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2019-10-20于文斌
于文斌
摘 要: 当今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理想人格和审美能力的价值。本文采取古诗文的经典诵读、课外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等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充分融合,最终实现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教学融合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随之,在2017年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1]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力、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和语言发展关键时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蒙时期,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初级阶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照,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教育充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现状
一些學生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面对这样的局面,老师需要引起充分关注,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
(一)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的功利化
“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我们恐怕还认识不足”[2]。40多年前吕叔湘发现的语文现状如今仍然存在。应试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变得功利化,知识的大量传递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尤其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课堂渐渐变得不再活跃。语文的基本特点本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只关注工具性,通过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在课文中及时获取信息,缺少审美教育。于是,学生固有的丰富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得不到发展,慢慢对语文课失去兴趣,结果是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文学具有的丰厚文化底蕴得不到传承。
老师在语文课堂中向学生传递知识,不能仅仅将知识看做工具符号,还需将知识当作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审美感受。如果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中只注重课本知识学习,以便应对各种各样的单元、期中、期末考试,那么,承载在语文课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呢?甚至一些家长认为那些与考试无关的书籍根本没有必要阅读,英语学习永远比语文学习更加重要,渐渐的,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得不到提升。教师既要准确把握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契合点,又要有效面对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的功利化现象。
(二)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足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中优秀古诗文的数量比原来人教版新增了55篇,其中新增加的《日积月累》栏目中包含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古诗词、俗语、成语等,蕴含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打开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便可发现开篇的课文《天地人》是参考《三字经》编写的,更需要教师重视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在调研中,不少语文教师自己都未通读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自然在引导学生时存在障碍”[3]。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在应试教育的熏染中学习,在以考试选拔为主要方式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走上教师岗位,最终当语文老师要求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时候,其实自己连四大名著都没有读齐,更不用说为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导读。因此,语文教师要及时反思。如果询问老师在学校中大部分课外时间都在做什么,那么得到的答复大多数是在批改作业,尽管批改作业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可是花费大把时间却最终得不偿失,教师需要经常反思自身是否对教学内容有深入探究,是否常常把教材参考书当做“圣经”。如此慢慢成为习惯之后,可以游刃有余地将课文内容与在课堂教学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会贯通。否则,老师的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便得不到传承。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个民族的精神积淀,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呈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位老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学生通过语文课堂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充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4]。有学者认为,语文本身就是文化,人们常常认为语言只是交际符号的工具,但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其实可以感受到语言蕴含的文化因素,语言是人类历史文化忠实的记录者。因此,“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民族文化,就是学习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民族的生活和历史”[5]。让学生从小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效用。”[6]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传统文化内容,这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通过简单分类可以发现,其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具有的民族性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识字教学中,通过《日月水火》中的字理学习识字,可以通过讲汉字的故事让学生识字,如《“贝”的故事》,使学生对字的结构产生兴趣;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可在教材中充分展示,如《传统节日》《端午粽》《春联》等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这几篇课文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习俗;通过类似《嫦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可以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剪窗花》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语文课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宽阔的空间,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了助力,二者相辅相成,最终促进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
(二)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
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强化民族意识,树立文化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对未来充满前进的希望,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素养,培养更加理想的人格。正如有学者认为:“这时,文化便可恰切地表述为源于对完美的热爱,而非源于好奇;文化即对完美的追求。”[7]如在中国古代,儒家对君子人格的培养就极为重视,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性,只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并加上教育的指引便可将人的善性充分体现出来。庄子认为通过教育将本性的善往外推,可最终成德并且逐渐完善,于是这些人便可以领导国家建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并且达到内圣外王。这不仅是对完美的追求,还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翩翩君子,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诫子书》可以明白品德高尚的人需要有远大的志向、平和的心态及好学的精神;学习《两小儿辩日》可以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勇气及养成善于谨慎思考的习惯;通过《将相和》可以学习廉颇勇于改过和蔺相如勇敢机智的品质,理解两人以共同的爱国思想达到了“和”的境界,感受“和为贵”的思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仁、义、礼、智、信”的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对培养理想人格具有积极意义,通过道德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出理想的人格。
(三)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到:“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8]从中可以发现,感性教育可以推动其他各种教育的发展,因为其中认知能力、道德能力提升的同时,学生的想象、情感等能力随之提高。所以,审美教育使各种心理功能得到和谐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不蕴含着美丽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宽阔的想象空间,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生命活力持续旺盛,最终使受教育者各种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收进了大量优秀古诗词。音律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读是古诗词的特点。因此,学生在读诗的时候会产生极浓厚的兴趣,逐渐养成读诗的好习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江南》中的后四句是在刻画一幅鱼儿嬉戏玩闹的画面,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江南采莲时的动人情景描绘出来,读起来朗朗上口。《一去二三里》将数字一到十全部运用到这首诗里,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一年级的《对韵歌》《古对今》以对对子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充分感受其中的音律节奏美。因此,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时候,除了理解诗歌内容以外,还要在鉴赏中不断提高语言审美能力。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方式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需要将其创造性地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古诗文的经典诵读、课外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等方法,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
(一)古诗文经典诵读
诵读中华优秀古代诗文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文语言的优美。当孩子们诵读《咏鹅》的时候,引导他们想象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有在水中游来游去的白鹅,它们拨动着红红的脚掌,泛起一圈圈波纹,这一切显得如此美好。当孩子们读《望庐山瀑布》的时候,瞬间可以让孩子们的眼前呈现出一幅庐山瀑布壮阔的美景图。通过朗读,将古诗中的意象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当这一幅画面如卷轴般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意境随之而来,中华优秀古诗词中那一字一句多么美,孩子们多么需要接触这样美的语言。
在讲授古诗文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古诗文《夜宿山寺》时,老师首先可以引领学生背诵之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如《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在读准字音以后,还可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采用二三节奏指导学生诵读,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接下来引领学生感受“危楼高百尺”与《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夸张成分,同时配合一些肢体动作以便充分体会古诗文令人震撼的感受,声情并茂地将情感融入古诗文中。通过一遍一遍地齐读、自由诵读、男女分读、个人朗读等不同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最终背诵这首诗。老师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再加以适当理解,使小学生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将中华优秀古诗词记在心上。
(二)课外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教材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例如讲到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草船借箭》时,可以询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要求学生课下积累并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还可以通过举办阅读知識竞赛、讲经典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有关经典阅读的读书沙龙活动,为学生们创造展示自我与交流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学生采用表演方式演绎经典作品,渐渐拉近学生与经典之间的距离。
在国家的大力倡议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起来了。如山东在2017年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电视媒体上也播出类似《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学生在社会创造的良好文化氛围下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很容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典是永恒的、带有普遍道理的作品,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因此,学习国学经典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关照。许多知名语文教师将此整合成一套阅读书籍,如孙双金老师选择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作为国学经典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课外经典阅读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如果教师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就一定要读根源性的原典,如“三玄、四书、五经”。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有足够的经典阅读积累。语文教师要阅读经典,尤其是阅读原典,一个没有读过《论语》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也会底气不足。
小学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课文分布显得比较零散,老师如果进行整合并形成专题就能更好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学者认为“要对这些语言文化教育因素做必要的分类和排序,以使学生在零散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汉语言文化内容和价值的理性、系统的认识”[9]。面对语文课文有些零散的编排局面,教师需要依附课文做出整合,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细致的加工,使传统文化在教师心中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系统。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的语文教师进行名师示范,组织研修活动,通过分享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共同探讨引领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实现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J].中国纪检监察,2017(03).
[2]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67.
[3]罗莹.中小学经典阅读教学困境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8(12):27.
[4][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0.
[5]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1.
[7][英]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old),著.韩敏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7-8.
[8]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11):13.
[9]韩雪屏.发掘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兼谈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建构[J].语文建设,2015(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