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9-10-18周爱民王亚
周爱民 王亚
摘要:人口老龄化加剧之趋势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根据长沙市人口统计的相关数据,在具体分析长沙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长沙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础上,提出长沙未来要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采取加快推进经济的发展,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积极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等措施,来化解人口老龄化对长沙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长沙;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9)05-0105-07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50-60年代开始,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就被社会各界所关注。1956年,联合国在《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意义》一书中就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参与率、社会需求以及消费品分配的影响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探讨,指出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大量的经济问题,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1]1994年,世界银行在预防老年人危机中指出: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即使在经合组织等国家,老年人的安全政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2]1999年,联合国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目标,内含了丰富的代际之间同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3]
国内学术各界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代表性的如姜向群、杜鹏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人口抚养比、退休金以及社会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5]陈友华、沈晖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积极反思,深刻指出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与人口老龄化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5]
总之,人口老龄化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经济发展产生正面的抑或负面的影响,这点已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只是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其表现形式、影响程度及特点等方面各有差异而已。具体到中国来说,由于中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人口老龄化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会更大。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人口老龄化的优势,最大程度地避免老龄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摆在当前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基于此,本文拟以长沙市人口统计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具体分析长沙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对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长沙市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
(一)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或者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行列。据此标准,长沙市在20世纪90年代初年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城市。具体数据见表1。
表1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0年,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了2.05个百分点;2000至2010年,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了1.99个百分点;从2010年初开始,老龄化程度明显提高,2015年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6.82%,比上年同期增长0.5个百分点,同比2010年增加3.18个百分点。2010至2015年的这5年时间,老龄化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前两个10年。具体来看,截至2015年底,长沙市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总数为125.01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5.71万人,比2010增加了28.98万人,年均增加5.8万人。2015年底,65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88.8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1.95%,相比2010年同期增长25.28万人。80岁以上以及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长比例也同步加快。自2010以来,长沙老年人口增加了近40%。
总体来看,1990至2015年,长沙市总人口年平均增长1.2%,而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年平均增长3.5%,老龄人口增长幅度是总人口增幅的近3倍。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程度步伐加快。有研究表明,老龄化社会呈现出“(预期)寿命延长、出生率下降、婴儿潮出生人口”等三个基本的人口学特征。[6]当前,长沙的人口老龄化也呈现出了这三个基本特征。
(二)“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
“老年抚养比”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一个指标,用每100个工作年龄的人口要抚养老年人口的比例表示。劳动力人口年龄的界定,有15-59岁人口或15-64岁人口两种计算方式,界定不同,老年抚养比呈现的结果也不一样。长沙市常住人口抚养比(采用劳动人口15-59岁的标准计算)具体见表2。
表2数据显示,长沙市的老年人口抚养比,1990-2000年,从14.62%上升到16.39%,10年上升了1.77个百分点;2000-2010年,從16.39%上升到18.8%,上升了2.41个百分点;2010-2015年,从18.8%上升到25.0%,上升了6.2个百分点。具体来说,2010老年人抚养系数为18.8%,2015年这一数据为25%,数据的意义是在2010,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老龄人口的总数为19,到2015年,这一数据上升到25。由此可见,“老年抚养比”呈不断上升趋势。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所形成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等这些人口老龄化新趋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长沙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
(一)影响社会劳动力的稳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它必须和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三者有机结合,科学配置而发生作用。而长沙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会影响这三者的合理配置,未来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社会劳动力的稳定。长沙市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是512.47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72.8%,预计到2020年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会下降到70%左右,甚至可能更低。也就是说,长沙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少年人口比重的大量减少,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如果没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补充,长沙年轻劳动力将持续减少,影响到长沙劳动力供给,继而影响到长沙的经济发展。
(二)导致人口红利期缩短
社会通常用人口抚养比来界定人口红利,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抚养比偏低,就可以为该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一定的人口红利。表2数据显示,2015年,长沙市0-14岁人口规模为118万人,15-64岁人口规模500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 125万人,2000-2010年,长沙0-14岁人口趋势是逐年减少,60岁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与人口红利减少相对应的就是人口老龄化的增长。2000年,每100个劳动力只需要抚养16位老人,2010年上升到19位老人,2015年上升到25位老人。由此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人口红利期正在逐渐缩短。
(三)影响社会消费结构
不同的人口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水平,基于独生子女群体消费模式等特点,同时参照2000年姜向群、杜鹏[4]的研究结果将0-14岁少年儿童,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费比例确定为0.6:1:0.8。我们将2000年长沙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定为100,2011-2015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15.9%、14.5%、10.5%、9.4%、8.5%。2011-2015年均增长11.76%。长沙市2015年GDP同比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6%,居民收入落后于GDP、财政收入。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9%,全省增长9.6%。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和收入水平增速的回落,本文将2016-2020的消费增长速度设定为与2011-2015年的增速相同,为计算方便,定为12%,2001-2010年间长沙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处在快速增长期,我们将这10年间的消费增速平均定为18%。由此推算出每个年度各年龄组消费量、增长速度及其按年龄组的分布。详见表3。
数据说明: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来源于长沙市历年统计年鉴。消费总量2000至2010以平均每年增长18%计算,2013,2014,2015年的消费总量以平均每年增长12%计算得出。消费结构比按2000年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比例0.6:1:0.8计算,并假定2000年消费总量为100。
表3数据显示,2010至2015年,0-14岁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相对稳定,略有增长,但变化不大。2010,2013,2014,2015年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9%,9.7%,9.9%,10.5%。相比之下,60周岁以上人口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逐渐上升,2010,2013,2014,2015年占消费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1.8%,13.7%,14.3%,14.9%,总体上超过0-14岁人口消费总量约4个百分点。15-59岁劳动人口的消费量2010,2013,2014,2015年分别为79.1%,76.5%,75.6%,74.5%,呈稳步下降趋势。由此也可以预见,在未来老龄化加速的情况下,老龄人口的消费总量将会逐年加大,最终将影响长沙市的消费结构。
总体来说,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社会消费结构。一方面,预期寿命的增长,高龄人口的增长等因素使得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保障方面消费支出增多,从而导致储蓄率下降,影响消费结构。另一方面,老年抚养比的增长等也会使得家庭的养老负担增大,一些家庭必须储蓄并减少开支,来应对老年风险,从而影响家庭的消费支出。人口老龄化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了会对国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和消费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三、人口老龄化应对与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人口在医疗、养老服务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成本大幅上升,将导致养老基金缺口不断扩大,因此,要真正做到使老人有安全感,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才是根本。目前,长沙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根据长沙市统计信息数据,2015年,长沙市GDP同比增长9.9%,而2011至2015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5.9%、14.5%、10.5%、9.4%、8.5%,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且居民收入水平落后于GDP、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老年人退休金标准。因为只要有经济做保障,老年人享受养老权利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就会有充裕的财力做支撑,同时,社会养老保障支出一旦增加,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动态来看,今天老人的消费标准,也预示着明天我们的消费标准。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人们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老年人不必担心未来的生活,这将刺激消费,促进經济社会的发展。要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一方面,应多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公共财政的改革,增加社会保障金的投入,逐渐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在整个社会保障支出中的比重,让我国农村老人的养老权利能真正得到保障。同时,又可以让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减轻,促进他们消费能力的提高,最终推动经济发展。再者,加大对医疗保险的投入,充分发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的功能,力争做到医保全覆盖,以从根本上逐步解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此外,在老年福利方面,要加强立法,同时,要依托社区,加上养老服务机构等补充,加强社会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最后,要重视其他养老保险等业务的补充项目,多渠道、全方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
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个直接的效应是促使老龄产业的兴起。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增加,他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老年人消费需求的扩大,就会产生新的市场需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又会重新配置,老龄产业也应运而生。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社会的产业结构、市场的产品结构和企业的生产结构都会随之调整和变化,而且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到长沙,首先是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机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二是要做好规划,合理布局,培育良好的老龄产业群,引导产业良性发展。比如,重点发展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救助、老年社区、养生健身、旅游咨询、再就业服务等。三是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刚性的财政补贴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民间团体、民营企业等参与并投资老龄产业。四是要出台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并规范老年人口用品市场,切实保障老年人权利。如老年人保健品器材市场急需制定行业标准、认证体系以及监督管理体系,切实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推动老龄产业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五是要考虑根据不同老年人群体的收入水平、支付能力和需求层次,推进多渠道、社会化的老龄产业的发展,针对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差异化服务。
(四)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老年人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人力资本丰厚,如果能充分挖掘和发挥,那么,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劳动供给,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人力资本的浪费,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所以积极地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劳动力数量将会出现短缺,长沙经济要持续快速发展,必将由对“人口红利”的重视转而重视“人力资本”,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调整退休年龄是可行的建议,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计算,如果退休年龄平均延迟1年,就可以减少200亿元的养老基金缺口。如果将男女平均的退休年龄在10年内稳定在60岁,则可在2020年实现养老统筹基金的收大于支。也就是说,适度延长退休,可以充分发挥老年人口的潜能,减轻财政养老负担,有效应对老龄化危机。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针对高技术人才,处级以上党政女性干部延迟到60岁退休等措施已在长沙市推行,可以预计,将对延缓长沙人口红利,缓冲对老龄化社会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五)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人口规模呈减少趋势,为了避免这种趋势所带来的影响,除了上文所说的积极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以外,另外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方法就是在城市化浪潮和高层次人才流动加剧的现实情况下,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长沙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一是对在岗人员,尤其是对下岗待业人员,要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二是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让进城务工者也能享受和城市同等的交通、医疗、教育、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自身以及子女的人力资源,增加他们在教育、工作技能培训上的投入。三是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长沙高校每年毕业生有近20万,如果本地的优秀毕业生愿意选择留在长沙,就会大大地改善长沙人口结构,稳定社会劳动力的供给,最终推进养老服务行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未雨绸缪,是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重要举措。人口老龄化,一方面给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长沙作为全国中部重要省会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各种可以预见的正面或负面影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房价洼地对人口的吸引,老龄化趋势有所减缓,但二孩政策所形成的人口红利有一个时间差,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以化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The Aging ofPopulation and Its Economic Implications[R].New York:United Nations,1956.
[2] United Nations.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Population Aging[R].New York:United Nations,1988.
[3] World Bank.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R].New York:World Bank,1994.
[4]姜向群,杜鵬.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2):1-8.
[5] 陈友华,沈晖.关于人口老龄化七大认识问题的反思[J].探索与争鸣,2010(6):20-23.
[6] David E. Bloom, Axel BoerschSupan, Patrick Mcgee, Atsushi Seike. Population Aging: Facts,Challenges,and Responses[Z].Harvard PGDA working Paper No.7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