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

2019-10-20陈爽娇

艺术大观 2019年28期
关键词:戏曲艺术古典舞影响

摘要:戏曲与舞蹈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舞蹈是戏曲的源泉,而戏曲又对中国古典舞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中国古典舞就是在戏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形态和风格特征。本文将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的影响加以探究,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戏曲艺术;古典舞;影响

一、戏曲艺术的起源及表现形式

戏曲是集文学、音乐、诗歌、舞蹈、美术等表现形式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正式形成于十二世纪的南宋时期,从我国灿烂辉煌的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滋养,因此也充分体现了该艺术与我国其他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相同的美学特征。戏曲舞蹈继承了中国传统舞蹈具有的刚柔相济和“画圆”原理,并且更进一步的完善了中国传统舞蹈的意象表现手法。戏曲和舞蹈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戏曲艺术吸收了大量民间舞蹈,并将它们融合在表演中;另一方面,民间舞蹈在戏曲的影响下逐渐戏曲化,最后发展成为新的戏曲剧种。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风格不同,由民间舞蹈发展而成的戏曲舞蹈。

戏曲艺术的身段动作具有多类型、多层次、多形态的美学特征。身段根据其不同的动作功能和层次可以划分为表述性动作、表情性动作、表意性动作、表态性动作等类型动作。

二、古典舞的起源及风格特征

本文所述古典舞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传统审美原则的美学思想上,以戏曲艺术为基础,吸收融合民族民间舞,武术杂技的动作,并且借鉴吸收西方古典芭蕾等艺术的有益成分,遵循人體的运动及舞蹈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成为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性的舞蹈体系。

动态、节奏、韵律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舞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拧、倾、圆、曲”构成其主要的四种形态特征;“圆”和“游”是其动作形态和运动路线,换句话说,“圆”是构成中国古典舞最基本的特征,“游”又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典舞所体现的“线的艺术”的形态;中国古典舞节奏的特征表现为:类型化的“弹性节奏”;欲上先下、欲扬先抑等极则复反的对比规律,对立与对比间相互运动,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三、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产生于20世纪的50年代,中国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提出“从戏曲中保留下来的舞蹈入手去研究整理中国古典舞”的提议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古典舞研究小组开始对中国古典舞进行整理。由此,确立了中国古典舞训练可以从戏曲艺术中汲取营养,吸收经验,不原样照搬,积极探求舞蹈技法的规律,将舞蹈从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建构起了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方法。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以戏曲舞蹈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国古典舞,开始形成并逐步得到发展壮大。

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韵、技巧、道具等方面,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身韵:将戏曲身段进行改造,创造了身韵课。身韵主要是从戏曲“行当”中,以及着力表现不同思想感情的丰富的手的动作和姿态中,提炼整理出了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基本脚位、基本步伐及运动路线规律。“李正一老师从戏曲训练的各种腰部动作中,提炼“提沉”“含恬移”“旁提”“横拧”等元素来配合身体各个部分的训练。”第二,技巧: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体系中的一系列技术技巧均来源于戏曲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极具艺术表现力的技术技巧动作群。无论是探海翻身,还是踏步翻身等都贯穿了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审美特征。第三,道具:在戏曲的多种道具表演形态中,“中国古典舞借鉴整理了“一刚一柔,一文一武”的剑和水袖,通过训练以达到“以身带剑(袖),以剑(袖)练身”的目的”。[1]

四、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的美学意义

在传统戏曲中,通过极其丰富表现手段来表现民族美学特征和民族艺术规律。要形成一个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古代传统文化的艺术体系,就要深刻分析历史变化对艺术的影响,择取其中最优秀、最富生气的艺术传统,向世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伟大的精神。在对待历史上个时代的艺术,我们必须加以选择和改造,赋予这些民族艺术新的品格、新的韵味。学习戏曲不仅要注重它的动作,还要认识它的本质和核心,从而寻找戏曲化程式和舞蹈化本体之间的中介——在民族美学的高度上,从中国文化的整体中思考和把握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美学原理及艺术表现规律。中国古典舞在漫长的艺术场合中不断沉淀,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韵律及美的规律。它本身变化丰富的舞蹈动作,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表现力,想世界显示了中国舞蹈的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审美观。舞蹈工作者从最初的完全模仿、复制,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到如今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中国古典舞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尽管路途充满荆棘,历经坎坷,但是中国古典舞依旧以其坚忍不拔的意志,突破重重困难,最终走向平坦的大道。这就是中国古典舞所具备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支佳艺.戏曲舞蹈对于中国古典舞风格特性的影响及其美学意义研究[J].东京文学,2016(11):67-68.

作者简介:陈爽娇,女,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专业为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理论。

猜你喜欢

戏曲艺术古典舞影响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浅析琼剧艺术的发展
戏曲艺术生存之我见
舞台灯光在戏曲艺术中的意义
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黑土评剧迎来希望的春天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