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设计理念下的文创产品设计
2019-10-20丁尚大
摘要: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传播手段,其的目的在于宣传地域文化,加强地域文化影响力。而目前文创产品行业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与门槛儿,理念混淆、产品制作粗糙、文化精神传递不到位等现象比比皆是。随着文化行业的发展,优秀的设计都会对无意识行为更加注重。因为无意识行为贯穿了人类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无意识设计理念并不是完全无意识的接收,而是使人可以更加自然的接受。本文通过对于无意识设计理念的研究与文创领域大探究,以此设计出更加注重细节与人文的文创产品。
关键词:文创产品;无意识设计理念;文化传播
一、“无意识”设计理念
(一)“无意识”行为对设计的影响
“无意识”设计理念是一种强调利用人类潜意识的设计理念。在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理解中,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层面的分别。“无意识”行为是指无刻意指引下的行为。“无意识”设计理念是一种利用使用者生活中的惯性行为,使人们在无意识情况下能够快速领会其设计精神,并通过对人们生活中的细节与环境的挖掘,来满足人们的无意识需求。
(二)“无意识”设计理念的概念
“无意识”设计又叫“直觉设计”,即“将无意识行为转换成可见之物”通多对设计产品细节的把控,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放大,使产品使用者在不需要产品说明书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地使用产品,减小使用产品过程中的负担,真正做到了在产品与消费者习惯中,由产品适应消费者习惯的模式。
二、文创产品设计热潮下的隐患
(一)文创产品中的文化内涵
提文创产品在如今不单是一种地区经济增长点,甚至还起到了地区名片的作用,好的文创产品不但可以很好地体现地域文化特点,更能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从而提升地区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发扬地区文化。故此,文创产品设计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文创产品设计热潮下文化扭曲现象
“文创热”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优秀的文创产品,大众从不吝啬自己腰包。比如在一系列的“爆款”“网红款”下,故宫文创产品年产值达到了惊人的十亿元。但是同时,有些人对于这些“爆款”产品也有着一定的诟病,这种类似于“卖萌”的方式在传播文化的时候是否欠缺对于历史文化的严肃性,这些產品对于文化传播其实是有着负面性的。可以预见的是当孩子们在这些产品与社会风气下长大,会接收多少误导。
(三)文创产品设计的实用性缺失现象
有人说文创产品就是一种看起来好看的产品设计。人们在旅游时可能会在看到这些产品时被激发了购买欲望,但是在把它带回家后这件文创产品就真的变成了一件摆件装饰。在当今的文创产品设计中有很多设计都是缺少实用性的,因为设计师与产区负责人都在围绕着形式感去文章,而不去关注那些细微的、人性化的设计。但是大众不会一直为了没有实用价值的设计买单,文创产品设计应当更加关注对于产品性能、产品细节、使用者心理的把控,而不是流于表面,使设计出的产品成为装饰品。
三、基于“无意识”设计理念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一)“无意识”理念下的文创产品实用性设计
文创产品设计应当更加贴近于生活,做到即美观又实用。当下有许多使用者反倒被产品支配着,一直以来重视创新独特形式的设计师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使用者适应新设计的时间,他们要不断适应产品所具备的功能。过于追求设计, 就会忽略了平时生活的真实需要。过分追求外观与形式的美观,就会削弱设计的使用性。设计向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从这一点上来看“无意识”设计理念对文创产品设计的欠缺部分是有指导意义的。“无意识”设计更加关注对于细节的把控,把产品打造成符合人们潜意识下需求的产品,使人们不知不觉中就可以享受设计带来的便利。
(二)“无意识”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的文化传播性设计
文化的传播应该细腻的、潜移默化的,要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不是生硬的灌输、强制的记忆。设计师应当从人们的潜意识下手,使人们在不知不觉接收到文化信息,这样得来的信息也是牢固的、令人难以忘记的。比如,深泽直人的台灯设计,使你每晚回到家中,并将你的随身物品放到托盘上时,台灯就会自动亮起。你不必再为忘记拿钥匙而头疼不已,也不必开关台灯,放下、拿起,这是你的直觉,也是最舒适的体验。(如图2)“无意识”设计理念下的文化传播性设计,需要使文创产品的使用者在接收地方文化信息时也要处于舒适的状态之下,这样一来,文化传播将是一件自然又容易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刘海军,张新双,孙凝异.文创,不是“卖萌”,亦非复制[J].中华手工,2017(12):40-43.
[2]李怡曙.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以绢人制作为例[J].艺术教育,2018(1):149-150.
[3]刘辉,贾欣.故宫出版的文创之路[J].出版广角,2017(22):16-18.
[4]谢晓玲.“无意识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8(23):257.
[5]潘雁飞,王森辉.品牌策划与传播中地方文化元素的应用[D].湖南科技学院,2012.
作者简介:丁尚大,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