩子的无能,一切只有顺从;另一个极端是父母本身没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对社会的认识有限,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无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指导,只能任其发展。还有就是家长把学生完全交给学校,家庭与学校没有做到良好的联系与合作,致使大学教育脱离了学生家庭。
2.4 学生个人因素
由于以上因素,造成了学生个人在性格上的弱势,没有坚强的意志力;缺乏对自己的了解,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不了解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大学期间,对所学专业,不过是为了完成学业,拿到大学毕业证,而不是因为喜欢而学,也没有为未来的生活而学;更加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体谅父母的苦心;没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能过着“无所事事”的学生生活。
3 就业观念的引导
3.1 加固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统一体,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的基础;所以,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必须将这两者紧密结合。由于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劃的教育,学生入学之初,必须通过该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这是学生做出任何正确行为的基础。教师应该将学生认识自己作为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作为核心教学的内容。
3.2 加强专业引导
因为高考制度下的录取规则,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学生多数学生是被调剂到所学专业,而不是自愿填报,对本专业并不了解;所以,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应该分专业授课,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充分认识本专业发来的发展方向,就业的前景,加上本专业教师专业导论课程的引导,促使学生将自身的发展与专业相融合,以便能做出最合理的人生规划,做出合理的就业选择。
3.3 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建立科学的就业观
就业矛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素质与社会所需不符,所以大学生必须通过大学这个平台,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实习,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走出“象牙塔”,加强沟通、交流能力、应变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择世所需。认识社会,了解自己,建立科学就业观。其核心是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心态和端正的就业态度,实在准确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地处理社会需求和个人意愿关系,把个人的就业期待、职业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互融合,正确地对待社会需求和自身素质以及自我潜能的发挥。
3.4 建立“家校”联和培养机制
大学已经很少出现“家长会”了,似乎孩子上了大学就不需要家长了。其实不是,大学没有“家长会”固然有很多的客观因素,但并不代表学生的培养不需要家长。建立“家校”联合的培养机制,让家长充分的了解大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家长了解社会,改变陈旧的观念,共同帮助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受制于家长或者无所适从。
3.5 响应政策的号召
近年来,由于大学毕业生分数的增长,就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矛盾的加剧,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很多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所以,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执笔从戎”,对于能力突出,创业条件成熟的学生,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创业,为基层,为落后地区,为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