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019-10-20王浩罗银飞彭红明
王浩 罗银飞 彭红明
摘 要: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市区主要座落在青海东部狭长的湟水谷地,属典型的山间河谷型城市。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脆弱的地质环境,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导致了市区边缘斜坡地带不甚稳定。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斜坡坡脚前的部分地区或地段构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我省乃至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尤其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恶化的地质灾害问题将愈加突出,使城市建设布局受到严重的制约和威胁,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外在因素之一。本文对西宁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西宁;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通过地质灾害调查,西宁市辖区境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西宁市区地质灾害点共429处,其中崩塌71处,滑坡215处,泥石流沟47条,不稳定斜坡体96处。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湟水干流及主支流两侧丘陵区边缘与河谷区边缘的过渡地带,人口居住较密集,工程活动强烈,尤以东川、西川北侧和南川、北川东侧斜坡地带地质灾害最为发育。据调查统计,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144处,崩塌22处,滑坡63处,泥石流沟39处,不稳定斜坡22处,其中以泥石流最为发育,灾害的发生次数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占地质灾害总数的58.4%和94.9%,列各类灾害之首。全区存在崩、滑、流地质灾害隐患点144处,对市区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城东和城北两个区是调查区内受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因此,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西宁市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1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1.1强大的图形操作与数据录入的完美组合
系统能够与MapGis图形操作软件进行兼容,用户可以直接导入MapGis工程文件,进行地图查看、参数修改、图层控制等操作,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
1.2功能模块一线化
用户点击关联菜单按钮后,通过“一键关联”可将关联数据一并带入,从而减少繁琐且重复的数据录入操作,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如:勘查、测绘、调查表及群测群防都设有关联菜单。
1.3页面设计控件化、智能化、多样化
为规范化数据,时间及经纬度录入采用单独控件录入方式,统一处理。为限制数据类型,非字符类型数据全部加以自动化控制,严格限制非法字符。界面采用页面视图与网格视图双页面切换,实现单条记录的详细信息浏览编辑及多条信息的列表显示。
2 系统框架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录入系统包括数据录入和数据管理两大功能模块。
2.1数据录入
实现调查区情况、调查单位情况、实物工作量、MapGis图件、遥感数据、调查数据、测绘数据、勘查数据、群测群防信息、成果报告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化成果的规范录入、简单浏览和查找等功能。
2.2数据管理
实现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图等图件的浏览;实现地质灾害点信息的浏览、简单查询和统计;实现图库互查;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相结合,实现预警区内群测群防点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布;为政府管理部门对地质灾害点信息的日常管理提供方便。
3 数据库结构与内容
西宁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库的功能模块、功能描述详见(表1)。
4 结束语
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信息系统建设的进程,在各个行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处于被动状态。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种以先进技术为依托而建立起系统化的实用、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地质灾害自然有其难以准确预测预报的一面,但是地灾部门调查手段和管理的落后,往往造成对地质灾害数量、性质、规模、危害程度心中无数或是不完全有数,只是发生1处整治1处的极为被动的局面。因此,建立一套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对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意义重大,可以使得地质灾害决策管理专家通过提供的信息,全面的掌握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位置、性质、规模、危害程度、数量、通过合适模型的分析,并得到相应的整治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毛鋒.综合GIS、RS、GPS 技术建设铁路地理信息系统[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2.
[2] 殷坤龙,晏同珍.滑坡预测及相关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
[3]朱光,季晓燕.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及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