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质量与增加节能节水技术
2019-10-20高园艳
高园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今建筑行业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也对建筑行业经济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整体水平和功能。在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增加节能节水技术,降低资源、能源的浪费率,从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关键词:给水排水;施工质量;节能节水技术;应用
给排水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全面发挥给排水工程的效能,必须要做好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如果给排水工程施工不当,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在施工当中,需要从给排水设计、施工、运行各方面进行全面协调、统筹兼顾、采取相关措施。同时,当今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建筑,因此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在施工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最大程度上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加强环境的保护力度。
一、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加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全面加强给排水施工可以保障建筑工程功能的完整性,确保建筑工程可以正常运行。因此,合理有效的展开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质量防范,最大程度上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其次,控制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能够尽快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工程建设动态,实现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可控性,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最后,全面开展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引进优秀人员,提高施工团队整体素质。质量监督、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对给排水工程材料、设备进行监管,更重要的是对施工人员监管。全面加强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从根源上抓起,积极吸纳施工与管理人才,这样更有助于开展施工建设工作。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中,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否则会直接影响后续工作正常展开。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施工前准备工作分为:(1)技术准备工作;(2)物资准备工作。在技术层面上,必须要熟练掌握施工图纸,项目经理安排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图纸会审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监理单位负责人交流,确保给排水工程可以顺利展开。技术操作人员要对施工人员展开技术交底工作,确定施工规定与标准。在物资准备阶段上,要事先做好材料、设备的安排,确保施工物资充足。对于到现场的施工材料,需要严格进行质量检查,确定材料合格之后再入场。
(二)严格控制施工现场质量
根据给排水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好质量控制难点,全面提升施工质量。结合施工方案配置施工器械,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施工来说,在没有被隐蔽之前必须要展开三级检测(自检、复检、验收),保证隐蔽工程质量达到標准。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之后再开展下一步施工。根据质量检测标准对工程质量展开评价。在正式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质量规定标准和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管控。在管道连接前,要做好预埋工作,避免出现前期施工不当、后期补救的问题。此外,要做好管道连接工作,特别是防水密封检查必须要不留漏洞。在试压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试压方法,不得对管道造成破坏,否则可能会产生渗漏问题。埋地管道要提前做好防腐性工作,涂抹好防腐涂层。还要注重地基沉降位置的管道伸缩问题,使用伸缩器防护,避免因为沉降造成管道断裂问题。
三、建筑给排水工程增加节能节水技术的方案
(一)采用太阳能技术
针对我国传统能源匮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型能源的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对电能依赖性,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提升建筑环保性能。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可以采用太阳能技术给建筑水加温,这样即可减少电能的使用量。如在楼顶安装大型太阳能热水器,为整个建筑提供热水,即使无法将全建筑用水加温到理想温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来水温度,减少热水器加热时间,从而减少电能使用量。可见,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用太阳能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电能使用量,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采用节水卫生器具
卫生器具作为建筑水资源消耗的重要设施,包括水池、坐便器等,因此要重点加强这些卫生器具的设计工作。在实际使用中,厨房、淋浴水嘴采用充气水嘴,这样可以减少水柱径流量,还可以提升出水面积,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用水的前提下,提高整体的节能性。再者,采用新型的坐便器可以减少用水量,很多建筑坐便器水容积为6L,并且是一次冲洗完毕,因此建议采用分段式多旋坐便器,只需要少量水即可有很大的冲洗能力,并且可以分为低压和高压两个冲洗档位,冲洗水用量分别为2L和4L,有效减少了坐便器的水资源浪费量。
(三)雨水收集技术
雨水收集技术是融合了“海绵”理念,就是让建筑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存储雨水,之后将雨水处理之后二次利用。因此,可以在建筑中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系统中要有雨水存储池、过滤消毒设备与药物,之后可以作为建筑用水。在雨水处理完毕后,可以将雨水用于坐便器冲洗、小区绿植浇水、清晰路面等,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减少用水费用。在雨水收集系统建设中,需要建设雨水收集沉淀池,通过管道将建筑顶部雨水传递到沉淀池当中,整个通过雨水聚集、储存、过滤和消毒等,实现雨水净化。考虑到雨水收集不容易控制,所以整个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在设计当中,要注重选材工作,以渗透性较强的材料为主,提高雨水的渗透性,提高存水效率。沉淀池中还应该进行级别分化,也就是在多级沉淀、净化之后传输到中水系统,以供使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当中,必须要保证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对整个施工流程全面协调,掌握好每个施工环节的重点,严格执行验收标准,保证每个环节的使用质量达到标准。同时,还需要积极运用节能节水技术,降低能源、资源浪费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给排水系统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建钢. 控制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质量与增加节能节水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12):111-112.
[2]向山.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J]. 电子测试, 2013(8):266-267.
[3]闫富惠[1]. 浅谈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措施[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2(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