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追寻永恒的红色之光
2019-10-20徐霈琳
徐霈琳
学习、体验、传承红色文化,革命圣地延安是当之无愧的首选。这个暑假,我来到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诗人贺敬之的著名诗篇《回延安》激荡在我耳边。不同于往日课堂上的诵读,宝塔山此刻真正矗立在我眼前。
1937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就设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宝塔也就成为革命圣地的象征。“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延安也成为人们追寻光辉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宝塔山、枣园、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处处革命旧址,都在无声地告诉人们,当年红军到达延安后的十三载峥嵘岁月。在延安的每一天,我都浸润在红色文化中,听到了不少感人的红色故事,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洗礼。
枣园、杨家岭寻访红色文化印记
枣园革命旧址,是革命精神的一盏明灯。学习、传承红色文化,枣园是必不可少的。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毛泽东同志在枣园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时期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时期。为反对日军和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封锁,他亲自倡导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现了生产自救,基本解决了根据地的物质困难。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中国的军事学、战争学,他用哲学思维,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国革命根据地、中日双方进行战争的国情、国共两党军事史等重大问题,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戰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此外,中共中央驻枣园期间,还发生了不少重大事件:1944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后任美驻华大使赫尔利,进行了两天两夜的会谈,并签署了关于成立联合政府中共给国民政府的五点建议;次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由这里出发,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9月19日,刘少奇、朱德经请示毛泽东,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有力地支援了重庆的谈判斗争,对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发展和巩固东北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进行了毁灭性破坏,枣园也遭到严重损坏。1953年后,人民政府开始陆续依照原貌维修。
“延河滔滔不变迁,杨家岭上卷西风。”与枣园一样,杨家岭也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杨家岭是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毛泽东同志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和办公。在此期间,毛泽东写下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等光辉著作。也是在杨家岭窑洞前的小石桌旁,毛泽东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942年,中央大礼堂建成。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自“七大”以后,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也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南泥湾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
“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这首歌的歌名就叫做《南泥湾》。但这是现在的南泥湾,当年,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到处是荒山,没呀人烟”,从歌词与史料中可以知道,曾经的南泥湾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因为中国工农红军。
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面对日益困难的经济形势,毛泽东在延安发动了大生产运动:他率先垂范,在杨家岭的办公楼下亲手开辟了一片荒地,种上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朱德背着箩筐到处拾粪积肥;周恩来迅速成了纺线能手。
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获得物质财富。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调动了几十万大军,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想把共产党饿死、困死在延安这个小地方,给根据地军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粉碎国民党的这个阴谋,从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党中央在延安适时地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自救方针,要求各机关单位以及工厂,学校和部队立即行动起来,三五九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晋西北开进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豪迈热情,积极投身到大生产运动中。
经过努力,到了1942年的秋天,南泥湾已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中。
生产出来的东西要经过交易才能变成钱,才能采购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为了方便大家交易,南泥湾和别的地方一样,设立了集市。每到逢集的这一天,小小的街道中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一些大大小小的商铺和作坊都张灯结彩,庆祝着这难来的丰收之年。
南泥湾有一个大光商店,里面经营着布匹和一些日用品。这天,商店门口好像放了一块磁铁,把赶集的人都吸引了过去,在这比较拥挤的人群中间有一个大胡子的八路军干部,他穿着打了补丁的军服,腰里扎着武装带,脸上洋溢着自信和热情,在“大胡子”的身后还站着几位边区政府的负责同志和一些来这里参观的人士。
这个“大胡子”用手指着一大堆商品,向身边的人逐个介绍着:“这种布就是我们大光纺织厂的产品,花色全、选料好,布面平整没毛边,布眼方整,疙瘩很少,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这个布不仅在咱们边区受欢迎,就在国统区的一些地方也受到欢迎。”
围在周围的人听他这么一说,纷纷拿起来看着,评论着。
这个“大胡子”又向大家介绍:“现在我们生产的布匹花样也一天天地多了起来。不仅有结实耐用的土布,还有土洋结合的白布,有闪光布、格子布、斜纹布、帆布、折子绸、华达呢以及色彩鲜艳的花布……”
人群中有人开始选布料了,“大胡子”又给他们介绍着哪一种布料适合妇女,哪一种适合儿童,什么样的布料适合男人等。
“大胡子”正滔滔不绝的推销着他的商品,人群中突然有人惊叫起来:“呀,这不是王震旅长嘛!”
“什么,这个人就是王震旅长?”人们立即惊奇地围了上去。
王震怎么当起推销员来了呢?原来三五九旅为了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王震旅长率领全旅的指战员进驻南泥湾进行开荒屯田,他提出在不违法、不与民争利、不违反群众纪律的前提下,广开生产门路,发展各种经营,除起了一些工廠外,还成立了盐业公司、土产公司,还有饭店、骡马店、小作坊等。这样一来,既改善了战士们的生活,又减轻了人民负担,同时还活跃了市场,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可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举动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说是八路军不去打日本而开办工厂是不务正业,有的指战员怕做生意、站柜台,嫌丢人。王震知道以后批评了他们的这种糊涂思想,他说:“共产党员要学会做经济工作,不要当空头革命家。八路军除了打仗就不能搞经济工作吗?将来革命胜利了,建设新中国更需要大量的经济专家与人才。我们不仅要学会搞经济工作,而且要把经济工作搞好,搞得更活跃。”
王震不仅要求别人这么做,自己在生产当中也是身先士卒。在他的带领下,三五九旅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1942年,南泥湾生产自给率达到61.55%;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
让红色基因植入青少年心灵
走进位于延河东岸的延安革命纪念馆,便宛如翻开了中共中央一部厚重、生动的教材,也像是触碰到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瞻仰到永恒的红色精神。这座大型革命历史纪念馆,主要介绍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将近12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1996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站在3.5万多件馆藏文面前,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也陷入思索,红色文化是中国的不可遗忘的文化,如何让红色基因植入青少年心灵?
坚持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党史国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形式,让青少年自觉认真学习红色历史,让心灵融入其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补足精神之钙,点亮信仰之灯,注入红色之魂。
以“传承”净化青少年的心灵。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曾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还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顾奋斗历程,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无数奇迹,积淀了宝贵精神财富。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我们才能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7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进行考查,并对大学生们进行勉励:“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各学校单位应自觉地开展好党史国史教育,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红色传承、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牢牢植入青少年的心灵,培养教育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教育帮助青少年知党史、感党恩,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本文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46中海恒分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