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视域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2019-10-20耿玉成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流程再造财务共享

耿玉成

摘要:MAIS在财会转型、实现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任务流程的效率与效果。本文对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进行了梳理。围绕功能模块的分工与协作,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共享的基础环境构建了包括决策支持、财务共享层、业务管控及基础平台的四层框架体系。在信息传递模式设计上增加了流程引擎、标准规则集两个核心扩展功能,并对数据挖掘、可靠性保障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当前的现实环境,从流程再造、技术支持、制度与标准、以及组织结构四个方面提出了MAIS系统开发与实施的辅助保障措施。

关键词:财务共享;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流程再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由福特公司首先推出以来,经过不断实践与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为管理会计职能的延展与应用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化支撑。目前,我国的中兴通讯、华为集团等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已经建立了FSSC,在效率提升、价值创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掀起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MAIS)整体变革的浪潮。以财务共享为视角探索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优化策略,既有利于打破传统财务信息系统的边界,不断拓展管理会计职能,进一步丰富管理会计工具;也有利于实现管理会计与企业业务的深度融合。

一、财务共享视角下MAIS框架体系设计

不同的企业对MAIS的功能诉求也不相同,基于财务共享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框架体系设计上并沒有统一的标准。财务共享核心在于实现业务的“集中化”处理,即集中核算、集中支付以及集中报账等主要功能。从目前已有的实践来看,财务共享视域下的MAIS整体框架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分别为决策支持层、财务共享服务层、业务活动层以及平台支持层,其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MAIS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基本职能主要表现为集中核算、集中报账以及集中支付。对外与银行等外界单位实现互联,对内与企业人事系统完成对接,制订报账规则标准,从整体上规划与固化报账业务流程;集中核算职能与传统MAIS相比更加复杂,除财务会计模块外,还要担负对业务协作系统的支持,以强化管理会计职能。该模块在设计上需要利用流程矩阵等工具对财务运行方式与业务流程细化分解,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业务、岗位与人员的三维融合。集中支付职能要求系统内所有账户进行集中管理,通过标准、统一、规范与高效的操作,以支付指令的形式进行授权控制,与银行等外单位实现信息对接,实现资金的统一规划与运转。

财务共享中心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传递主要通过影像系统与直连接口两种途径。影像系统将“影像文件二维码和地址”传递给共享平台,平台系统收到信息后,结合数据规约规则修改相关单据的影像文件状态,同时触发对共享任务池的更新。直连接口主要采用B2B拓扑机构,将TCP/IP协议进行封装。用户通过网络直连接口以XML文件形式发送业务操作请求,经接口服务器加密转换后自动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银行等第三方对接收的操作申请进行解密、处理并将结果通过HTTPS方式返回到接口服务器,接口服务器进行加密以XML文件形式反馈给用户。

战略决策层是MAIS系统的最高层次,其核心部分为系统知识库,即决策、分析工具。系统知识库可进一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方法库,用于存储运筹学、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为模型定义提供支持;二是模型库,用于存储与决策、管理有关的常规应用工具,并允许用户在权限范围内结合流程引擎与基础方法对模型参数重新定义。

二、关键技术的实现

(一)可信性保障

大数据环境使MAIS在信息获取、处理、加工等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MAIS信息的可信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按照ASIS所提供的可信性评价维度,可信性可以通过系统设计与技术服务两个层次加以保障。

在系统设计上,一是要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实现三流合一。对成员单位的业务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科学合理地运用流程分析矩阵、REA模型等工具,紧密结合企业已有的资源、业务事件以及实施主体间的逻辑关系。让信息链突破企业固有边界,扩展到企业所在的信息生态系统。二是合理设计MAIS系统架构。明确层级结构、系统功能模块及模块间的逻辑关系。三是处理好业务操作层与核心数据层的业务接口,在满足内部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地实现业务集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在保障MAIS数据传输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在技术服务保障上,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做好底层设计。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MAIS底层可靠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区块链的哈希算法,可以在核心业务数据上构建区块链条。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原始数据通过影像系统以及业务审核机制,将转化后的凭证与单据记录打包进特定区块,并将数据向所有节点发送,各节点审核无误后形成本地区块链账本。某一时段内,网络将依据一定的公式算法遴选出指定的节点进行记录,而其他节点只负责校验与接收记录。同时,各区块间通过时间戳将不同区块首尾相连,形成环环相扣的连续链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区块链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与MAIS的契合还要在理论与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

(二)数据挖掘与提取

在MAIS的四层结构体系下,信息数据的计算过程以及层级间传递方式的设计可以借鉴MapReduce计算框架。MapReduce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框架,将中心平台的各类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独立分区,形成不同的节点,并对各节点进行映射(Map)与规约(Reduce)并行处理,从而达到业务逻辑的实现。

MAIS数据计算过程首先要明确管理会计活动目标这一关键节点的选取。分布式并行处理过程中,各个节点间相互独立,需要一个关键节点把控数据挖掘、映射以及规约处理的整体方向。

管理数据分类映射过程主要负责将子系统的数据进行扫描、转换以及必要的处理过程。该过程的实现需要两个假设:一是子系统信息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可以进行自由切分;二是数据过程处理是一致的。为了确保上述假设条件的成立,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在影像系统进行初步挖掘后,按照相关性、相似度、决策者偏好等维度进行聚合分类、模糊分类等操作,划分成不同的数据区域,每一个区域交由一个云节点来处理,且各节点之间的处理均采用共同的数据模型与程序标准,每一节点的计算与存储操作都是相互独立的,最终将计算的中间结果即中间值进行排序、归并处理。

管理数据规约处理过程以管理数据分类映射结果为基础,结合本地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规约化处理,以得到与管理活动相关的信息。管理活动目标这一关键节点在该阶段导向作用的可控性逐渐弱化,为了缩减数据规约处理的误差,可以将相关节点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节点管理容器,并形成一定的层次性,分层逐步向中央处理器提交区域节点处理请求,并针对中央处理器的反馈误差对其他节点容器进行修正,以实现串联式层级规约处理。

(三)流程引擎设计

MAIS在底层设计上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驱动引擎,用以解决信息传递的逻辑判断和自动流转程序。在流程引擎设计上可以借鉴工作流设计平台的思路,将流程引擎区分成不同的模块,各模块通过接口向外系统提供不同的服务。从实践上看,流程引擎至少包括流程定义、交互引用、管理与监控三个部分。流程定义模块负责解释流程定义,创建和初始化流程实例,提供优化的路径方案,负责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通讯。交互引用模块为中心成员不同客户端应用、业务处理逻辑顺序排列以及不同业务流管控系统的协作提供辅助支持。管理与监控模块主要负责流程运行的逻辑正确性、维护数据传递的稳定性并形成运行日志,确保业务单位流程与财务共享流程的兼容一致性。

为了在规则统一的框架下,最大程度地实现业财融合、三流合一,MAIS系统的流程引擎功能应允许用户自定义流程、数据传递程序以及子系统间的交互处理。因此,流程引擎还应当配置交互引用模块,为流程演绎与测试提供空间支持。赋予特定用户一定的权限,根据给定自定义数据字典参数规则,自行构建数据传递节点,形成新的业务链条,并结合实际业务预留程序接口,以进行逻辑变化兼容与一致性检测。通过校验的新链条可以通过API等接口与财务共享中心、其他业务子系统实现对接与集成,形成全新的数据传递逻辑关系。

三、优化MAIS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实现业财融合

首先,以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深入基层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调研,运用流程矩阵等工具,重新对产品(服务)的特性进行界定,识别出可用信息手段代替的同质度较高、重复性大的操作过程,将其从职能子系统上移到中心平台,重新规划业务子系统与中心平台设计蓝图。其次,要加强部门与层级间的协作与协同。MAIS强大的信息共享能力为部门间、层级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組织界限日益模糊。

流程再造过程要充分考虑公司层战略与职能流程的匹配性,通过信息手段将部门子系统的信息孤岛有机地集成在中心平台。最后,要加强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在实现财务核算智能化、集中化处理的同时,结合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数据诉求,不断丰富与完善信息属性要求、充实数据字典的内容,实现业财数据的融合。在操作程序上,简化审核、传递过程,以MAIS业务流程标准统一财会工作模式,将财务重心向管理会计转移,实现业财程序融合。业财融合对于企业来讲是一项持续的改进过程,MAIS也要为企业的流程再造、业财融合提供较为宽松的流程规划引擎设计平台,以增强MAIS的实用性。

(二)统一制度与标准,打好共享基础

任何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以财务共享为导向的MAIS更是如此,在制度保障上可以分为标准化规则、业务操作规范以及内部控制三大类型。

标准化规则是MAIS正常运行与共享的数据基础要求,要做到结构、技术、流程多方面的统一。一是要以网银等外联接口协议为基础,确定业务数据的标准化格式。二是统一业务单位与中心平台的数据标准;三是由中心或集团统筹共享规则与标准。MAIS规则标准化范围除了统一会计制度、财会核算流程、业务审批流程外,还要满足管理会计的职能需求。不断拓展业务流程数据信息属性。业务操作规范是MAIS正常运行与共享服务提供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明确流程岗位职责,分环节制订业务操作标准手册,确保有章可循。标准手册要充分反映工作的重点,突出岗位责任、要求,明确前后岗位的关联关系。其次要正确地处理好MAIS子系统业务流程与中心平台的业务逻辑关系。明确中心平台与子系统的对接关系及信息传递的程序,严格授权,确保MAIS整体有序地运行。信息化内部控制是MAIS践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重要保障。以财务共享为导向的MAIS建设过程将面临着业财分离、战略匹配、组织结构调整、技术冲击等新的风险与挑战。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MAIS系统首先要加强对职能单位业务操作的监控能力。在流程变革中以风险为导向,强化过程控制,细化授权审批规则,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控体系,提升资金风险管控能力。此外,内控体系的建设要结合管理会计职能要求,加强责任中心、绩效评价等机制的建设,让管理会计在MAIS中落地生根。

(三)融合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价值创造

从目前的财会转型实践来开,MAIS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报告的使用质量以及管理会计工具模型的融合两个方面。

如何提升信息使用质量是当前MAIS在技术上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在MAIS报告格式上引入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通过多层次的云平台构建,XBRL技术将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层级分类、分析等云处理,最终形成一次挖掘,多层次可重复应用的高效数据处理模式,在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时效的同时,也为不同系统、不同平台的数据接口提供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协议。

在管理会计工具集成上,MAIS决策支持层除了储备平衡计分卡(BSC)、资产定价模型等常规管理方法外,还要不断地吸收与整合现代管理会计工具。因此,MAIS只有深度融合战略管理会计、价值链管理等工具才能完成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以增强企业的动态适应性;只有将业绩评价、责任会计与企业战略、业务单位相融合才能让企业在流程再造中实现协作、产生协同效应,让共享服务真正地发挥作用。此外,一套较为开放的MAIS还要融合财务管理、统计学、数据分析等学科的工具,让企业在信息化的驱动下不断学习与成长,以共享的方式创造价值。

(四)科学规划组织架构,强化分工与协作

组织结构的层级设置、权限分工直接决定了MAIS信息传递规则的效率与效果。中心平臺在纵向结构上可以划分为执行层、控制层与指导层三级。执行层位于中心架构的底层,是集团业务数据采集、加工、处理、输出的直接参与者,负责中心基础业务的统一处理。控制层在组织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负责公司战略、预算以及决策的方案在执行层中得以落实,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控制层的职责更加侧重于管理会计功能,将执行层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提取,形成与项目决策相关的信息,为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与可靠性保障。指导层岗位主要负责公司战略规划的整体实现。依托共享信息,对企业资源进行集中优化配置,确立预算计划、制订内部控制规则、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此外,中心组织架构各层级具体的功能模块要结合集团的

业务属性、内部控制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

MAIS在职能子系统组织架构设计上要以中心平台作用发挥为导向,在满足业务操作要求的条件下实现精简与协作。一方面,中心成员各职能单位要识别可由信息系统自动化处理的、具有同质性的业务事项,并将其剥离,由中心平台统一处理。尤其是财务上的核算、审核、报表的编制等事项。另一方面,子系统组织架构一定要与中心组织分工相匹配,也要与其他业务单位相融,强化组织间的协作,为MAIS在信息处理上的一致性、及时性提供组织保障。

值得说明的是,MAIS系统建设一项复杂、持续的工作。在保障组织架构与之相匹配的同时,更应强化组织内部成员的学习与成长。要给予财务人员、业务操作员良好的培训,参与项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实现业财融合,充分地发挥MAIS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四、结论

以财务共享为导向的MAIS建设已经成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变革的重要趋势。决策支持层、财务共享层、业务管控层以及基础平台的层级结构设计,在公司职能层与集团总部间建立起了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信息共享与传递的流程设计。在强化MAIS智能化的设计上,MAIS应不断地融合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科学的分析工具,逐步完善系统知识库。MAIS规划、开发与实施是一项持续的改进过程,需要企业在流程再造、组织变革、内部控制管理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社科类),《“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体系研究》(2015WQNCX182);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青年基金重点项目,《ERP视角下的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2015QJZ005Z)。

参考文献:

[1]何瑛,周访.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59-66.

[2]刘玉爱.财务共享模式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市场,2016(01):101+117.

[3]隋玉明.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4(05):14-16.

[4]张国新.管理会计浪潮下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讨[J].现代商业,2015(04):190-191.

[5]马玲.财务模式下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J].管理现代化,2016(01):31-33.

[6]池国华,邹威.基于EVA的价值管理会计整合框架——一种系统性与针对性视角的探索[J].会计研究,2015(12):38-44.

[7]孔宁宁.基于平衡记分卡和REA模型重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J].北当代财经,2007(08):116-120.

[8]杨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16(10):58-6.

[9]耿云江,赵晓晓.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会计之友,2015(01):11-14.

猜你喜欢

流程再造财务共享
航空集团公司共享式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构建
医院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与监督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基于云计算下的M集团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