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2019-10-20李金林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李金林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化,城市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与之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工程一般复杂程度高,施工周期长,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这就需要企业在施工前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而岩土勘察即是前期调研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勘察的质量直接会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环节产生影响。基于此,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技术的研究和分析,不断提高勘察水平,同时还要增强建筑工程整个过程的施工处理技术,有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水平。本文浅要地探讨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以期为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虽然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同时也伴随许多不合格建筑的出现,如豆腐渣工程,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全面充分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需要在施工场地的岩土和地基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开展,这样才能增强建筑施工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水平。若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盲目进行建设施工,就可能会留下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或是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岩土勘察工作应当是建筑工程前期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规划的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环节,其与施工设计与材料的准备是同样重要的。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不管是建筑企业还是施工单位都都缺乏对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视,勘察工作的不足使得施工场地的岩土结构、水文条件和地质相关情况等都不能得到全面的了解,无法为施工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及地基施工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工程数字参数,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虽然,部分施工单位和建筑企业虽然意识到了岩土勘察的重要性,但是在先进的勘察设备上却是很缺乏,使得整个勘察工作不够专业科学,从而影响到勘察结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也无法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相应的参数。

(二)勘察人员综合水平较低

一般说来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确保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就需要勘察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当前由于相关企业对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勘察队伍整体综合水平较低,其中大部分的勘察施工人员都专业性不强、经验缺乏且技术水平较低,这使勘察的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其中体现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专业技术水平与经验的不同步,一方面经验较足的勘察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专业水平较高的一般为应届毕业生,又缺乏一定的勘察经验,从而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相互制约,影响勘察质量成果。

(三)缺乏有效的勘察培训机制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设备的更新速度,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目前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各项培训上还多存在不足之处,尤其针对于岩土勘察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一方面在勘察培训上的时间、资金投入甚少,企业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在观念上存在问题,认为勘察培训浪费资金浪费时间,拖慢施工进度,从而不愿投入;另一方面勘察人员对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他们大多缺乏学习培训的动力,且一般勘察培训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从而难以提高学员的兴趣,从而另培训效果不佳。此外,还缺乏与培训相对应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从而使工作、学习的效率低下,勘察人员的综合水平得不到提升。

二、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一)岩土勘察内容

岩土勘察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勘察地质特征,二是地下水文情况,三是岩土分层和物理特性。一方面水文的勘察主要是通过勘察全面了解地下的水文地质特征,获取水文情况的相关参数,对于较为复杂的特点需要做好标记工作,同时要重点分析地下水(地下水动力、腐蚀性等)对岩土和建筑的影响,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对于施工技术和方式需要在水文环境的勘察和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岩土勘察需要确保勘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是要勘察岩土的结构和物理特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参数;二是对于现存的岩土层要加以分析,了解原有的旧河道和可能存在的施工残留物、墓穴、防空洞等,看是否对施工会造成影响,做好外业勘查记录工作;三是要全面勘察建筑物的周边环境,为边坡的稳定性和放坡开挖可能性的评估提供参数、依据,以便防护结构方式的选择、材料规格的确定和防护的相关工作开展;四是要勘察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的不利地质因素,如泥石流、滑坡、沉降或是特殊性岩土等。

(二)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桩基础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地质条件较差且建筑要求较高的工程。柱基础法主要是以增加承载桩和摩擦桩的方式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承载桩需要与下部的承载层或是较为坚固的地质结构相连接,从而达到上层结構作用力下移的效果,摩擦桩则是应用地层和基桩之间的摩擦力来达到承载效果,这种桩柱一般应用于不坚硬的地层结构,又可分为压力桩和拉力桩。二是换填垫层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浅层地基如砂土基质的处理,它对于地基的处理深度可达4到5米,换填垫层法是应用复合岩土材料来替代刚性不足的土层,如软土层,形成垫层,从而达到防止地基冻胀、沉降和均匀地基反力的效果。三是振冲法,振冲法是应用大型起吊振冲器来开展振冲作业,利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来进行振冲,改变下层基质的材质配比和内部的结构。同时利用高压水流实施搅拌混合一部分复合型的岩土材料,使岩土基质得到改变,最后再在设计好的深度基础上做好复合型材料的填充工作,如利用复合型碎石填充来提高整个地基层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四是强夯法,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湿陷性较强的土壤垫层开展作业,这种土壤层一般水分较重,容易造成地基沉降,同时还会受到地下水的不可控影响,强夯法利用大吨位的夯实锤从40米左右的高度自由下落,利用重力势能对地基形成巨大冲击力,从而加快土壤层的多余水分散失,并提高垫层的密实度,从而有效避免地基的沉降问题,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

三、结语

总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勘察和处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基于此建筑企业或是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岩土勘察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其施工处理技术的研究分析,根据勘察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并全面考虑各地质因素,因地制宜、节能高效、环保合理的采取高效的施工技术,确保每一项建筑工程、每一项施工工序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江甫.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02):106+108.

[2]李方强.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1):85-86.

[3]张小龙.探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8(05):131.

[4]梁振宇.探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1):102.

[5]张永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20):216+219.

[6]高书存,曾斌.简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109-110.

[7]刘文平.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118-119.

猜你喜欢

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探析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研究分析
关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
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基础地质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关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