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策略

2019-10-20陈丽娟

学生之友 2019年6期

陈丽娟

摘 要:低段學生的思维模式较活跃,所以在教授小学低段学生要以完整的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小学语文的文字量较多,这给学生的学习设置了一定的障碍,让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并且对于语文的理解也是浅显的,让他们没有办法联想到与课文相符合的场景,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将语文文字知识化为可视的图像。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知识可视化

引言:

知识可视化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它可以将书本上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图像,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去学习、理解语文知识,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事物,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产生,让学生能够通过知识可视化理论学习好小学语文,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本文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策略的见解。

一、知识可视化对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

小学低段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真正的知识点,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并且他们的识字量也并不多,这就导致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上有很大的障碍,让他们对于书本上的知识点不能够较好地理解,所以对于低段小学语文教学,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让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可视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较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不再因为难以理解文字表达的意思而厌恶语文。

(二)激发学生想象力

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需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虽然低年级段的学生是具有想象力的,但是他们的想象力与语文知识所表达的内容并不相同,所以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个系统性地引领,让他们的想象力有一定的方向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想象力,要让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发散性,教师需要通过PPT、课件和图片让学生对于课文的“套路”有一定的掌握,这样他们在单独思考的时候,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想象力就能够很迅速地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出来。教师通过可视化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语文成绩能够提高,让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二、知识可视化在小学低段教学中的策略

(一)文字可视化教学策略

通常来说,文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拥有一定的文字量,学生才能够学好语文,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即使拥有丰富的文字量,但是他们并不懂得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感情,让他们没有办法代入到文章当中。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将文字进行一个可视化,让他们能够通过PPT和课件理解每个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情感,知道文字的来源以及构成,让学生能够将每个文字所表达的感情代入到文章当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语文成绩。

例如,教师在讲解日月水火时,就可以把日、月、水、火四个字的图片放在PPT当中,结合书上的图形进行讲解,如下:

日的意思通常理解为太阳的意思,教师就可以通过图形(如下图)进行讲解。

通过图形可以让学生有了视觉冲突,让学生能够知道日所代表得是太阳,那么例如学生在课外阅读《夸父逐日》时就可以通过题目明确地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情节了。

月、水、火所表示的意思都是和本身相近的,所以教师就可以进行选择性的讲解,但是对于文字的构成应该让学生有一个了解,教师就可以将书本上的图形放到PPT当中让他们能够理解,如下图:

上面三个图片可以很直观的给学生展示每个文字的象形词,让他们能够很清晰地知道每个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让他们理解,并且他们也可以进行合适的想象,比如当看到《嫦娥奔月》这个课外读物题目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最后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这篇文章,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课外阅读量。

通过文字可视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每个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以及每个文字的由来,让他们在遇到文字时,就可以想到老师上课所讲解的画面,以便于更好地学习。

(二)“从外至内”进行看图学习

知识可视化需要教师借助其他工具进行授课,其中图片就可以很直观且简单地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去学习文章,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每一张图片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在课上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书本内容向学生展示图片,进行提问。首先,教师拿出一张小蝌蚪有长长的尾巴的图片进行提问,那小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呢?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猜想,有的同学会猜是鱼,因为鱼就是有尾巴的等等。

然后,教师再拿出小蝌蚪长出来了两条腿的图片进行提问,那他们还是鱼吗?如果不是,那他们会是什么呢?学生们会产生疑惑这是什么呢?这样他们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想象。

最后,教师再将变成青蛙的小蝌蚪图片拿出来,这样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呀,这样的可视化教学方法可以让他们在学习时进行想象,并且会在课上高度集中注意力。

结语:

知识可视化可以将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记住语文知识点,因此知识可视化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学习语文知识,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抽象的知识想象到相似的场景,全面提高低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邓爱超. APP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19.

[2]卓敏. 微视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王东昶.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策略[J]. 学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