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机智
2019-10-19郑瑞荣
郑瑞荣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化过程,随着当今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他们的思维极其活跃,课堂中难免会有各种“惊人之举”“意外之言”。此时如果教师能利用教学机智将学生这些“奇言妙语”变成临时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彰显老师的个人的魅力而且还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传授规范性的书本知识,而是应该注重利用教学机智多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但由于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机智不够了解,认识不到教学机智在课堂中的巨大作用。所以,本文将从教学机智的概念意蕴、教学机智的重要作用及培养策略等方面做以下简单阐述。
一、教学机智的概念意蕴
《教育大辞典》中这样定义教学机智:“教师面临复杂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捷、迅速、准确的一种判断能力。”我认为把教学机智仅仅定义成一种判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词典中对“机智”一词这样解释:聪明灵活,能随机应变。顾名思义“教学机智”就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根据当时复杂的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和反应,化解学生的矛盾和尴尬,并由此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有效利用教育时机,深化教学效果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
但是在一些真实的教学案例中,有些教师却将它曲解成应付学生、一切按教案走的“小聪明”。例如,教师出了错学生指出来时,教师却说是为了要检查学生的观察力;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一些和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教师不予以理会甚至是呵斥、惩罚。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思维、爱探究的好奇,也会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形象大打折扣。可见,正确理解教学机智的内涵并认真实施才能真正有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大作用。
二、教育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在语文这个生活大舞台上,教学机智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化解课堂尴尬,拉近师生关系
在一次教学见习时,程志红老师讲授了《秋天的图画》这一课。当她进行生字学习这一板块时,错误的将“高粱”的“粱”写成了“桥梁”的“梁”。此刻,下面出现了一阵骚动,但没有人大声说出来。终于有人站出来小心翼翼的说:“老师,‘高粱的‘粱您写错了……”等这位同学说完后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都在等老师的反应。只见老师面带微笑地说:“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是老师把字给混淆了,那同学们谁知道这两个字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下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有的说:“高粱是粮食,所以该带‘米。”有的说:“桥梁是用木头做成的,所以该带‘木。”接着老师说:“同学们说得很好,很爱动脑筋,高粱是粮食,所以下面是‘米字;桥梁的‘梁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同学们可一定得记清楚呀,不能像老师这样犯错误!”当时不由得赞叹起老师来,这样的教学机智不仅化解了课堂的尴尬,增添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之情,也使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位机智的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不应为掩盖自己的失误而找借口,而是协助学生解决困难,进入角色,真正关注学生。这样,在不知不觉的点滴中学生的心就会和老师的心连在一起。
(二)促进学生学习,促使个性成长
曾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著名教师徐善俊教授《赤壁之战》一课时,在最后的回顾阶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战结束后,周瑜会在庆功会上如何向将士总结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瑜,你会怎样说?同样曹操也会向将士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如果你是曹操,你会怎样说?”徐老师以为这个问题的提出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反应,并且按着自己的设计进行。但是其中一个学生的声音让整个环节戛然而止,他说:“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学生们被这位同学的话给惊住了,原本想發言的同学也纷纷放下了高高举起的手。这时徐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说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学生。然后向同学们宣布:“曹操的总结大会我们暂且不开了,那曹操应该会回去反省一下自己吧,咱们现在就让曹操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怎么样?”徐老师的话刚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讨论交流起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的问题非常简单,看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徐老师无疑是优秀的,因为他敢于否定自己的设计并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作出调整。
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表现会让学生开始学习对这个世界的反思,尤其是对他们的具体经验进行反思交流。教师的教学机智将影响学生的性格和批判的理解世界的能力。
(三)发现美好,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2012年10月还是大二学生的我在商家中心小学见习。课堂上,指导老师正在处理练习题。这时一个被班里公认的“问题生”竟在课堂上画起画来,“沙沙”的涂抹声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同学们将目光都聚集在老师和这名同学身上,看得出老师的脸上有了些许的怒气。但只见老师慢慢地走到“问题生”的旁边,俯下身来说:“你画得真不错,同学们快看,咱班里又多了一位小画家,以后咱班的宣传栏就有XXX同学来负责吧。”紧接着老师继续讲题,“问题生”默默地收起了画画本仔细听起课来。下课后指导老师又走到问题生旁边,我也凑了过去,李老师说:“你画的确实不错,但老师希望你在课下好好发展你的特长为自己为大家服务好吗?”“问题生”狠狠地点了点头,从学生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孩子的感激。
相信李老师的这种机智感动的不止是上课画画的小男生,还有全班的同学。因为这种机智是每个老师甚至家长都需要学习的,它蕴含着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理解。教育者要信任孩子,尤其是对孩子的潜力和善良充满信任。当孩子体验到较多真实而积极的信任时,他的好品质会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培养策略
既然教学机智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促进学生学习、捕捉及时教学资源等方面起着如此大的作用,我们教师就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丰富专业知识、增加实践能力来培养和锻炼这种教学机智。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要想使实践变得有意义,必须得有正确理论的支撑。一位教师既然有实施教育机智的动机,那么他肯定明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只有拥有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才能有意识、有能力的去应对课堂中突发的事件和状况。
(二)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思维只有在最轻松愉快的时候才能被激发,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得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其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点。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必要求学生的动作行为必须和教案的设计亦步亦趋,教师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假如教师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交流,学生的思想行为将不再受到压抑而自由的畅想和发挥。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有更多的教学机智实践的机会。
(三)不断丰富专业及其他学科知识
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假如教师肚子里没有渊博的知识即使你再精通教学理念也无法应对课堂上学生的“怪言怪语”。所以说,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迸发出灵感,教学机智就越容易形成。当然,知识的丰富不仅是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问题光靠本专业的学科知识是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领域必须要宽阔些,以便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快更高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的学习还要应对变化的环境和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遇事要不惊不慌,保持冷静的头脑,拥有超强的洞察力,看透学生语言和行动的动机,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促成教学机智的形成。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培养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只有不断磨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
(五)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成长
赞可夫说:“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不是关于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绪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向它攀登。”一个教师只有一心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思维立场出发他才能真正理解体谅学生的言行。教师的信任和关注能激发出学生无比强大的能量和智慧。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可称之为一种教育情感,教育情感使教师在课堂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使教学技巧走向一座又一座高峰。
语文教学水平有三个层面: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人格形成,要想使三个层面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在课堂上多多使用教学机智,相信我们在不经意的瞬间会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