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9-10-20宋笑非王双玲
宋笑非 王双玲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需要一定的思维和技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类比教学法是指一种重视推理过程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师喜欢使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手段。学生在应用类比教学法的数学课堂中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很高,学习兴趣也较浓烈。
关键词:类比法;知识;学生理解能力
一、巧妙运用类比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很多知识都是通过逐步深入的形式转播给学生的。因此,数学教师要想促使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这样既能够方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还有助于他们高效地利用这些关系解答题目。类比法是一种将类似的知识点展现在一起进行对比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此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构建知识网络结构,以此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一节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作图的方法引出小数,促使学生认识到小数的意义,并将小数、分数之间相互转化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当学生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一部分内容时,数学教师将“23+32”和“2.3+3.2”两个式子写在黑板上,鼓励学生自主计算。在计算“23+32”时,学生感到很容易,很快得出了“55”的答案;但是在计算“2.3+3.2”式子时,却又一些学生面露难色,甚至有些学生开始模仿整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在答案中加入了两个小数点。数学教师随之又带领学生回顾了小数的意义和写法,并通过类比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计算了小数与小数相加。随后,数学教师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所有知识点绘制成知识网络结构图,带领学生回顾了所有知识点,并尝试将小数代入其中,促使学生真切認识到小数和整数运算之间的关联性。
二、巧妙运用类比法,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但包含了简单的数字和运算,还包含了一些逻辑关系和抽象的几何知识。在接触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受限,很难快速理解数学知识,更不用说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了。类比方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和运用此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带领认真对比数学知识之间的差异性,进而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提升。学生在类比情境下,思维很发散,能够快速发现其中的相同和不同点,进而迅速理解题意,提升解题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利用多媒体将几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三角形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自主进行分类。观察较为仔细的学生能够快速将带有直角的三角形分为一类,其他的三角形分为一类;还有的学生将大的三角形和小三角形分开;有的学生将腰相等的分为一类,不相等的分为一类。由此可见,学生们都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随后,数学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分类的对与错,而是直接根据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分类方法直接将这些三角形分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分类的原则。学生通过仔细观看这种分类形式下的三类三角形,指出了锐角、直角和钝角这一关键点,数学教师随之详细地进行了讲解,学生也快速理解了三角形分类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运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与课堂快速融为一体,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三、巧妙运用类比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要快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逐步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课堂中,数学教师只是按照“讲授式”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一一阐述给学生,并且带领学生不停地刷题来逐步巩固数学知识。但是,一旦题目发生一些改变,很多学生便会“触雷”,出现失误,导致解题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类比教学法能够快速改变这一弊端,数学教师应用类比法将一些问题的共同点归纳出来,并且从“不同”中找到“相同”,在“相似”中发现“不同”,逐步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和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内容后,小学数学教师直接将关于工程类的分数应用题展示出来:“甲乙两人分别完成一项工程需要3天和五天,两人合作工作1天后剩下的交给乙,那么请问还有几天能够完成任务”“甲乙两人分别完成一项工程需要3天和五天,两人分别干了一天后剩下的由两人一起完成,那么请问还有几天能够完成任务”。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时,教师带领学生一一分析了两道题目的题干条件,并通过类比法讲解了题目,构建成出解题模型,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了解题方法,能够应对所有类似题型,解题效率和能力均得到了提升。
一言蔽之,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巧妙地应用类比方法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还能够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学生在类比式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很高,思维也很活跃,学习效率也逐渐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君.类比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6):220.
[2]杜修远.类比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9):38-39.
[3]水菊芳.类比法的逻辑形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34):36-37.
作者简介:宋笑非(1978.9-),男,吉林德惠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王双玲(1979.2-),女,吉林德惠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