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让学生走进语文课堂

2019-10-20武春辉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感悟语文课堂

武春辉

摘要:学语文阅读成了难点也成了重点,教学中强调读中学,读中感、读中悟、读中染,让学生在读书声中,走进课堂与作者交流,与思想碰撞,让学生感知先进的思想。

关键词:课堂生成;感悟;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54-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为此做了一下探索,下面谈一下自己浅薄的意见。我的探索是:

1.激发兴趣,读中感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有了读书的兴趣,才有了读中感悟的前提。因此,我非常注重对于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和调动。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主要写鲁迅先生的故事,鲁迅先生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在情感上自然苍白。因此,在课前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查找关于鲁迅的资料,为学生学习本文在情感上作铺垫;使课内外学习融为一体。同时我也打开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就势导入新课,提出问题。这样,就把学生积聚的情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学习中来,引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出对鲁迅的祟敬之情。同时我找了许多关于鲁迅初中才能涉及到的故事让孩子们的认知形成共鸣,引起大家的兴趣,从而为我的这堂课服务。

2.联系生活感悟

教材中有些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情感。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我先请大家一起欣赏《童年》这首歌,并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小时侯最开心的一件事,然后我让学生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的童年。课堂一下活跃了,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小手举的高高的,争着、抢着说。连一向不愿意举手的学困生也害羞的举起了手,虽然语言组织上不够通顺,但那份勇敢让我很感动。这样,彻底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接下来的朗读,学生便人情入境。从这个教例中让我们明白教师的教要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这样学生们才有话可说。

3.激发想象感悟

在一些文章或文学作品中,作者常不把话都说透,有意留下一些“空白”,刺激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对于這样的文章,我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在课文中的含蓄部分、跳跃部分、省略部分说出来,这样有助于丰富感知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把握文章内在意蕴,领会其包含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春夜喜雨》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描写的自然环境。我先让学生轻闭眼睛,在我的范读中感受春雨的特点。然后我问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你们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看到了雨像花针、线般织在天空,雨抚摸花儿般的样子,。”有的说:“我听到了雨沙沙的声音。”还有的学生说:“他闻到了鲜草的清香。”说的多好啊。每个学生不仅放开了自己的想象翅膀,而且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让我的心也得到了释放。才发现真正把学生“引”人课文有这么大的魅力。

4.创设情境感悟

创设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事,临其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会其意,领其情,有所感悟。这样有利于学生和课文相融合。如《春雨的色彩》这一课时,我成功的运用了课件这一辅助媒体:先出示课件(没有颜色的草地、桃花、杜鹃花、油菜花、蒲公英)再用课件点播,你看,春雨落在草地上,草一一(生读)春雨洒在桃树上,树一一(生读)春雨洒在杜鹃花、油菜花、蒲公英,花一一(生读)美吗?有信心读的更美吗?学生在一幅生机勃勃的草木生长、百花盛开的动态效果图中,感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通过运用课件营造了浓浓的意境,使学生置身于美仑美奂、生机盎然的美景之中,“润物细无声”似的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春天的颜色是五彩斑斓的,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读思结合感悟

读中感悟,要注意读思结合,以读促思,以思助读,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法、换字法、联系上下文法等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以求语语悟其情。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在深读课文时,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李大钊同志有枪,可为什么不打敌人呢?”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关系到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策略,可以借此探究全文。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可以从李大钊同志被捕的背景和当时周围的环境,以及李大钊同志的斗争策略等方面去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交流场景:

生1:因为李大钊的儿女在身边(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如果与敌人打起来,会关系到儿女的生命,所以不能开枪。

师:说得有道理。但仅仅是为了这个吗?交流要全面分析才好。

生2:我觉得不光是为了他的儿女,街头更有许多无辜的群众,李大钊当然不会和敌人打起来。

师:这是重要的补充,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可是……

生3:李大钊是共产党的领导入,他不开枪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要活下来继续和敌人斗争到底,唤起人民大众。这从后面的课文中就可以看出来。我觉得他很有斗争策略,确实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入。

师:你们能从全篇课文的整体着眼来分析问题,很好!

在课堂中,我们教师都要认真倾听、正确引领,起穿针引线的作用,真正做孩子的“润滑剂”、“加油站”和“方向盘”。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多关注学生的现场课堂的感悟,让学生走进课堂与老师、作者进行交流感知文章的“魂”。

参考文献:

[1]徐喜荣.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文[J].都市家教月刊,2012(5):276-276.

[2]何信华.品读“三分”语,感悟“十分”意——让“读、注、悟”,走进语文课堂[J].教师,2010(12):78-78.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感悟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