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糖
2019-10-20韩益哲
韩益哲
男孩伫立在村头的桑树下,看着那几盒糖,忍不住哽咽。
男孩还小的时候,父亲就已应征入伍。那是早春的一天,雀儿刚在桑树上筑了巢,父亲就要离开家。天刚亮,孩子就被拽了起来,看到母亲的脸已经哭花了。母亲带着哭腔对他说:“快跟爹说再见。”刚睡醒的他一句也不愿说,执拗地别过了头。
“这孩子真让人着急!”邻居嚷嚷道。
“他还小呢!别难为他了,爹要走了啊!你要好好听娘的话,好好读书,等你拿了奖状,爹给你带城里的糖吃。”父亲道。
直到最后,男孩也没有开口。父亲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出现过。他记得父亲的叮嘱,一直认真学习。慢慢地,他的身边出现了一些闲言碎语,“没爹的野孩子”“小贱种”……同龄的玩伴看到他像看到怪物一样,朝他扔小石子。一向温顺的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头一次向母亲吼道:“爹去哪儿了!我是不是没有爹!”
那天,母亲也是第一次打了他 “你爹在边疆保家卫国,你却那么不懂事”孩子被打得很疼,躺在母亲的怀里,号啕大哭。母亲摸着孩子的头,低声抽泣着。
从那以后,他比以前学习更认真了。他想吃糖,更想父亲。他得到了第一张奖状,向老师借了一张信纸,很激动地写道:“爹,您还好吗?我好想您!瞧!我得到奖状了,您什么时候带着糖回来看我呢?”
男孩反复思考了好久,最终还是只写下了这几句话。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叠起来,放在信封里,急匆匆地投进了信箱。男孩满怀期待地等着。过了幾天,母亲拿着一盒糖走进来,说道:“孩子!快来看你爹给你寄的糖……他最近有任务,说没时间回来看你了,等下次啊!”男孩扑了上来,很开心,又有一些遗憾。他吃了一颗糖,很甜。
第二张奖状,第三张,第四张……
第二盒糖,第三盒,第四盒……
孩子越长越大,而父亲还是一如既往,每天都有任务,没有时间来看他。奖状越堆越厚,终于有一天,孩子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母亲很高兴,都笑出了泪水。收拾行李的时候,母亲对他说:“孩子,你爹本来想送你去读书的,可是他最近一直很忙,说将来去大学看你。”
“娘!你别骗我了,其实我早就知道,那一盒盒糖是你给我买的!要不,他怎么会连封信也不给我写呢!”母亲顿时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
原来,父亲早就在边疆缉毒斗争中牺牲了。母亲知道了这一噩耗,就替自己的丈夫给孩子买糖,一买就买了许多年。孩子拿出母亲藏在柜子里的糖,一半放进了自己的行李箱,一半留给了母亲。他背着行李,和父亲离去时一样,仍旧没对母亲讲一句话。
男孩走了很久,直到自己看不到母亲流泪的样子,才杵在村头的桑树下,拿出那几盒糖,泣不成声。
点评
1.构思精巧。文章以糖为线索叙事,父亲承诺带城里的糖给男孩吃——父亲牺牲后,母亲自己买糖,代父亲送糖——离家上大学前,男孩说出真相……情节生动、曲折,构思不俗。
2.男孩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他的执拗,他的沉默寡言,他对母亲的怒吼,他给父亲写信时的激动和期待,他对母亲的体贴和关爱……文章中的多处细节,使男孩的形象鲜明而生动。
(孟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