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
2019-10-19陈存刚
陈存刚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因此,笔者看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一、 把课堂还给学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现代教育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这个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的热点问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学模式的滞后性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更应该顺应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观念,转换角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對形成的传统观念进行修正,重视对学生能力、创新及态度的培养。教师要杜绝一味地在课堂中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填鸭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对课堂进行主导。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不但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 建立丰富生动的课堂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生动活泼的课堂也是多数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在学习中有玩乐,在玩乐中进行学习,不自觉地就能学习到知识,这是最为理想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能感受到愉快,有效地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与劳累。建立生动活泼的课堂,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教学资源,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利用色彩、形象、动感等技巧,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 鼓励学生大胆猜疑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要鼓励学生猜疑。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猜疑,这对学生的思维、视野及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猜疑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想、所猜大胆地表达出来,对学生进行鼓励,没有批评,这样学生的各种想法都会表达出来,答案也五花八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也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逐渐发现,通过各种开放、灵活的联系,让学生用猜疑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对其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一来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二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无法有效地全面认识数学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于教材的深入理解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创新情景教学,设立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