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阳民间艺术在宛运社区群众活动中的作用
2019-10-20武磊
摘要:民间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南阳民间艺术是豫西南民众千百年来总结、创造并享受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延续至今。在南阳市宛运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民间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对社区的文化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同时也让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有关社区文化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南阳民间艺术;群众活动;文化生活;活动作用
一、南阳特色民间艺术
(一)南阳戏曲
南阳地区特色的民间音乐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累。早在《诗经》中所收入的《周南》就是南阳当地的民歌。南阳位居中原地区,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各地音乐艺术传播于此,逐渐融会贯通,得到了保留和发展,使南阳成为我国著名的戏曲、曲艺之乡。现在活跃在南阳民众中的戏曲剧种不下20种,如宛梆、汉剧、曲剧、越调、豫剧、蛤蟆嗡、锣卷戏等,其中宛梆、豫剧、曲剧都深受当地人喜爱,久唱不衰。
(二)南阳烙画
烙画又称火笔画、烫画,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据史书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相传西汉末年,南阳城里有姓李名文的烙画能手,远近闻名。无论各种木质器物,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的人物、山水、花鸟等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如同无锡的泥人、洛阳的唐三彩、景德镇的瓷器一样,烙画也是南阳民间传统工艺的代表。其在题材方面烙画同国画一样多以花鸟鱼虫、山水风景和古今人物为主,色彩浓淡相间,造型生动形象。既有装饰性又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
(三)南阳民间剪纸
南阳盆地地处我国中原,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使南阳民间剪纸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原文化的内涵。南阳民间剪纸着重刻画自然形象,造型朴素自然,充满和谐蓬勃的生命活力。花草、动物在一张张色彩鲜艳的彩纸上被刻画的形象生动、粗放质朴、简洁灵动,每一张剪纸都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反映了质朴的南阳劳动人民热爱生命,追求生活之美的积极态度。
二、南阳民间艺术对宛运社区居民活动的作用
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是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凝聚社区民心,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而民间文艺有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地域性、通俗性、多样性、娱乐性等特点,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间文艺与社区群众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具有南陽特色的民间艺术能让群众更容易接受,并积极参与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民间艺术在流传和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吸纳了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相当大一部分的社区群众文化都利用当地民间艺术形式开展活动。社区群众文化以当地特色民间艺术的形式开展活动,最容易使群众接受,更能受到欢迎。从而带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更能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宛运社区里常见的扇子舞、花鼓队、豫剧、梆子戏、民间说唱等,都是南阳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欣赏、娱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社区内举行这些活动的时候,无论是活动的参与者还是观赏者,都能在享受的过程感受到南阳传统文化的魅力,增添当地人的归属感,并抒发出对家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因此在各地社区文化活动中民间艺术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只有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南阳民间艺术可采用多种形式向社区群众进行审美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民间文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不仅具有美学欣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功能。在宛运社区里南阳民间艺术对社区群众的教育作用表现在:第一,通过实践活动,例如社区里组织群众参加的花鼓队、秧歌队表演以及民间工艺品制作大赛等,使社区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休闲娱乐,学会了新的技能,使情感得到抒发,又锻炼了身体,增强体质。第二,通过观赏活动进行审美教育,其中包括挑选社区群众动手制作的剪纸、布艺拼接等优秀作品并在公告板进行展出,通过社区群众在作品的选拔和观赏的过程中,提高社区群众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美的认知,并得到美的享受和满足。第三,通过传授活动进行教育,包括社区中老一辈的戏曲爱好者向年轻的社区群众传播南阳戏曲知识,社区内举办群众迫切需要的民间艺术专业知识培训班等活动,提高群众对当地特色民间艺术的认知水平,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结论
南阳民间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大量的汲取了文化艺术的精华,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要重视民间艺术在社区群众文化发展中的运用,把当南阳民间艺术带入到宛运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中去,提高并调动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岩.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位置[J].大众文艺,2011(05):162.
[2]刘湘玉.刘太祥.南阳文化概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武磊,南阳市恒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