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空调技术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2019-10-20张春涛
张春涛
【摘 要】在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带动下,空调逐渐在多个地区的商场、酒店、办公楼、车站、电影院等一系列的公共场所与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而这些空调的正常运作都需要应用到电能,并且耗损量相对巨大,导致城市之内的非工业用电耗损量不断提升的现象发生,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蓄能空调技术对低碳经济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蓄能空调技术;低碳经济;作用;意义
一、我国能源发展近况
尽人皆知,我国人口数量巨大,资源能源较为匮乏,然而每万美元所产生的非工业能耗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应用能源的机械设备水平与效率都相对较差,导致能源耗损量巨大、利用率无法提升的现在想发生。并且,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能源消费量只低于美国,在世界上位列第二位。由于巨大的能源消费也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所以,节能已经对现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更是对现阶段乃至未来的环境保护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为能源供给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在时间方面都无法进行良好的协调与配置,导致许多不必要能源浪费问题出现。例如,電力系统峰谷之间的差距相差较大,高峰电力供应紧缺,造成电网拉闸限电的现象频频发生,而峰谷差在现阶段的高峰负荷中已经占据了高达30%的比重。对于此种现象,我国党中央以及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已经陆续编制了与之相应的政策以及举措,并修订了建筑节能规范,与此同时,相关科技部门同样也把节能和蓄能技术当做现阶段最为关键的发展方向。
二、蓄能空调技术和低碳经济
因为能源匮乏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近些年以来环保节能工作早已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并且低碳经济也正随之不断发展。
就实质而言,低碳经济主要是基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之下,借助技术革新、机制革新、产业转型以及新能源研发等一系列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炭以及石油等高碳能源的应用量与耗损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态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共赢的经济发展状态。
蓄能空调技术主要是借助夜间电网过程中的电力进行制冷以及制热,将热能以及冷量进行存储处理,然后在白天电能应用高峰时期释再释放热能或者是冷量,从而达到建筑物空调热水以及冷源的各项需求。并且蓄能空调能够对电能供应与需求进行有机的调整,移峰填谷,改善电网电源体系,强化发电以及输电设备的电能应用率,在应用一样数量煤炭的状态下,多提供电力资源,降低能源耗损,防止新建调峰电站的大量投入以及调峰耗损,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行支出。由于蓄能系统可以在运行管控方面呈现出较为优质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所以,合理应用蓄能空调技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与意义,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移峰填谷这一举措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最为推崇的节能举措之一。和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蓄能空调不仅可以对电能供需进行调整,改善资源配置,降低新建调峰电站投入,改善生态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就应用冰蓄冷空调的使用者来讲,还能够获得以下优势:降低电力增容支出,降低制冷主机的实际装机容量,降低配电设备的进一步投资,减少运行支出,停电状态下还能够将其当作应急冷源应用,继续提供供冷服务。
三、蓄能空调在国内的发展近况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蓄能空调信息便已经传入我国,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才正式开展与其相应的工程施工,陆续开始出现建筑改造以及新建蓄能空调结构。直至上个世纪末期,我国已经有20个工程全部建设完毕。直至2003年年末,我国已经建设完成以及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已经增加到320余个,单指2003年便已经增加了60余个工程项目。就现阶段而言,蓄能空调的相关研究核心已经逐渐朝着节能方向转变,要对系统展开科学的配置,优化运行管理,实现降低能源耗损的目标。为降低能源耗损,为优化健康、优渥以及环保的空调的新理念以及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与帮助。
四、蓄能空调技术的主要原理
就蓄冷中央空调而言,其主要是在传统的中央空调之内增添了一套完整的蓄能装置设备,比如,蓄冰桶、蓄冰槽以及蓄热箱等装置。并且蓄冰空调多数是借助小分时电价的相关政策,在晚间以后的用电低谷时期,借助电制冷机提供制冷服务,把制得的冰量借助冰的形式进行存储处理。然后在白天空调负荷相对较大的高峰时期,把存储的冷量释放,由此便能够达到降低中央空调主机利用率或者不开启主机的目的。
五、蓄冷空调技术的主要模式
传统的模式主要可以分成:
根据蓄能介质主要可以分成水蓄冷、冰蓄冷以及高分子介质。首先,水蓄冷多数都是将水当做蓄冷的主要介质,在某个方面应用较广,具有较强的条件优势。其次,冰蓄冷多数都是将冰当做蓄冷的主要介质,在现阶段应用的最为广泛。最后,高分子介质主要是将共晶盐等当做其介质,在现阶段的应用较少。
根据蓄冷形式可以分成部分蓄冷以及全部蓄冷两种形式。首先,针对部分蓄冷而言,其指的主要是制冷机持续运作,在夜间制冷储存冷量,由此为白天用电高峰制冷负荷提供一定支持,而白天会将夜间所储存的冷量和制冷机进行有机的结合,为空调提供相应的负荷。现阶段,部分蓄冷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其次,对于全部蓄冷而言,其主要是借助低估电荷的过程中采取制冷机存储冰量,存储电能,在白天时开启空调便不再依靠制冷机,全部空调负荷都能够借助存储的冷能所提供。通常而言,全部蓄冷的形式在改建工程中应用的较为广泛,同时,在需要瞬间释放巨大冷凉的体育馆等相似建筑物中也较为适用。
六、应用蓄冷空调技术对使用者产生的效益
1、降低制冷主机之内的装机容量以及功率,通常能够降低40%左右。
2、降低电力增容支出以及供电、配电设备支出。降低电力设备投资数额,例如配电柜以及变压器等。
3、降低冷却塔内的准装机功率以及容量。
4、提升电力设备满负荷运作比重,全面提升电力设备应用率以及应用效率。
5、促使系统冷量调整更为灵活有效,过渡季节最大限度的降低制冷主机应用频率,甚至不使用,具有极为优质的节能效果。
6、借助低估低价电力资源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支出,通常可以降低45%左右。
7、快速达到大温差以及低温送风的目的,减少输送系统投资以及电力资源耗损。
8、促使温度在进一步降低的同时,强化空调品质,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中央空调综合症的现象发生。
9、具备较为优质的应急性能,能够在停电的状态下借助自己储备的电力资源开启水溶泵进行融冰处理提供功能,进而强化空调系统的稳定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因为蓄能空调技术具有较为较好的节能性以及地毯经济性,并且还具备多种优势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所以我国各政府部门需要积极推崇,不断宣扬蓄能空调所能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科学编制分时电价的相关政策,倡导广大使用者积极采取蓄能空调调系统,从而才能有效降低能源耗损,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浩.蓄能空调技术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和意义[J].科学咨询,2011(22):16-17.
[2]蓄能空调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JGJ 158-2018[S],2018.
[3]刘峰,刁乃仁,王方琳.空调水系统蓄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36(9):62-65.
[4]张维,陈显林.置业商务大厦蓄能空调节能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J].供热制冷,2018,000 (006):P.57-59.
[5]叶水泉,刘月琴,刘辉.蓄能空调技术应用与发展[J].建设科技,2010,(22):32-35.
(作者单位: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