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惟道是从”思想对高校心理教育启发

2019-10-20蔡俊佳卢海波张峻森蔡宛彤李敏

文教资料 2019年21期
关键词:道德经文化自信思想

蔡俊佳 卢海波 张峻森 蔡宛彤 李敏

摘    要: 基于文化自信视域,研读老子《道德经》,本文探讨老子教育理念,挖掘其蕴含的心育思想。由研究背景、教育现状引出老子“惟道是从”思想,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从生命观、处世观、价值观和教育观角度,寻求对高校心理教育的启发,阐述老子心育思想之于高校心育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惟道是从”思想    高校心理教育    文化自信    《道德经》

一、研究背景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文化自信”一词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及,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说到底,民族自信之根本在于文化自信。然而要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并非纸上谈兵如此简单之事,而是需要立足优秀文化根基,付诸实践,坚信其拥有永恒的魅力,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将极具当代价值的文化加以继承、弘扬、应用。因此,我们认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道学,其思想中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待挖掘、探究。

在中国,儒学思想一直占据主流地位,道学的追崇者虽不及儒学多,但道学在中国乃至世界依旧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春秋战国时代,政局动荡、百家争鸣,老子的传世名作《道德经》在这一背景下孕育而生。全书虽区区五千言,但文约意远,无不彰显着老子的独特思维方式,他的智慧影射了我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饱含对世间万物的哲学思考,无微不及,正如纪晓岚所评“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其中,在涉及心理教育方面的思想,老子也有许多独到的真知灼见。

二、高校心理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反观高校心理教育现状:师资不足、专业度不高,多流于形式,其教育方式过于医学化、德育化,教育对象偏向个别化,侧重于“问题人群”①。另外,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容易走上极端道路,因其未树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下部分高校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过于重视“社会本位”,忽视教育的主体——“人本追求”,使学生个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因而难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对此,我们从老子的《道德经》中寻得了一些对策。

三、老子“惟道是从”思想的体现

老子认为,道虽然恍惚缥缈、幽深不明,但其中却有实形、精质,是万物之母、万事之宗,主宰着世间真理,所以他提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从古至今,大道从未消失,人类就是根据“道”来认识万物发展的始终和规律,只有体认道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真理,顺道而行才能成就大德获得成功。如何做到遵循大道呢?老子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他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總法则,人效法天地、尊崇大道的根本是顺应自然,这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道法自然。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贯穿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中有关心理教育的思想亦是“惟道是从”。老子“惟道是从”的教育理念对高校心理教育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主要囊括“尊道贵德”的生命观、“上善若水”的处世观和“返璞归真”的价值观。此外,在教育方法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提倡“不言之教”,这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同样遵循“道法自然”这一中心法则。因此,笔者将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老子的心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四、老子“惟道是从”思想对高校心育的启示

(一)“尊道贵德”的生命观

或许是因为老子处于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人民饱受生离死别之苦,所以老子格外崇尚生命、爱惜生命。他在《道德经》第六章就提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根”,他以生命之门喻道,中虚神秘,幽不可测,这告诫世人无论何时,生育都是神秘而伟大的,这是造化所致,亦是道之所存,所以人应该敬畏生命,勿言轻生。再如老子所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这告诫莘莘学子,不应该过于追名逐利,更不要为了所谓的学历而忽视自己的生命健康,只有懂得知足知止,才能宠辱不惊,保持长久的平安。心理教育应该将培养学生树立“尊道贵德”的生命观作为首要内容,启示学生应持有贵身的态度,尊重生命,欲爱人先爱己,只有懂得爱护自己的生命,才可能不伤害他人生命。

亦如《道德经》第十三章所述:“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是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足够重视,那么他一定能肩负天下苍生之重任。此外,他还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尽管道产生了万事万物,德养育了万事万物,但不因此而占有、依赖、主宰万物,这就是造化万物而不据有的高尚品德。人亦是道之产物,因此,我们应当遵循道,崇尚德,依据自然规律办事。这是老子对生命观念的总体把握,他启示大学生要顺应客观规律而自由生长、发展,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因为大自然是生命诞生和繁衍的摇篮,人生于自然,所以理应尊重自然,爱自然也是爱生命的表现。

(二)“上善若水”的处世观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许多矛盾的源头在于学生之间不能和谐共处,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必备技能。在老子眼中,“柔弱胜刚强”是绝佳的处世之道,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慈爱善良、节俭朴素和谦让不争,这三点正是老子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黄金信条。时下“奇葩”辈出、无奇不有,存在“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的悲哀现象,即使常怀抱柔慈善心也因此而受挫,但老子却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不管来者善否,皆以善相待,这样天下就同归于善良,只有自己心如赤子,才能感化他人,社会才能因此而真正和谐。老子所言的“以德报怨”之境界实属难以达到,但应该成为每个人努力的方向。

除此之外,谦让不争亦是众人难为之事。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老子以水喻善人,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世人不常待的地方,最接近“道”,最善的人其所作所为正是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和怨咎,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没有隔阂。正如范应元所说:“圣人谦下,不与人争先,而人自然尊之。圣人无争,不与物为敌,而物莫能害之。”③水滋养万物而甘于下行,这种“不争”的品质需要无限广博的胸襟,对此老子提出:“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道德经》第十五章)只有永远保持谦卑之心和豁达乐观的态度,才能真正拥有比天广、比海阔的胸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好与坏、善与恶。高校心理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待人真诚友爱、善良无私的品行,启发学生形成恪守信用的如水品质,帮助学生建立互助互信的人际关系。

(三)“返璞归真”的价值观

“返璞归真”乃道教教义,他们学习修道,通过自身的修炼使得生命回到最开始的状态,是其目的所在。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淳,每个人在起初都是纯洁朴实、天真无邪的,接近“道”的本性。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影响,易迷失自我,忘记初心,走上不归路。正如老子在第十二章所说:“五色令人目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那些声色名利都是圣人所不屑追求的,远离浮华而选择简单知足才能保持真我的生活品质。在《道德经》的第十九章中,老子提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解释为朴素,也有“敦厚”之意,“抱朴”就是要求人们除去后天环境赋予的包袱、颜色,复位于婴儿,回归本色。在书香静谧的象牙塔中,其实不乏功利私欲的“暗流涌动”,高校心育应该教育大学生懂得“返璞归真”“少私寡欲”,从身心上回到淳朴纯真的状态,回归学习正道,做淡泊名利的人,不管大学还是工作,过于追名逐利都可能让自己成为攀比虚荣的牺牲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老子用的是“少”和“寡”二字,而非“无”,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无欲无求”,只是要在物欲横流中,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且前行且回头,感觉前路渺茫时就应该回首找寻本我的自然之道,如此才能看得清、走得远。老子清心寡欲的主张,看似“无为”“消极”,但其实是“无为而无不为”。有时一些行动上的“无为”貌似利人不利己,老子却认为这其中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他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是尽力照顾、给予他人的,而不存占有之心,这样自己会更充足、丰富。简言之,这是老子提倡的“致虚极,守静笃”,须摒弃私心杂念,才能达到心灵上的虚静无为之境界,复归于生命,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升华,这何尝不是利己呢?

(四)“无为不言”的教育观

老子在第五章提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是他的治国方略,主张少言虚静,而在心理教育方面也是如此:“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智者不多言语,而非到处对人评头论足,如果懂得不露锋芒去消解纷争,收敛光耀去混同其尘世,就达到了“玄同”的境界,这超脱亲疏、利害、贵贱之作风,才会真正为天下人所尊重、折服,因为得“道”之人是不强施号令,一切都顺乎自然。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行“不言之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而非简单说教为受教育者提供正面榜样,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达到“不行而知,不为而成”的至高境界④。苦口婆心的说教并不一定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还可能会剥夺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主动性取舍的权利。当然,“不言”并非不说话,而是不说无效无用的教条语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教育、学习思维。总而言之,教育者践行“不言之教”是顺应自然之道的,是充分体现人的自然属性的做法,如此教育方能深入人心。

老子认为只有先去体会“道”,并从中得出对“道”的感悟,再以此践行“道”,才可为人师表。一个优秀的施教者不应该漠视受教育者的自然性,也不能无视其独特的个性,否则学校无疑成了模具厂,每个学生都被按照固定的模印复制出来,最终只会是“千人一面”的死板悲剧,毫无生机和创造力可言。要做到“惟道是从”“道法自然”,教育者首先要与受教育者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意识,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下心理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存在“灌输式”的教育问题,不管是上课教学还是私底下对学生的教导,现在一些老师注重“言传”,轻视“身教”的作用,殊不知后者所达到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前者。

五、结语

清代魏源曾对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学思想做过评价:“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的确,老子其“惟道是从”“道法自然”的哲理性思想富有永恒生命力,穿越千年依旧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在心理教育方面,老子崇尚自然、注重思辨,重视人自身道德的培养,追求个人言行与内在品质的统一,最终目标是发展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⑤。在教育方法上,老子主张通过“不言之教”启发受教育者自行观察、认识、思考问题,发挥主动性、能动性,继而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通过对老子心育思想的研究,以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将其中的精华应用到当代高校心理教育中,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注释:

①黃绍权.高校心理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成功(教育),2007(119):125-126.

②文中所引内容皆引自老子《道德经》原文。

③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译[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④魏微.老子教育思想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63):196-198.

⑤盖海青.老子的生命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管理的启示[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道德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彩图全解道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3]车载.论老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4]张泽强.老子心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2.

[5]魏微.老子教育思想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63):196-198.

[6]田悦阳,张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教授访谈[J].中国宗教,2009(113):29-32.

猜你喜欢

道德经文化自信思想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