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探讨与研究
2019-10-20徐娟
徐娟
摘要:初中物理在综合学科中是重难点科目,不仅仅是因为物理难度系数较高,知识点也相对比较抽象;更是因为学习物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让学生学好物理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方法;初中物理;实验;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0080-01
Abstract: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is a key and difficult subject in the comprehensive subject,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higher degree of physical difficulty, knowledge is relatively abstract; It is because the study of physics to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inking ability to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refore, as a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 should actively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orrect learning method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aking students learn physics well.
Key words: learning method; Junior physics; The experiment; The theory of
初中生都是在进入初中时才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大部分初中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认知仍然是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也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教授学生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相当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展开回答。
1 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学好物理
物理知识一直以来都以一种抽象而又枯燥乏味的形象出现在初中生的眼中,学生如果只是在物理教师教学过程中跟随着教师同步学习物理,课外不去花额外的时间多加练习,这是很难把物理这门学科学精的,所以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应该要勤加练习物理基训。[1]物理的难度相对其他综合学科来说,算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学生倘若仅仅只是针对理论知识展开训练、记忆,往往很难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识。学生一般对实践,对生活中的现象比较感兴趣,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认真踏实的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纺锤型的圆锥滚轮沿V形轨道向上滚;我们不应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滚轮放在斜轨下端是不会自动向上滚的。我们只要知道滚轮向上滚时,重心是不断下降的,那么滚轮上坡的道理就会一下子明白了。另外,看到硬币浮在水面上,应该与液体的表面张力联系起来;看到肥皂泡上五颜六色的花纹,应该与光的干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观察的目的才算达到了。所以教师应该要积极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学习物理,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进步的目的。
2 总结并理清学过的物理知识,避免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用一定的时间拥有更高的学习成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倘若学习方法不正确,学生的学习进程就会受阻,可能会越学越累,没有感受到收获新知识的成就感,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初中物理知识点繁多,且比较难,学生想要学好物理还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知识点比较多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混淆知识点,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造成误用误判知识点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似懂非懂的情况发生,教师应该要指导学生理清学习过的物理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如此一来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才可以顺利解答,不造成失误。初中物理对初中生来说难度比较高,物理同样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也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该要着重把握知识点的脉络,学会掌握并理清知识点,这样才能学好物理,更好的进步。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总结并理清学过的物理知识,避免学生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物理成绩。
3 重视并勤于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这门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较为重视实验。实验对学习物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物理的理论结论也都是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得到的,多做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重视并勤于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把握好物理知识[3]。
例如:九年级上学期第六章的第六节《大气压强》的第一个课时。大气压
强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液体压强知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体验及物理实验现象中感悟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产生原因。先教师利用情景实验唤起学生在《科学》学科中学习的大气压相关知识:再根据学生己有的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采用类比方法,知道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进而加入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以及大气压是很大的。再由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大气压的相关事例并解释,用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解释相关现象。本设计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体验得出大气压的存在,再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充分感受生活与物理的密切关系。
總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用一定的时间拥有更高的学习成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倘若学习方法不正确,学生的学习进程就会受阻,可能会越学越累,没有感受到收获新知识的成就感,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物理这门学科更是以高难度,抽象著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是容易因为遇到难题,解答不出来而受挫,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态学好物理。教师首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学好物理;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并理清学过的物理知识,避免学生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最后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并勤于验践,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胡宏超.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探讨[J].才智,2019(11):53.
[2]张永菊.浅析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69.
[3]谢付成. 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与方法教育的研究[A].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