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2019-10-20孙炜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裂缝问题防治措施

孙炜

摘 要:本文结合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案例,主要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预防措施,以期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问题;防治措施

在公路工程、桥梁建造中,预应力混凝土梁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长久以来,预应力混凝土量裂缝问题,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裂缝导致的桥梁垮塌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我国交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道路、桥梁建设水平亟需提升。因此,探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控制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混凝土T梁裂缝情况

某标段桥梁施工区域气候炎热、空气干燥,夏季气温在38℃-45℃之间,属于典型的沙漠气候。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结构为肋板式桥台、柱式墩。桥梁的试验量在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利用土工布+喷洒的方式对其进行养护,但是在拆模3d后,施工人员发现腹板上出现了许多竖向裂缝,裂缝从翼缘板底部逐步向腹板发展,并有少量的水平裂缝。监理、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立即针对裂缝问题,综合现场的气候以及混凝土原材料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

二、裂缝成因以及预防措施

(一)炎热气候导致的裂缝

成因:经过施工试验发现,在高温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步降低,而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粘结度也会逐步下降。而混凝土因为受热,水分蒸发速度过快,急剧收缩随之产生裂缝[1]。

措施:需选择在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利用凉水冲洗模板、砂石料,达到降温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搭设隔热屏障,避免阳光直射到混凝土上,还可采用水热化比较低的水泥,通过合理控制水泥的用量,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2]。另外,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必须要充分拌和,并且要利用振捣工具充分振捣,确保混凝土能够流淌至模板各处。

(二)温度应力导致的裂缝

成因: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体积过大,构件和模板底板的摩擦力较大,两端受到的约束力较大,在凝固的过程中,因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产生外加的温度应力形成大面积裂缝。

措施:首先,在施工前必须要清洗底座钢板表面,然后涂刷防锈剂;其次,在安装模板前,模板和钢板需要涂刷一层脱模剂(要注意,不可采用肥皂水);最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根据顶部混凝土硬化程度,逐步放松端模,以此来保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在凝固过程中能够自由收缩。

(三)收缩变形导致的裂缝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收缩变形可分为自身收缩、缩水收缩、塑性收缩,而收缩变形则是导致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空气干燥、气候炎热的地区,体积大、面积大、厚度小的构件,若是没有及时的进行有效养护,收缩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严重的开裂问题[3]。

1、自身收缩

自身收缩主要是指混凝土自身在凝固、硬化的过程中,水泥遇水会发生水热化学反应,这种收缩无关于外界的温度、湿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种类、混凝土的拌料以及水泥的掺加量,通过合理的配比,就可解决自身收缩导致的裂缝问题。

2、缩水收缩

缩水收缩是指混凝土在硬化之后,其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温度也在逐步降低,混凝土构件体积逐步减小。混凝土構件在凝固、硬结的过程中,其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和内部水分蒸发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均匀的收缩,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承受一定的拉力。而当其承受的压力大于混凝土表面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收缩裂缝。一般来说,缩水收缩产生的裂缝多为“龟裂”,在配筋率大于3%的混凝土构件上尤为多见。

3、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通常发生于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后4-6h,水泥水热化反应正处于高峰时期,分子链在构件中逐步构成,存在水分快速蒸发、混凝土快速收缩等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中的集料会因为自重而逐步下沉,但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尚未完全完成硬化,所以称之为塑性收缩。骨料下沉的过程中,若是不能正常下沉,受钢筋的阻挡,就会沿着钢筋走向,出现裂缝。为解决该问题,施工前必须要有效解决水灰比,要合理控制搅拌时间,保证振捣的密实度。

4、收缩变形裂缝预防措施

混凝土收缩裂缝大多是表面结构出现的裂缝,裂缝形成多为龟裂。为有效避免这类裂缝,不仅需要合理控制振捣、水灰比,同时也要采取合理的养护方法,解决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水热化反应,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其预防措施具体如下:①混凝土在浇筑之前,需要将模板用凉水冲洗,混凝土在初凝后利用土工布、草席覆盖,然后洒水养护[4]。②可选用水泥标高较高、收缩性较差的水泥,尽可能控制水泥用量,可采用石英、白云岩、长石等收缩性较差、吸水率较小的骨料。③可选用保水性较好的外加剂,在振捣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控制振捣深度、密度[5]。

(四)地基变形导致的裂缝

不均匀沉降或者压缩变形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附加应力,从而出现结构性裂缝。本文列举的桥梁施工案例,经过2d观察,基本排除了台座下沉的可能性。而针对地基变形问题,在施工前,必须要根据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重量,有针对性的对台座进行载荷试验,通过堆载的方式,利用水平仪进行沉降观测,以此来确定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或者压缩变形等问题。

(五)施工材料导致的裂缝

1、水泥

水泥材料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泥中的氯化钙含量不符合规范标准,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氯化钙的水化作用发生较为缓慢,在混凝土凝固后仍旧存在一定的水化作用,从而对已经凝固硬结的结构产生影响。②水泥出厂强度达不到标准,水泥存在受潮或者过期等问题,混凝土凝固后强度达不到标准,从而出现裂缝。③若是水泥中碱含量比较高(一般需控制在0.6%以下),或者水泥中含有碱性的骨料,就有可能出现裂缝。④一般来说,低热水泥、矿渣水泥的收缩性较强,火山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性较差,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常会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构件强度,这种做法就会导致裂缝出现概率大幅度提升。

2、骨料

砂石粒径选择不合理,导致水泥拌和水用量增大,混凝土强度因此受到影响;砂石中含泥量大,导致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受到影响;砂石中的有机物过多,导致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延长,这些因素均会增加裂缝发生概率。

三、结语

通过上文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成因的分析以及总结,在工程中,要注意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以及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要严格控制水泥、骨料的选材、用量,在高气温环境作业时,需要采用一定的防治方法,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万武.普速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常见裂纹分析及防治浅析[J]. 中国建材科技, 2017(3).

[2]陶江洪.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技术分析[J]. 四川水泥, 2017(3).

[3]王林.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上拱变形的分析与控制[J]. 智能城市, 2018.

[4]刘磊.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预制常见问题及控制[J]. 中国标准化, 2018(20):84-85.

[5]侯少博. 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技术探析[J]. 交通世界, 2017(35):98-99.

猜你喜欢

裂缝问题防治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面的解决方法
浅谈水工结构工程裂缝成因及防治
砌筑工程常见问题及防护之我见
预拌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及预防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浅议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