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9-10-20郭兴琪

数码设计 2019年13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育策略生命教育

郭兴琪

摘要: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同时,也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强化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己、科学运动、健康体育的本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生命教育这一理念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结合就具备了一定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就现状而言,这种理念的融合与碰撞存在一定的困境,有待突破和改善。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生命教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175-01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platform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sports itself has certain risk factors, teachers need to organize classroom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protect themselves in the process of sports, scientific sports, healthy sports. In such a cas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fe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has certain inevitability and scientificity. As far a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concerned, the fusion and collision of this kind of idea has some difficulties, which need to be broken through and improved.

Key words:primary physical 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Education policy

所谓生命教育,通俗地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灌输关于保护生命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传统教育事业的飞速进步,在教育过程中落地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尤其是体育这门学科,其中存在生命安全的诸多因素,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不仅会保障体育教学更为科学地开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本身的生命安全意识。

1 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困境

1.1.教师层面:无法选择教学内容,无法将生命教育很好地融合在课程中。作为小学体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引领者,体育教师是影响教学过程中能否贯彻生命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实施效果的重要原因。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很多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教材可以参考,自己本身也没有受过此方面的专业教育,同时受制于传统教育理念,多数教师习惯于在小学阶段引导小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和课堂游戏,在既定的教学模式上不愿意做更多的突破和探索,自然也就无所谓新理念、新策略的实施和融合。

1.2.学生层面:积极性欠缺,重视度不足。因为缺乏对课程系统的准确认知,很多小学生依然将体育视作一门普通的锻炼身体和进行游戏的学科,所以很难将其与生命安全关联起来。寻常课程已是如此,目前在课程中没有充分落地的生命教育更不言而喻。很多学生本身缺乏生命安全的意识,缺乏对此积极学习和探究的态度,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内容的实施。

2 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突围之道

2.1.优化教学内容,增强生活性。要想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将二者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关键要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要强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而言,只有先从自身转变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小学生在日常锻炼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敬重生命,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与生活相关联。教师要感受周边环境及科技、经济的变化,从其中寻找到有益于学生成长和进步,尤其是有益于其思想道德观念建立、自我意识觉醒的部分,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积极性、自主性不断被激发的过程中,赋予体育教学新的使命和价值。其次,让小学体育教学彰显人文情怀。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育日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从最开始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扰,到慢慢能够集中注意力,从形象思维慢慢走向抽象邏辑思维。这期间所经历的是思想认知的变化、情感的细腻和丰富,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人文教育、穿插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慢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掌握和提升个人的自救和应急能力,感受社会文化价值的存在。

2.2.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性。生命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穿插和融入,有赖于教师以全新的教学方法来作为载体。教师需要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感受体育的乐趣,进而体味生命教育的意义和本质。一直以来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小学体育课堂的呈现形式是以班级形式,由单纯的教师“教”、学生“模仿”或“学习”来组成的。这样一种看似普遍性的教学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小学生的自主性,让体育教学变成了一种被动的呈现,当学生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得到激发和发挥时,生命教育自然也无法融入。因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传统教育模式创新的内在需求,传统的课堂形式、教学方式显然已落后于时代,师生之间的关系需要调整,课堂需要融入新鲜的元素。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融入生活应用尝试的小游戏。

2.3.完善评价机制,增强长效性。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其中发挥着绝对主导的作用,对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性因素,显然这也是不利于生命教育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首先,开启师生互评。在教师所延续的传统评价方式基础之上,学生也可以对课堂的呈现效果、教学方式以及自我学习的吸收情况展开评价。如此可以让教师更为充分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调整和改善教学计划,让生命教育更好地融入课堂。其次,设置更为全面的评价目标。教师不仅要开启对小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方面的教育,更要培养起认识体育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在运动中领略生命的真谛,而更为全面的教育内容意味着更为全面的评价方式,意味着有更多的元素融入评价体系当中。

结语: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其蕴含着一定的创新意义,需要教师审视现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和突破的角度对其展开调整,如此才能让与时俱进的生命教育更好地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一分子,共同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晋裕.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 体育学刊, 2001(1):87-91.

[2]季浏, 潘绍伟, 谭华, et al.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J]. 中国学校体育(3):10-11.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教育策略生命教育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