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2019-10-20卢萍
卢萍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但信息技术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有好有坏,它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操的同时也掺杂了许多的消极思想与反社会的价值观。那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098-0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improving. However,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students. It broadens students' horizons and cultivates students' sentiment, but also contains many negative thoughts and anti-social values. Then as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 we must improve their teaching efficiency, let students set up the right concept, constantly improve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Strategy to explore
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身边的各种信息基本的都转化为数字形式,在多媒体设备中进行传播与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成本,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因此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就被教育部门所推崇,而Microsoft office作为信息技术的最重要的部分,有着巨大的使用价值,教师在上课时也是将其作为讲解的重点。其中包括Word、Excel和PPT三个方面,下面就讲解了如何有效的进行这三方面的教学。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育中的板书教育让学生的思维都限制在黑板上那些枯燥无味的笔记中,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而Word与Excel就与传统的板书不一样,它们将学生的思维从板书中解放,让他们在对知识充分的理解想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发散能力和严谨科学的逻辑能力。比如说在传统的书面文字中要想改大篇幅的文字就需要涂涂改改,影响书面整洁。但在Word中想要替换和修改一大段文字是非常容易的,而且操作也十分的简单。如果是要对字或词进行替换,就只需要将箭头移到需要选取的地方后,鼠标左键双击就可以选取,然后再将替换的词填入即可;如果是要对连续的一大段文字进行替换,那么就将箭头移到这段文字的开头挥着末尾,再点击左键后不放往前或者往后移动箭头,直到想要选取的文字全部被选取后松开左键,再将替换的文字填入即可;如果是对一句话进行选择,那么就需要将箭头移至这句话的中间,双击鼠标左键即可。Excel表格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的解决那些抽象、枯燥的数学题,将其转化为图表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对于一些数字的和、平均数、排序等,都可以直接利用Excel函数来进行运算,非常的快捷。将这些上课的讲解变成实际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1]
2 为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空间
PPT作为Microsoft office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教学也是不可避免的。PPT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融合在一起,制作成一个生动有趣、课程内容鲜明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可以帮助教师将课本上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来,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足的发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制作PPT的材料,给出一个明确的主题,让学生通过使用这些材料来进行PPT的制作,从实际的操作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给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那么学生在进行PPT的制作时也会更加的投入。比如说教师可以先使用半节课讲解PPT里面的每一项工具有什么作用,在给出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制作一个简洁的PPT,看谁制作的PPT比较新颖且没有出现错误。学生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身边来回走动,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的进行指导。在快下课前,将所有学生的PPT收上来,认真仔细的对每一个PPT进行观察,最后选出一个做的最好的PPT,并对这个学生进行表扬。教师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自然的提高了。[2]
3 设计导入环节,吸引注意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Word、Excel和PPT的教学时,就要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注意力能够被吸引,从而使接下来的教学更加的容易进行。在每一节的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总是高度集中的,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被其他事物给转移掉注意力,所以在这个时候学习到的知识记忆的最深刻。如果教师把握好这个时机,设计巧妙的导入环节,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会整堂课都十分的集中,从而教师的教学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比如在准备讲关于Word文档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制作的十分精美的Word文档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学生在看到后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可以制作的怎么精美,是不是他们也可以做的这么好,然后上课时就更加的认真。对于Excel表格,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用Excel表格绘画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发现Excel原来有这么多用处,从而更愿意去学。对于PPT也是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酷炫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导入环节,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了,对于接下来的教学也就更加容易开展了。
总结: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教师要做的就是将信息技术的益处向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对于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就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的展现自己,从而激发对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京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0).
[2]武怀生.“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应用:《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