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涵基础冻害的防治措施探讨

2019-10-20王春景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冻害防治措施

王春景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需要以交通作为支撑,各地也修建了较为适当的公路桥涵,但是,很多地域的自然环境是难以控制的影响因素,对桥涵基础产生影响。许多高寒地区的冻害使桥涵基础的所处环境有所改变,进而影响了其使用价值与寿命,我国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根据实地考察进行防治。但是,冻害的防治难度极大,需要更加有效的方式作为支撑,各主体尚未明确,需要加以改进。

关键词:桥涵基础;冻害;防治措施

针对桥涵基础冻害防治,是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工作,我国桥涵基础受到冻害区域的基本情况影响,期间涉及的元素众多,因而牵涉的主体也较多。针对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方向,各主体应当及时反思并且寻求创新道路,实现防治事业的飞跃性发展。

一、桥涵基础冻害防治的必要性

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无异于经济发展对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在许多高寒偏僻的区域,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是其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出口。因此,对于高寒地区,桥涵基础的施工与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高寒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无法改变、也无法控制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桥涵基础受到冻害影响的前提下,我们无法改变自然环境,只能寻求对冻害防治措施的升级。如果采取合理的冻害防治措施,能够有效的维持原有桥涵基础的价值,并且在其本身的使用寿命上进行保持。但是若忽视冻害对其影响,就无法估计其本身的使用,极容易造成地区交通的瘫痪,甚至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桥涵基础冻害防治的难题

(一)桥涵基础施工期间缺乏科学指导

桥涵基础施工与其他的施工类型有相似之处,都需要有科学的指导。但是高寒地区受到冻害影响的桥涵施工,则需要在一定科学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许多地区在施工时期未注意到后期冻害的影响,对于前期的计划设计未完善。因此,在后期出现冻害影响时,桥涵基础受到了重要损伤,以至于难以维持日常工作,甚至影响了地区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桥梁基础冻害防治技术水平低

不同地域的冻害对桥涵基础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此许多专家针对桥涵基础冻害防治进行了讨论,但是追究其根本原因是无法调用当前最新的科技成果,使桥涵基础的技术含量增加,因而仍然借助过往的经验去维持桥涵基础防冻害。不仅如此,技术的实施有很大难度,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团队进行,而这一过程要耗费大量的工作人员、时间和资金,对于当地的影响是极大的。当地与中央之间的联系若出现断裂或不紧密,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全局陷入瘫痪,因而各地的桥梁基础冻害防治仍然处于传统状态。

(三)缺乏对桥涵基础冻害情况的监督

冻害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和时间性的差异,因此,各地针对桥涵基础的养护工作是重要的环节。但是许多地区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冻害天气的温度较低,以至于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劣。许多原有进行的监督工作,无法按时按量完成,严重影响了桥涵基础受冻害情况的记录。从而使桥涵基础防治冻害工作的数据来源降低,成为许多未解难题的一大障碍。在这方面我国未见例完整的监督机制,同时对于监督人员的选拔与管理也处于空白,难以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降低桥涵基础冻害的保护措施

(一)完善桥涵基础施工的科学指导

在高寒地域进行桥涵基础施工时,应当首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针对其冻土的变化规律以及冻害情况,进行适当材料的选取。并且依据其冻害的发生频率,进行整改,将原有出现的冻害情况,作为参考,并且实现科学的前期指导。在施工前期就要预知后期冻害发生时的恶劣情况,并且根据这些情况实现桥涵施工的特殊化,促使各主体在冻害天气的前期进行预警,可以及时补救桥涵基础的现状。另外,当地机构不应推卸责任,其对自身区域的动态情况了解,远超出国家范围,应当利用自身发展的优越性,为桥涵基础的冻害情况提供帮助。与相关的专家团队达成共识,使经验与理论共同作用,为长期有效的施工奠定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拓展研究的能力与深度。此外,施工需要完整有效的机制作为辅助,各主体应当按照该机制的管理,服从调配,实现桥涵基础防治的规律化和高效化。

(二)提高桥涵基础冻害的技术使用

我国的许多地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局限,但是相关负责主体不能遇难而止,应当迎难而上。根据当地的基本情况与国家的高度关注,借助当地的发展经验与国际的发展成果,调用高水平的防冻害技术,针对冻土的出现规律和变化情况,合理记录并使用真实有效、误差较小的数据,进行冻害灾难的提前预演,以促使在无监督情况下,出现的冻害对桥涵基础影响的减小。除此之外,桥涵基础的冻害技术使用不应局限在其本身,要针对整个领域的技术使用情况,达成良好的对接。一方面桥涵基础建设属于施工的内涵,而冻害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又属于自然地理的范围,双方在各领域都有突出的成果,应当将二者结合。针对冻害的恶劣影响,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并且冻土的发生会有规律性与频率,从这一点出发,拓宽研究的思维,会取得更有效的成果。另外,技术应当有专业的人员作为使用主体,我国要不断培养冻土技术的研究人才,使其投入自身岗位时有充分的信心,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提供帮助。

(三)加强桥涵基础的监督管理

桥涵基础冻害防治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在许多高寒地区,铁路的修建带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铁路需要定期的养护与检修,否则长时期的不完善和故障会出现颠覆性影响,使原有修建的铁路功亏一篑,甚至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因而,在交通不断重要的今天,对于桥涵基础的监督管理应当更加严格,而非是依靠原有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维持现状。当地应当顺应建筑的管理条例,培养专门的监督人才,在合理的监管机制下进行监督工作。冻害天气出现时,要更为谨慎,不断实现冻害天气对桥涵基础的具体了解,将所出现的情况完整的上报至研究中心,以促使其对现场冻害天气的影响研究。不仅如此,也要对研究人员有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其基本日常处于检修工作的第一线,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要首先保证其安全,從人道主义出发,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而带多方的努力下,会掌握更多的冻害案例,为将来的桥涵基础冻害防治工作提供帮助,早日实现全覆盖,高质量的防治工作。

四、结语

我国的建筑交通一直以来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并且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针对桥涵基础受到冻害影响的这一突出难题,我国相关团队不能轻言放弃,要根据自身特有的研究方向和过往经验,实现突出的发展模式。为其他领域出现的难题,提供帮助,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海峰.桥梁涵洞冻害的防治措施探究[J].卷宗,2013(2).

[2]任宏贺.季冻区桥梁基础冻害防治技术研究[J].吉林交通科技,2014(1):43-45.

[3]程伟.农村桥涵基础冻害的防治措施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21).

猜你喜欢

冻害防治措施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樟树在徐州市绿化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植物防冻剂在哈密大枣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