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2019-10-20翟磊
翟磊
摘 要:本文就智能建筑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探究和讨论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人类的剧烈活动违反了自然生存法则,能源的大量浪费,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使得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建筑设计当中,通过整合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能够保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所谓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指的是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建筑设计当中,保证各项施工能源得到高效利用,推动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一、智能建筑设计分析
(一)各智能化子系统
确保智能建筑品质的核心基础之一即为智能建筑的设计工作。在设计工作中,无论是设计方、施工方还是建设方都必须在做好技术人员的安排工作,将智能建筑的基本原则作为设计基础,合理协调好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关系,将整个设计过程的核心思想以及要素协调统一,使其充分满足经济性的特点,同时也要将先进高效的技术应用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充分保证构造系统与建筑本体统一,使设计以及施工工作都能顺利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充分了解各个单位所需承担责任以及作为标杆的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保证施工方的新需求又能确保整个体系的完备灵活。在设计工作中,各类高新技术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例如电子通信技术、光纤技术等,这些高新的技术构成了我们设计蓝图中的智能化系统。因此,考虑到目前的技术局限性与其他条件限制,智能建筑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六点:1、CA通信自动化系统,2、OA办公自动化系统,3、B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4、SA安全自动化系统,5、F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GCS综合布线系统[1]。
(二)比较优势
1、智能建筑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为人类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例如,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自动调整建筑内部的各种条件,改变湿度、温度、色声音等各个方面,进而提升整个建筑系统的效率。2、与普通建筑系统相比,智能建筑系统具有的一大优势就是节能,前者由于空调和照明系统无法自动调节导致长时间使用的能源浪费,而后者可以利用自身的程序设定,最大程度的改善室内各系统运营状况,达到节能的目的。3、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大量的线缆,先设计出综合系统的布线系统,再根据设计的蓝图实行强弱电的完美布置,促进了建筑内通信系统以及电力系统的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能化建筑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很多主要技术与产品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只能依赖于外商供应,许多大项目的系统集成工作也只能交由国外大公司全权负责,无论是在建筑的技术、施工以及维护发展方面都存在着漏洞。同时,由于市场大环境趋势,标榜智能化的智能公司数量激增。而这些公司往往在技术、管理、维护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智能建筑市场上鱼目混珠,十分混乱,这种情况也影响了该类新型技术的健康长足发展。同时,由于人才的培养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建筑电气从业人员压力往往十分巨大,高校设置该类课程的稀有性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供不应求,但是短期的培训工作又往往无法达到企业要求的技术层面[2]。因此,人才短缺稀少的问题,使得整个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工作漏洞百出,达不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二、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一)自然采光设计
在衡量建筑物的居住质量时,人们往往比较关注其采光条件。一般情况下,传统建筑设计具备较小的自然采光区域,即使自然光线可以覆盖某些区域,如若没有对光线进行控制,直射下来的光线感非常强烈,给居民造成不适的感觉。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师深入了解了自然采光的特点,研发出了系统全面的新型玻璃、光线控制器等先进设备,使建筑的采光条件得到充分提升。
(二)热舒适系统设计
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往往需要投入电子设备以及仪器的使用,例如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等其他办公设施,它们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耗能,也增加了其冷负荷。因此,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尤其着重处理建筑的节能问题。在智能建筑节能设计中,通过有机结合建筑基本架构、暖通空调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创造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3]。
(三)层高设计
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层高设计是一个关键因素。在设计智能建筑的层高时,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使用舒适感等因素,如果層高过高,就会产生大量材料流失的现象,在保证实现建筑物基础功能的同时,要尽量降低建筑物的层高。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若层高过低,就会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感。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筑物净高的下限为2.6米,智能建筑的设计也要满足该项要求。基于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的实践经验,为了确保建筑的净空间高度达到2.7米,必须确保层高大于3.6米。在确定智能建筑的层高时,必须综合考虑强弱电、结构、给排水和暖通空调等施工情况,明确各种管线的走向、标高以及梁的布置情况等,确定出合理的层高,确保建筑施工的稳定高效进行。
(四)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既可以传输数据又可以将各个终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堪称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其设计中,设计师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快捷、有序的布置错综复杂的管线系统,确保建筑用电、用水的安全。针对线路布置而言,主要涉及垂直线路和水平线路两个方向[4]。在垂直方向上,一般管线布置在每一层的管道井及设备间之间,除此之外,因为需要大量综合性的管道以及其他设备的安装,务必保证智能建筑的设备间与普通建筑相比大得多,还要准备出适当的备用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备间的面积大概在8m2左右为宜。主机房连通的管线向每一层的设备间输送,是整栋建筑的核心。在主机房的设计时,要进行程控交换设备、主配线桥架和光纤配线架等设备的布置。所以,为了确保主机房正常运行,发挥指挥中心的功能,其设计面积也要比普通建筑大,经验表明主机房的面积一般介于100m2-120m2。在星形连接时,经常采用网络拓扑结构,有效提升网络的节点和扩展的移动效率。在具体的单个节点无法正常运行时,采用HV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快速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以及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了检修的效率,确保了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
三、未来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智能建筑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智能化住宅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也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监测值之一。设想如果把住宅、社区、医院、银行等所有智能建筑连接形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上的智能建筑或小区,它将会获得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也会成为一种未来智能化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是建筑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实现建筑人性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设计师要加强对智能建筑设计的学习和研究,使得智能建筑的开发设计实现规范、系统、标准的目标,同时,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实现智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与长足稳定。
参考文献:
[1]杜晓伟. 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计研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 No.156(24):79-79.
[2]史银志, 蒋仕琼. 智能建筑中嵌入式恒温控制系统设计[J]. 电子设计工程, 2018, 26(13):178-182.
[3]王之毅. 智能建筑中的火警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研究[J]. 四川水泥, 2018, No.261(5):89.
[4]赖振彬, 王玉麟, 黄巧玲,等. 智能监测系统在绿色建造中的应用研究[J]. 绿色建筑, 2018(3):64-67.
[5]李友赏, 李甜甜.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