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政策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2019-10-20李纾飞
李纾飞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医改”、“药品零差价”惠民政策的推行,公立医院的收入锐减,医院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大。为了解决药品营业收入减少,保障医院的利益不变,医院应认真分析新医改政策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实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7
年我国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新医改政策,在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制度的基础上,部署了10件“医改实事”。新医改政策和“医改实事”实施,改变医院原有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立医院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调整财务管理策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新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运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运营收入,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主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既要承担着履行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责,又要考虑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公立医院在落实新“医改”中“药品零差价”的政策,取消了药品加成,降低医疗收费价格,从而也降低了医院营运收入,这就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加强对医疗成本的控制,又要追求新医改政策下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从新改政策实施后公立医院运营情况来看,医院财务人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技能的主动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非科班出身,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之医院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及时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学习和培训,财务管理模式不适应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管理的要求。在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系统办公软件广泛运用的时代,医院财务核算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较为置后,财务管理信息传递慢、共享程度偏低,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不强
随着新医改政策不断实施,医疗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公立医院的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医疗市场存在很多98不确定因素和财务风险,私立医院、外资医院的进入,使公立医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严重缺乏财务风险意识,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导致公立医院出现很严重的财务危机,不利于公立医院长远发展。
(三)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很多公立医院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脱节,实际项目与预算项目不符,预算执行力较差,随意性较大,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造成医院医疗资金严重浪费。
(四)成本核算制度有待完善
医院内部成本核算相较于企业来说更加复杂,公立医院的服务对象是具体的病患者,按照新医改实行“药品零差价”控费惠民的要求,需要降低医疗费用以及药品价格,这对医院的成本核算机制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行的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不能满足此需求,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绩效考核机制不尽合理
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以医院的经济效益指标为主,极易造成各业务科室只注重业务收入,而不关注服务的质量和病人们的感受,有时候还会出现不合理的检查和用药、不规范收费等不良现象,造成医患纠纷。在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应尽可能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六)投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施在医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公立医院为了在医疗服务中取得优势地位,发展自己的特色医疗服务项目,往往会投入大量医疗资金购置先进医疗设备,以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却忽视了医疗设备投资管理,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缺乏相应的设备投资管理部门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对设备未及时的维护、检修,很容易出现故障,从而造成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二、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公立医院要想获得长期、快速、稳定的发展,医院领导层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强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医院人事部门应在源头严把人员素质关,提高入门门槛,选择优秀的会计人员充实队伍;二是要加强现有财务人员的转型和素质提升,强化财务人员培训工作常态化,培训考核的结果与财务人员的薪资、职位晋升挂钩,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的财务会计队伍;三是摒弃原有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理念,以公正、公平原则选拔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担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和重要岗位的会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把相关医改政策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之中,不断探索完善、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强化风险意识,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公立医院势必要降低药品价格和各项医疗收费,对医院运营收入带来较大的冲击,医院的财务管理也会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公立医院应当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识别体系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是提高医院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及时收集了解国家政策变动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政策变动,有效防范外部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二是医院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要强化日常财务风险管理,提高财务风险指标的关注度,对日常经营业务都应当从财务风险角度进行分析预判,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風险评估和风险预警体系,合理分析医院各环节、各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设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三)强化预算管理,增强财务预算执行力度
在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必须强化预算管理,公立医院内部应当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切实施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评价、考核、激励一系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医院的财务部门应将年度预算的指标归口到各个科室与职能管理部门,各科室部门必须严格遵照预算的标准执行,不得突破预算标准,并将预算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自上而下的问责制。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预算执行情况考核与业绩效益效率考核相结合综合评价各科室部门预算管理绩效,并制定激励政策,激发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四)强化成本核算,促进医院改变经营方式
在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为了最大限制地杜绝浪费,将医院的耗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应当构建相应的成本核算部门,健全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实行全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可以为医院全面的成本考核提供依据,对每个核算科室的工作量、支出结构、药品比例等指标对医疗成本的影响水平进行分析,以成本指标考核核算科室的经营绩效,促使其各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室人力、财力、物力、技术、时间等要素组织经营,改变经营方式,注重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经营目标。
(五)强化绩效考评,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新《预算法》实施后,绩效考评工作越来越得到公立医院的重视。绩效考评涉及预算管理、医药费用控制、内部业绩管理、节能降耗、财务风险控制、综合满意度、人员数值、医护比、科研情况、教学情况等方面。绩效考评对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须建立专门的绩效考核及运行管理机构,在医院各部门、科室的大力配合下,规范医疗服务业务流程,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既有利于促进医院医护人员提升医疗水平、改善服务态度、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又有利于医院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医护人员做出相应的奖惩,激发其服务热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六)强化投资管理,提高医疗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公立医院总体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大型医疗设备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医疗设备投资管理亟待加强,一是要加强医疗设备采购、维护和保养的管理。医院在进行各项医疗设备采购时严格执行可行性论证、三重一大等内控程序,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医疗设备采购,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核验,强化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减少医疗设施的积压浪费,提高医疗设备利用效率。二是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投资占用的医疗资金量大,设备使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当设立专门的医疗设备的管理部门,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对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库存、状态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结语
总之,新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影响较大,公立医院在分析研究新医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投资管理,不断是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素质,降低新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影响,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健康发展,提升公立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2]刘自清.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7(02).
[3]刘芳.探析新醫改下做好医院财务核算与管理的路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