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2019-10-20尹霄彤
尹霄彤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地把品牌符号输送到消费者心里,可以说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实质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品牌的竞争,品牌营销作为互联网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下的一名尖兵,将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决胜作用,而作为企业品牌形象特征载体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即VI)则是企业品牌营销中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企业发展
一、互联网经济背景下VI设计的现状
互联网经济下VI设计的趋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思维建立,带动了VI技术和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当今VI设计在技术方面从“静态”走向“动态”,在设计理念方面从“造型化”走向“拟人化”,互联网思维下的个性化VI设计体系正在形成。
(一)从“静态”走向“动态”。18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说过:“我们回忆一种动态,比起回忆一种单纯形式或颜色,一般要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动态企业形象设计是指已经从以纸媒介为代表的二维静态传统视觉传达领域,发展到以数字化为技术支持的、以二维三维动态形式及动态移动媒介存在方式传播的新领域。互联网技术带来的VI设计是将 “时间”和“空间”与传统的图像元素相结合,通过集合flash等多种流媒体技术手段、视频音频等多种流媒体形态、微博微信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的综合体,使VI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载体更加灵活,传播更加时效。
(二)从“造型化”走向“拟人化”。传统的VI设计只是对企业商标或者企业LOGO的设计,在设计上也是只考虑标志造型优劣、字体和图案美观程度,而不考虑用户的接收和认可的程度。难于和用户交流一直是企业VI设计面临的一个问题。互联网给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好交流的平台,将品牌拟人化,就可以让用户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直接和品牌进行交流和对话,从而拉近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我是江小白”是一款白酒的品牌,在年轻人当前普遍认为“白酒口味太冲,不适合自己;场合有限,觉得太过正式;度数高,容易醉酒;给人感觉不够时尚”的白酒文化下,将酒刻画成“江小白”这么一个年轻人的形象,并通过拟人化的微博运营,在所有的热点事件即时发声,表明自己的态度,从最早的钓鱼岛争端抵制日货,到最近的亚洲杯国足连战连捷,几乎在每一个热点事件发生时,都能看到“江小白”的表态,使消费者认知到“江小白”卖的不只是酒,而是一种有表达的青春态度。传统的食品饮料新产品培育期需要长达3年以上,而“我是江小白”——这个品牌在上市仅仅一年的时间内就达到了很高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美誉度,与其精准的VI设计密不可分。
二、VI设计与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关系
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概念中看出,VI设计实质是企业文化的实体化,因此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与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关系犹如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是VI设计的经济基础
企业VI设计的影响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企业的规模、企业信誉、产品质量、服务保障等自身硬件条件。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如果与公众看到的VI设计一致,则必然能赢得良好的口碑,从而产生“涟漪”效应,赢得更多的顾客。
2014年第三季度,在国际调研机构IDC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报告中,中国的小米手机出货量以及市场份已经均排名全球第三位,紧随国际一线品牌三星与苹果之后,“中国制造”再次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分析小米手机成功的原因,超高的性价比、饥渴的营销策略、米粉的大力支持是其创造奇迹的三大原因,而其根本原因是则其超高的性价比,“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小米要让小米的用户省一点心。另外,MI是米的汉语拼音,正好对应其名字称号”。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小米手机,深知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合理的价格定位,以最优的性价比才能让用户省一点心,在小米手机之前,市场上顶级配置的手机价格都在四五千元之间,而小米横空出世,配置超过主流手机,而1999元的价格更是相当“亲民”,企业的行为正好与公众看到的小米公司的VI一致。小米总裁——中国的“雷布斯”雷军说过这么一句话“什么是好的东西,好的东西就是超出你心里期待的东西”,显然正是小米公司以超过公众心理期待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实现了企业经营理念的落实,使其企业时刻体现其企业文化的VI设计产生的效应和影响力得到倍增,极大地提高了小米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二)优秀的VI设计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优秀的互联网企业VI设计通过体现企业品牌形象、经营理念和企业特征的因素注入企业VI设计当中,从而使得企业产品畅销的同时,企业品牌也得到广泛的传播,增强社会大众对企业品牌的记忆和认知度,这样一方面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如互联网上最强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而“熊掌”图标的想法来源于“猎人巡迹熊爪”的刺激,与百度的“分析搜索技术”非常相似,从而构成百度的搜索概念,也最终成了百度的图标形象。百度标志在充分体现企业搜索至上的企业形象基础上,在实际搜索中还有小小的“彩蛋”设计,熊爪会随着搜索页数的往前迈进,百度标志随着季节节日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场景,这种人性化设置的标志,能更有效地将企业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大众,也更有表现力和说服力,使其在众多搜索引擎中脱颖而出,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口碑。另一方面给你企業带来更好的经营效益。因为随着企业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在更新换代产品时,就不需要再针对某一产品进行单独的广告宣传,如小米公司目前已经发布了包括小米1到小米4,红米、小米电视等十几种电子产品,每一种产品畅销的背后,都是小米品牌的力量。
总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从线下转到线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思想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思维的需要。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意识到,优秀的企业VI设计是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品牌价值的主要手段,对推动企业发展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再优秀的企业VI设计也只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而不是决定力。目前,企业VI设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夸大其作用的现象很普遍,认为填鸭式的视觉识别会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而忽略了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的追求。甚至有的企业希望通过全盘引入视觉识别系统,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事实证明这些想法是十分幼稚的。
因此,忽视或盲目相信企业VI设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都会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引向误区。只有正确认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才能做好企业VI设计,使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以推动互联网企业全面发展
(一)VI设计应当追求个性化,细分受众,实行精准传播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已成为互联网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互联网经济下,企业营销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产品的特点,进行个性化、互动性塑造,然后进行形象定位和营销定位,引起市场“注意力”的效果。“11.11光棍节”本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阿里巴巴公司为抓住网购能力强的年轻人,专门针对年轻人选择每年的11月11日在其购物网站“天猫”上举行“购物狂欢节”活动,活动通过拟人化的“喵星人”“喵星歌”,拟实体化的“商城楼层化”设计,全网店铺统一的红色装饰风格、双十一活动LOGO等VI展现,加上年轻人喜欢的做游戏抢红包、抢优惠券等活动,创造出一种独有的全民网购文化,使消费者时刻惦记着这一网站,记住那种特有的红色喜庆氛围,更记住“天猫”这一品牌。
(二)VI设计应随着企业发展不断调整和深化,与时俱进,实现持续传播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此做任何事都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对企业来讲就要遵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企业VI设计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在发展中,离不开与市场环境的沟通和交流。而市场环境是变化最快最多端的环境,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VI设计发展的方向及重点也要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相应地迅速进行调整。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由于互联网的时效性特点,即便当前的企业VI设计是有效的、适应的,也不表明它对前途的影响是良好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因此,要从实际的市场环境出发,正确的评估可能遇到的风险,不断优化和调整企业VI设计的思路,才是保证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VI设计应当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实现持续传播
企业文化作为特定的管理观念,专指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价值体系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包括属于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体现企业文化灵魂的企业精神、标志企业文化境界的企业伦理。视觉识别系统要展现出企业健康的品牌形象,以人为本的经营模式。增强VI设计与企业的统一性,将企业的价值观真实有效的展现给社会大众,让视觉识别系统成为企业最佳形象代言人。正如,“企鹅”让我们想到腾讯;“狐狸”想到搜狐;百度的核心竞争力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网易通过“网聚人的力量”实现了“‘网罗万象”的价值目标……在每个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身上,必定有一块亮闪闪的招牌。
四、结论
VI设计全面而细致地渗透在互联网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互联网已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这是VI设计最好的时代。VI设计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唯有品牌作为一种无形的生产力生生不息,创造生命力和价值财富。所以只要建设出一套优秀的视觉识别系统,使企业和VI设计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陳奕丞,薛炜华.企业文化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J].商场现代化,2007(7):267-268.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黄向东.动态视觉传达概念谈[J].装饰,2007(12):6.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小米官网.[EB/OL].http://wiki.xiaomi.cn/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6]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WoyDij WvOlcAQ14dY4zmH6pPE7V-aMqD_jti3JWFxM4klxkBYNvfIhL1q9nSy8hUyHv4NYeSHlNbW0oklS4IK.
[7]史秋秋.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J].中外企业文化,20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