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顾恺之《女史箴图》

2019-10-20敖芳

艺术大观 2019年28期
关键词:顾恺之艺术语言

敖芳

摘要:《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女史箴图》画面中笔迹紧劲连绵循环超忽、设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人物形态生动,神气完备。其不仅达到了教化作用这一目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画家的高超技法与审美理念,因此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顾恺之;女史箴图;艺术语言

一、顾恺之与《女史箴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政治长时间处于混乱之中,这一时期的文人和士大夫们更多沉浸于自然,文学艺术成为他们的生活之乐,他们在思想上推崇“玄学”,在玄学的影响下,渐渐出现了一种人物品藻的风气,即人的仪表风度、内在气质等成为品藻的主要内容,在此风气的衍生下,人成了审美的对象,对人内在精神的重视对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期佛教的陆续传入和道教的发展,寺庙道观的建立使人物壁画得以涌现,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也随之兴盛。

顾恺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顾恺之从小师从名画家卫协,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极高的绘画才能,相传他二十岁左右在建康曾作《维摩诘》壁画,轰动一时。顾恺之的成就在现如今看来仍然十分显著,他吸取了汉魏以来民间绘画和士大夫画的精髓,再融合自己的美学,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了新的绘画高度,加上他提出深刻的美学理论,皆对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可惜顾恺之的作品几乎都流失在了历史长河里,目前遗存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等,却也均被证实为后世摹本。

本文在此浅谈《女史箴图》作品内容及画家所体现的艺术手法和美学思想,从而对顾恺之和《女史箴图》作品的艺术性达到一个更深的认识。

《女史箴》源自晋张华写的一篇文章。张华以“女史”的口吻,写了这一篇《女史箴》讽谏贾后,意在劝诫封建女子要修养德行。顾恺之根据文章作画,以早期的横卷形式再现了《女史箴》的内容,从《女史箴图》的整个画面可以看出他的匠心独运。

首先,顾恺之裁选了最能描绘文本内容的故事情节,又分别选取张华原文文字题配作为图像的注解,一文一图,这种形式使整幅图的叙事情节都能得到分别的展现又起到了整体统一的作用。其次,顾恺之在画面表现中有的通过写实,有的比喻衬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塑造出符合文本的形象,最终达到表明主题——实现“成教化,助人伦”规劝封建女子遵循道德规范的绘画目的。最后,《女史箴图》的整幅画面用笔细劲连绵,人物衣裙随其动势飘飞,面容神情塑造生动传神,设色简单典雅,秀气柔润,整幅画人物形象高古,气势飄逸,体现出了画家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理念。

二、《女史箴图》的艺术表现

(一)用笔——紧劲连绵,循环超忽

线条是中国画艺术语言的重要表现之一,线条的塑造往往对中国画作品的成败优劣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顾恺之在《女史箴图》中的线条被称为高古游丝描,这种匀称圆润如春蚕吐丝般的线条包含着画家自我的情感表现,其通过疏密、长短、缓急、转折起伏等等变化在画面中十分生动地传达了人物的神态动势,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画面充满了生动的气韵,神满欲出。正因为顾恺之对线条的精湛运用,才使得顾恺之所塑造的形象能够“全神气也”。

(二)设色——浓色点缀,不求藻饰

顾恺之对《女史箴图》的设色追求典雅,整幅画面中的颜色只用了朱砂加以点缀,或多,或少,鲜艳的颜色分别点缀于女性服装饰品上,不仅体现出了女性形象的优雅势态,也给画面增添了很多生动活力,统一的色调也让画卷前后相交呼应,使整幅画达到了“神气完足” 的境地。

三、《女史箴图》的意蕴

(一)以形写神

魏晋时期对人物内在精神的品藻,对顾恺之的创作提供了审美理想和思想追求,他由此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所谓“以形写神”,就是画家在深入观察感知客观对象后,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提炼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特征、神情特点等,然后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实质,从而使人物画作品达到“传神”效果。顾恺之描绘的宫廷人物形象和生活情节,都来源于他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这些形象既有对物象的客观描写,又融入了画家自身对物象的提炼与再创造。

顾恺之的美学思想里提出人物形象能够传神的心得,最主要是通过人物的“阿堵”即眼睛来体现的。顾恺之认为,人的四肢美丑和传“神”的关系不大,传“神”就表现在人物的眼睛中,正如魏刘邵在《人物志》里提到的“怔神见貌,情发于目”,人的双目表现出人物的心神气质,对人物的传神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顾恺之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还通过对画中人物动势的安排、穿着服饰的走向,甚至突出人物某种特征来实现传“神”的目的。如《女史箴图卷》的第一段“冯媛当熊”,画面中冯婕妤看似身形娇小,娉婷柔美的样子,但她挺身向前伸手作挡熊的动作势态、衣纹随气势舞动,面对黑熊目光笃定、凛然不惧的神情,这些充分地体现出了人物形象的高尚内在,也就是画家想传达的人物形象的“神”。

(二)悟对神通

顾恺之在人物画创作方面非常注重对人物的写实,在他的美学思想中有对眼神的高度追求即“悟对”,他相信悟对才能使“神”传达到位。而要达到悟对的效果,首先是对眼神的写实,通过对人物眼神的特征提炼描绘出来,能够最大限度传达出该人物的内心世界,画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通过眼神的悟对交流来传达,最后才能满纸神韵。如班婕妤辞辇时沉静自然的眼神回应着汉成帝面向她露出的不解思索的神色,这种眼神的实对与悟对也营造了空间距离的感觉,使看画者如深处其中;再如“欢不可以渎,宠不可以专”一段中,画家表现了男子回眸摆手相拒,女子却步茫然讶异的神态,一回一望,画家利用这种眼神的交汇自然地传达了劝诫主题;再有 “女史司箴,敢告庶姬”也特别明显地强调了眼神的悟对,女官对面的两位妇人之间形成悟对的关系,其中一个转身看向另一个,似是刚听了史官的劝诫内容,两个作交谈状。顾恺之通过悟对的手法不仅表现出画面上人物之间的空间情节关系,也传达着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这体现着顾恺之极高的美学修养与绘画技能。

四、结语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无疑体现着两汉以来的人物画创作水平的高峰,其不仅达到了教化作用这一目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画家的艺术语言与审美理念,实现了集教化与审美为一体。首先,《女史箴图》是顾恺之对人物画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其上承汉画遗风,如画中人物形象脸形大多较丰圆;但又有女子身材苗条,脸形略趋细长清瘦,因此有了向南朝“秀骨清像”发展转化的表现。再次,《女史箴图》体现了顾恺之高超的绘画技法,他那“春蚕吐丝”般的线条和“行云流水”般的用笔塑造了画面的生动形象,而以朱砂微加点缀更使画面统一和谐又显得鲜活。最后,《女史箴图》是顾恺之美学思想的现实呈现,其所绘的人物追求“以形写神”的效果,强调了悟对传神的作用,使得人物画的品评也因此有了新的方向和要求。

总之,《女史箴图》不仅是艺术家顾恺之的佳作,也是中华艺术的瑰宝。它是顾恺之绘画理论、风格及技巧的充分展现,也是魏晋时代审美品格和精神的代表,因此成为后世不断研究和学习的典范,可以说它不仅仅教化着“古人”,也在教育着“今人”。

参考文献:

[1]袁有根,苏涵,李晓庵.顾恺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张丹.浅析《女史箴图》与顾恺之的美学思想[J].艺术品鉴,2017(12Z):5-6.

[3]樊波.中国人物画史[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7.

[4]苏醒.《女史箴图》的风格与来源——兼论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两大脉络[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8(4):11-17.

[5][魏]刘邵.人物志[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顾恺之艺术语言
给人一个台阶
《洛神赋图》之三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幼儿园美术活动浅谈
顾恺之募捐
顾恺之的“痴绝”
顾恺之:没钱捐款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