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湘江新区与全国新区经济运行对比分析

2019-10-18陈小春陈志辉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陈小春 陈志辉

摘要:新区是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2017年全国新区经济总量发展平稳,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三大发展方阵也分化明显。目前,湖南湘江新区处于全国新区中的第二方阵,与第二方阵其他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相比较,湖南湘江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湘江新区要实现赶超发展,还应该着力于加强科学谋划、促进升级转型、坚持创新引领、强化财税保障等方面。

关键词:经济发展; 新区经济;湘江新区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9)05-0130-08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1]。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紧扣“三区一高地”定位,贯彻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化发展动力,不断推动创新升级,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2209亿元),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11%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领跑全省全市,较好的实现引领发展。本文通过国家级新区运行监测系统和各新区统计部门收集了2017年18家新区主要经济数据(河北雄安新区除外,下同)并进行对比分析。

一.2017年国家级新区经济运行整体情况

(一)经济总量发展平稳

1.总体增速稳中趋缓。2017年,18个新区合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20.53亿元,名义增长率9.0%,低于全国GDP名义增长率(11.2%),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呈现下行趋势,由前两年5%以上下降到2017年的4.8%(GDP增速下降、占比下行主要是天津滨海、长春等新区大幅调减GDP所致)。

2.总量排名出现变化。2017年,GDP在2千亿元以上的新区由2015年的5個增加到2017年的8个。经济总量排名前五位的新区分别是:上海浦东(9500亿元)、天津滨海(7050亿元)、青岛西海岸(3212.71亿元)、重庆两江(2532.57亿元)、四川天府(2384.93亿元)。从排位看,大连金普被四川天府超越,排名较2016年再下降一位,滑落至第6位。湖南湘江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8.85亿元,排名第8位,与2016年持平。

3.产出强度明显提升。2017年,18个新区单位面积GDP平均产出强度(GDP/规划面积)为1.87亿元/平方公里,较2016年(1.71亿元/平方公里)提高9.0%。上升较为明显的是贵州贵安(45.8%)、湖南湘江(22.6%)、四川天府(21.3%)、南京江北(20.6%)、福州(20.6%)和大连金普新区(19.7%)。产出强度最高的依然是上海浦东新区,达到了7.85亿元/平方公里,甘肃兰州、陕西西咸、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产出强度仍停留在千万级。湖南湘江新区以1.84亿元/平方公里的单位面积GDP产出排名第6位,较上年前移3位。

(二)投资拉动特征明显

2017年,18个新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07.99亿元,同比增长11.4%,比2016年平均增速回落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占比较2016年下降0.4个百分点。湖南湘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2313.37亿元,投资额排名第一,投资增速16.3%,排名第六。

2017年,17个新区平均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GDP,陕西西咸新区波动过大未做比较)为58.1%,保持高位,显示出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投资拉动。其中,投资率在100%以上的新区有5家,分别是江西赣江(184.1%)、甘肃兰州(155.2%)、云南滇中(127.3%)、浙江舟山群岛(119%)、湖南湘江新区(104.7%)。除上海浦东、大连金普新区的投资率在20%上下外,其他新区大部分都保持在70—90%的高位区间。

整体来看,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三二一”产业比例大体为60:35:5,主要特征是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占比较高,增速较快。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完成工业投资810.79亿元,占总投资的35%;完成房地产投资586.08亿元(含非商品房开发投资),占总投资的25.3%。

(三)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

1.工业。2017年11个新区(甘肃兰州、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四川天府、南京江北、云南滇中暂无数据)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627.6亿元,名义增长9.6%。其中产值在万亿元以上的新区2个,千亿元以上的新区6个(比2016年新增3个)。湖南湘江新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012.59亿元,居第5位,增速为12.9%,居第5位。

2.财政。2017年16个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98.13亿元(四川天府、南京江北暂无数据),其中有10个新区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湖南湘江新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08亿元,居第6位,较上年后移2位;同比增长15%,增速位列第4位。

3.内贸。2017年17个新区(南京江北暂无数据)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1.50亿元,同比增长8.5%。各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所在省(市)的平均比重5%左右,其中天津滨海(20%)、上海浦东(18%)、重庆两江(15%)、福州(6%)新区占比高于平均水平。湖南湘江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9.14亿元,总量居第6位;同比增长14.8%,增速居第5位,占长沙市比重为15.3%,占全省比重为4.7%,占全省比重较2016年提高2.8个和0.9个百分点。

4.外资。2017年12个新区(甘肃兰州、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四川天府、南京江北、云南滇中暂无数据)实际利用外资合计29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4.7%。湖南湘江新区实际利用外资13.13亿美元,总量居第7位;同比增长11.9%,增速居第7位。

(四)三大方阵出现调整

近年来,受部分新区GDP回调(如大连金普、天津滨海、长春等)、统计口径调整、区划变动等因素影响,国家级新区原有的发展格局出现分化,对三个方阵经济当量发展特征研究后,新的划分标准可调整为:第一方阵GDP在4000亿元以上,第二方阵GDP在1000-4000亿元之间,第三方阵GDP在1000亿以下。三大方阵呈现明显的发展特征及策略(见表1)。

1.第一方阵。第一方阵包括上海浦东、天津滨海。2017年,两新区合计完成GDP16550亿元,占全国新区经济总量的42.0%;平均规模为8275亿元,是全国新区平均规模(2190亿元)的3.78倍;名义GDP增速为7.4%,比新区平均水平(9%)低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4199.55亿元,占全部新区的16.9%;增速为0.6%,比平均水平(11.5%)低10.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5.26亿元,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比平均水平(3.9%)低7.3个百分点。

2.第二方阵。第二方阵包括青岛西海岸、重慶两江、四川天府、大连金普、南京江北、湖南湘江、福州、广州南沙、浙江舟山群岛9个新区。2017年第二方阵9个新区GDP合计为19159.02亿元,占全国新区的48.6%。平均水平为2129亿元,与全国新区平均水平基本相当;GDP增速为9.7%,高于全国新区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合计14696.34亿元,占全国新区的比重为59.2%;投资增速为18.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6.6个百分点。7个新区(缺少四川天府和南京江北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为1302.04亿元,增速为11.1%,比新区平均增速高出7.2个百分点。

3.第三方阵。第三方阵包括长春、哈尔滨、江西赣江、云南滇中、贵州贵安、陕西西咸、甘肃兰州7个新区。2017年第三方阵7个新区GDP合计为3711.51亿元,仅占全国新区的9.4%;平均经济规模为530亿元,不到全国新区平均规模的1/4;平均增速1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5912.1亿元,占全国新区的23.8%;增速为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为270.83亿元,占全国新区的8.7%,同比增长1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

二.湖南湘江新区与第二方阵的对标分析

湖南湘江新区在第二方阵9个新区中成立时间较迟,但是经济规模、发展活力已经居于第二方阵的中游位置,呈后来居上的态势。

(一)经济总量及产出强度的对标

1.经济总量。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8.85亿元,在第二方阵中排名第6。与排名第1的青岛西海岸差距较大(1000亿左右),但是与2—5位的差距则都在330亿元以内,与南京江北的差距仅为9亿元,比2016年缩小了近30亿元。未来的2—3年内,湖南湘江新区可以将2—5名新区列为追赶对象(见表2)。

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的GDP增速达到11.2%,在第二方阵中排名第1,第2—5名的增速分别为10.2%、8.6%、7.5%和9.1%。近三年,湖南湘江新区GDP平均增速为11.2%,高于前4名新区的同期水平,发展优势较为明显,按这一趋势今后几年实现赶超的可能性较大。若各新区保持2017年的增速,到2020年湖南湘江新区的GDP将超越南京江北和大连金普新区,与四川天府新区的实力相近,有望进入全国前5位。

2.产出强度。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产出强度为1.84亿元/平方公里,居第二方阵中的第4位,略高于平均产出强度(1.72亿元/平方公里)。南京江北(2.81亿元/平方公里)、重庆两江(2.11亿元/平方公里)、福州(2.06亿元/平方公里)、广州南沙(1.73亿元/平方公里)新区高于平均产出强度,而青岛西海岸(1.53亿元/平方公里)、四川天府(1.51亿元/平方公里)、大连金普(1.02亿元/平方公里)、浙江舟山群岛(0.85亿元/平方公里)新区低于平均产出强度。对比来看,湖南湘江新区集约发展程度较高,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见图1)。

(二)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率及投资强度的对标

1.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2313亿元,在第二方阵中位列榜首,但优势并不突出,与青岛西海岸、重庆两江、四川天府新区等同属一个级别。且湖南湘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只达到16.3%,列第二方阵的第5位,低于四川天府、福州、广州南沙、大连金普(见图2)。

2.投资率。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的投资率为104.7%,在第二方阵中位列第2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76.7%),显示出高投资、高产出的发展特征。除湖南湘江新区外,高于第二方阵平均水平的新区依次是浙江舟山群岛(119%)、四川天府(96.5%)、重庆两江(85.6%)和福州(82.5%),低于平均水平的新区有:大连金普(19.9%)、广州南沙(53.5%)、青岛西海岸(70.4%)和南京江北(73%)(见图3)。

3.投资强度。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投资强度为1.93亿元/平方公里,居第二方阵中的第2位,是新区平均水平(1.35亿元/平方公里)的1.4倍。另外南京江北(2.07亿元/平方公里)、重庆两江(1.81亿元/平方公里)、福州(1.70亿元/平方公里)、四川天府(1.46亿元/平方公里)新区也高于平均水平,而青岛西海岸(1.08亿元/平方公里)、浙江舟山群岛(1.01亿元/平方公里)、广州南沙(0.93亿元/平方公里)、大连金普(0.2亿元/平方公里)新区低于平均水平(见图4)。

(三)一般预算收入及财政依存度的对标

第二方阵中有7个新区公布了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南京江北、四川天府无数据)。其中,湖南湘江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81.08亿元,在7个新区中位列第4位,规模偏低;但是同比增速为15%,与大连金普并列第一。这显示出湘江新区的财政规模不大,但是增长速度较快。财政依存度(财政收入/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发展规律表明,经济运行质量高、新兴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比重大的地区,财政依存度比较高,财力更充足。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财政依存度为8.2%,低于福州(13.7%)、重庆两江(12.4%)和浙江舟山群岛(10.3%),但是高于青岛西海岸(7.2%)、大连金普(6.5%)和广州南沙(5.1%)(见图5)。

(四)开放型经济的对标

第二方阵中有6个新区公布了出口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青岛西海岸、南京江北、四川天府无数据)。

1.出口。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出口额为154.7亿元,位居第二方阵末尾,远远落后于广州南沙(1148亿元)、大连金普(1006亿元)等新区,甚至只达到倒数第2位的福州(481亿元)新区的1/3,与自身经济实力很不相称。湖南湘江新区的出口依存度(出口/GDP)仅为7%,排在第二方阵末尾,其余新区的出口依存度均在29%以上,其中广州南沙新区的出口依存度高达82.5%。

2.利用外资。2017年,湖南湘江新区实际使用外资13.13亿美元,落后于重庆两江(33.87亿美元)和大连金普(20.2亿美元)新区,居第3位。同比增幅为11.9%,位列第4位(见图6)。

三.湖南湘江新区实现赶超的对策建议

目前,国家级新区发展相关的经典理论梳理主要从城市发展理论[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区域空间布局理论及产业选择理论[4]等视角展开。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导向包括国际竞争型、全国拉动型、區域拉动型及特殊战略型四种[5]。湖南湘江新区必须在理论指导下,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才能实现尽快赶超。

(一)加强科学谋划,实现经济赶超

1.树立赶超思想,确立发展方向。现阶段,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因此,湘江新区必须体现出国家级新区的责任和担当,找准现在所处于的位置,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持较快的增速,确保在今后的2—3年时间内争取实现较快的经济增幅,做到稳中求进、进中见好,实现赶超。

2.进一步摸清家底,明晰发展目标。湖南湘江新区要借2018年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契机,全面掌握湖南湘江新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客观评价规划实施成效,进一步摸清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家底,提出新区“十三五”发展目标改进的对策建议,为湘江新区各项发展任务目标顺利达成提供科学依据和切实办法。

3.做到应统尽统,反映发展成果。切实抓好《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湖南湘江新区统计工作的通知》(长政办函〔2017〕142号)落实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统计工作制度,增强统计的完整性,全面、准确、及时做好湘江新区统计工作、反映湘江新区经济运行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促进升级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1.明确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的6个特色经济指标和固定资产“五个提高”指标。湘江新区各职能部门要制定具体政策和评价体系,引导各类主体、各种资源形成共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2.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湘江新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构建“5+3”(先进储能材料、高端装备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和生命技术、信息终端、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等5大高端制造业,以及移动互联网、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3大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格局;[6]以湖南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落实“人才新政22条”为契机,吸引各类人才在新区集聚,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新区现代经济体系,形成湘江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

3.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湘江新区要紧紧牵住产业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统筹融合重大产业定位和招商,统筹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在“产业项目建设年”中走在前列;要瞄准产业前沿,加快布局一批现代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要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瞄准未来发展趋势,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三)坚持创新引领,实现开放崛起

1.实现创新发展,提升创新引领带动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以湖南湘江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统领,形成“一核一圈多点”(一核是以长沙高新区麓谷科技新城为中心,突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的双创核心聚集区;一圈是以环岳麓山高校为重点形成的双创教育培训圈;多点是以中南大学“双创引擎”、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两山一湖”等双创基地为支点)的双创空间布局,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加快推进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通过“智汇湘江·科创新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等一系列手段,加强成果转化;打造长沙高新区创业中心、58小镇等一批示范性双创空间。建设享誉世界的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推动科教资源和科研力量走向市场、产生效益。建设辐射全省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域内其它战略平台建设、高端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新区智造”“新区出品”战略联盟。

2.实现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依托滨江新城金融区、麓谷创新金融中心、滨水新城、大学城等,建设国际服务平台;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扩大货物贸易总量,大力发展加工、转口和新型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层级,到2020年出口实现翻番,出口依存度达到10%以上,切实补齐开放型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短板。

(四)积极拓宽渠道,强化财税保障

1.建立市级专项资金长效机制。高位协调,努力争取长沙市级层面资金支持。同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来源,引导上级资金、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开发。

2.进一步完善财政返还体制。目前新进驻湖南金融中心的金融企业逐渐增多,新区引进一个金融总部补贴几千万元,因而建议加大与长沙市政府的对接协调,对入驻湖南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所产生的市级税收部分加大返给比例予新区。

3.增加土地供应。增加新区经营性用地供应量,确保完成年度财政预算目标和平台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

参考文献:

[1]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20).

[2]曹云.国家级新区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5-60.

[3]国家开发银行党校课题组.开发性金融支持国家级新区发展研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6(1):54-59.

[4]盛毅,方茜,魏良益.国家级新区建设与产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5+102-138.

[5]叶姮,等.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基于GRNN潜力评价方法[J].经济地理,2015(2):92-99.

[6]钟晓军,王琦峰.高科技创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65.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