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助力
2019-10-20卢林敏
卢林敏
摘要: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信息、网络的发展,手机、网络对小学生的诱惑力更加剧了小学生阅读时间的减少。现实中小学语文综合素质的下降等事实告诉我们,今天的小学生更需要阅读,更需要用“书籍”来塑造灵魂。本文从加强书籍选择、注重方法引导、实施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对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118 - 0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目标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1.加强书籍选择
在阅读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时,我记住了这样一个词:根本书籍。除了特指那些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以外,那些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现过的,深刻地影响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气质的书籍,也被称为根本书籍。
因此,为判断甄别能力较弱的孩子们挑选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籍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低年段的老师,开学伊始我就和家长们共同分享了低段孩子的“必读书目”,为孩子们挑选了一些生动活泼又浅显易懂的书本,有《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勇气》这些精美的绘本;也有注音版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爱心树》、《小王子》、《365夜故事》等这些经典书目。在阅读中感受亲情,感受友情,感受世界的真善美,给孩子们的心灵播种下善良、美好的种子。
等到了中高段,给孩子们推荐杨红樱、秦文君、梅子涵、郑渊洁等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以及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杨红樱早期的《五三班的坏小子》、《男生日记》、《女生日记》等校园小说系列可以说伴随了我的整个小学时,包括后来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非常》系列等等,都值得一看。当然还有不得不说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是我自己特别中意的一本书,黑柳彻子写的童年太温暖,太美好。同时,适时补充一些经典诗文作品,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就是给他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工作多年,每次逛书店的时候都会去儿童文学区域逛逛,然后为孩子们带几本好看的书回来。似乎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
2.注重方法引导
书,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读书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学生能从书中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阅读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长此以往,点点滴滴,学生通过阅读懂的道理会越来越多,学到做人的道理,体会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行为习惯也能得到较好养成。大量的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还应该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可以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一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刚开始可以简单地让学生摘抄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语,不一定是四字词语,也可以是一些描写动作、神情的词语,引导学生摘录文中的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等,简单地写写自己读了这本书后的感受,从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二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每篇文章体裁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阅读的方法。刚开始引导学生以精读为主,等到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的时候,可以采用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方法交叉进行,文中精彩的地方细细品读,一般介绍主人公等故事情节可以简单地了解大概。三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真正的读书,不仅仅是感受文章的情节、内容,还要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分析,学会积累,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一些圈点勾画的阅读记号,背诵精彩片段、摘抄好词佳句、做批注、写读后感,这比刚开始的阅读摘抄更加地深刻。四是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对佳句、好段、名篇进行仿写练笔,写写相似事物,还可以运用到平时的写话、写作训练上;或者为文中的空白处想象、扩充,按照自己的想象,当当小编者,写写故事的发展,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学期推荐两本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以供参考,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指导,与学生一起读书、聊书,说说书中印象深刻的地方,说说到目前为止,自己看书的想法。同时,为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设计了几个固定的时间段读书活动,如每天午饭后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空间较大,尽量花二十分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每天放学后安排30分钟的阅读时间,做好“一周一笔记”,摘录一周以来的阅读收获,让好书打开学生美好的感受世界,激发学生心中善良、温柔的一面。
阅读是基础,写作是运用,是课外阅读的延伸,是学生运用知识、学会迁移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我在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勤练笔的能力,坚持每周写话,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实施多元评价
评价是有效的激励机制,阅读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既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主题性阅读步步深入。如何评价会更有效呢?我们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同时体现评价主题、内容、结果的多元性。
(1)评价主体多元。课外阅读突出的个性化倾向,决定了对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即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书香美读评价卡(在相应选项后面的括号里打√)
(2)评价内容多元。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一般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四个层面进行。可以定期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书香美读反馈卡”,对所读书目、作者、每天阅读时间、是否主動阅读及阅读效果作出评价。同时,结合现场读书汇报、读书摘要卡、读书笔记检测等,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性评价。
(3)评价结果多元。要让课外阅读真正落实到位,创设具有浓郁气息的“书香”班级,班级还要做好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评价班级时,可在听取读书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分A、B、C(低、中、高)三个层面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现场课外阅读试卷检测,对照“美读评价卡”作出相应的评价。最后,评出“课外阅读精英班”、“课外阅读优秀班”及“课外阅读合格班”。而对学生个体评价结果的处理上,也实行“层级制”,即评选“课外阅读小博士”、“课外阅读小硕士”、“课外阅读小学生”,层级之间实行动态管理。
阅读是一种积累,更应该是一种享受。如果要让学生的阅读更持久,那么就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那就让我们教师少一份功利,多一份真心。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助力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 《教师阅读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