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10-20张晶
张晶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也因网络技术的介入而发生巨大变化,其应用价值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新教育形势下, 高中数学教师要跟上时代潮流,及时改变、调整教学策略,打破原有教学方式造成的低效、费时局面,让学生轻松地学、愉快地学、高效地学。本文先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的价值进行分析,再就具体的应用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网络技术;高中;数学;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168-01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people's life style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ave also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due to the interven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people. Under the new educational situatio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change and adjust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ime, break the inefficient and time-consuming situation caused by the origi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let students learn easily, happily and efficientl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value of applying network technology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n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network technology;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Application value
前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网络技术,能够优化教学流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为师生、生生课外时间的互动搭建平台。高中数学教师要客观地认识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利用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提升学生听课效率,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基于此,本文就就网络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策略进行探讨。
1 利用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升学生预习效果
高中数学知识抽象、枯燥,学生必须要提前预习,才能在上课的时候及时跟上教师的脚步,做到快速消化、吸收。然而,很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课前预习通常止步于背诵数学概念、公式等。这样的预习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浪费时间,甚至让学生在课前就对接下来要学的知识产生畏惧心理。而网络技术的介入能夠让这一局面得到改善。网络技术具有突破时间、空间界限的优势,让不再同一时空的两个人能够相互对话[1]。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给学生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或者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合适的教学视频,附上导学案,指导学生课前自主观看、预习,以此提升学生预习效果。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及其概念”相关知识点之前,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录制或者从网络上直接下载的方式制作微视频,微视频中的内容包括对随机事件概念的解读、频率和概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与此同时,教师设置相应的练习。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将微视频与电子学习任务单上传到云平台上,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有了视频和导学案的辅助,学生在课前的时候能够有目的,有方向地去预习,从而取得理想的预习效果,为接下来课堂上的高效听课打好基础。
2 利用网络技术设计精彩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虽然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课前乱”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在上课铃响之后,部分学生的思绪仍然停留在课间活动上,还有一些学生依然在交流还未说完的话。这些均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给学生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相较于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纪律,这种利用网络技术呈现出来的画面丰富、形象、生动,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在课前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动态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调整好学习状态,做到全身心投入[2]。例如,在讲解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关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在上课铃响之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组“海上日出”的画面。画面中,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露出头,接着慢慢升起,直到离开地平线。这个可视化情境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在这个基础上,数学教师再向学生提问:“画面中,太阳和地平线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进行探索、讨论,最终得到相离、相交、相切三个情况。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入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这样的课堂导入生动、有趣,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调整好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管理负担,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3 利用网络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高中数学知识晦涩难懂,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学习吃力、学不会等问题。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用语言很难阐述清楚,但若有图形、图像加以辅助,效果就会有所改善。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讲解有关于函数、方程、几何等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3]。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椭圆的方程”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给学生展示动态化、连续化的图像,将方程式变化与椭圆变化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视觉体验,继而在脑海中将椭圆的方程和图像动态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椭圆方程。这样的直观式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消化、吸收,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高中数学的畏惧心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又如,在给学生讲解三角函数性质、诱导公式等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展示图像,然后根据图像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板书时间,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又能促进学生的快速理解、充分吸收。
4 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介入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将网络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导入再到课堂教学,利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流程,让整个教学过程丰富、精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高效地学,从而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卫兵.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78.
[2]郭衎,曹一鸣.高中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使用的国际比较——基于中国等十四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5):119-125.
[3]刘杰.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J].学周刊,2018(3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