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儿童电影伤痕叙事法则研究
2019-10-18陆长河
陆长河
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发展一直呈现着欣欣向荣的状态。用百鸟争鸣、百花齐放来形容电影题材和类型的开拓毫不为过。然而,国产儿童电影领域的发展却不明显,少有佳作。从20世纪的《三毛流浪记》《暖春》到现在的《巴啦啦小魔仙》《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系列电影,儿童电影似乎从温暖情感逐渐偏向低幼化,对艺术的追求和社会话题的思考越来越少。实际上,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题材、方式还有很多几乎没有开发的领域,有着无穷的故事和精彩等着我们去发现。伤痕叙事就是其中一个较好的课题。
儿童电影的伤痕叙事定义为情节中的伤痕现象,即在叙事情节中表现儿童在一种不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中长时间受到伤害,形成身体乃至心理上的伤痛,以求情节推进或人物成长。其实,不单是儿童电影,所有电影都可以运用伤痕叙事来铺设情节——从前史里挖掘故事,从情感里触摸痛楚,然后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伤痕,这也是电影艺术的意义。纵观目前的电影类型生产,儿童电影依旧是稀缺的一块宝地,但有些儿童电影一味地迎合低幼、暴力,娱乐功能似乎最大化,但满屏的愚昧、粗俗严重影响儿童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易对儿童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相对而言,通过情节展示伤痕,触发观众对儿童处境、儿童地位、儿童教育的思考,正是电影教育意义的职责所在。
一、伤痕叙事在儿童电影里的蜕变
2019年,黎巴嫩儿童电影《何以为家》震撼了全世界观众的试听。在无比成熟的电影语言中,叙事情节线在娜丁·拉巴基以女性导演的细腻关照中一一呈现。全片真实布景,纪录片式的用镜,小演员的真情实感(本片主人公便是选角导演从贫民窟中找到的素人男孩,而剧情大多引用他的真实经历)把难民儿童心态的异化展示得淋漓尽致,令无数观众潸然泪下。相对而言,一些涉及到伤痕敘事的国产青春电影却多是无病呻吟,博人眼球,价值观也有偏差。撇开《小时代》的金钱崇拜物欲崇拜,《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将青春和堕胎、早恋、情感背叛等联系,使年轻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在遭受世界观的冲击。这样的伤痕叙事其实弯曲误解了早期伤痕文学兴起和发展的意义。时代背景裹挟人物命运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对悲剧的反思才是伤痕文学的要旨,所谓的残酷青春电影单单抓住了伤痕,浅显的展示伤口,矫柔造作,完全背离了伤痕叙事法则关乎社会和人的真谛。
对于伤痕叙事的表达,应选择极具真实性和社会价值的题材,才能深入人心。国产电影中也不乏有优秀例证:《愤怒的小孩》里孙小傲因缺乏父母陪伴,独自出走,遇上了被犯罪团伙控制的小女孩兰兰,并帮助兰兰逃脱犯罪团伙,二人经历一番冒险最终回到了各自的家庭。兰兰的遭遇其实显示出的是有关拐卖儿童的问题,让观众对儿童走失和拐卖现象有所认识和关注,拥有电影本身叙事和实际问题引申的双重意义。《孙子从美国来》讲述了老杨头和美国外孙布鲁克斯在农村生活中相互磨合逐渐情深的故事,其中还包含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思考,亲情和人文交织在一起,与叫卖青春的电影孰高孰低、可见一斑。《坏孩子的秋天》片中蕴藏着“大儿童”对青春的迷茫、对家庭的疑惑。大人们的情感中或许存在着背叛、婚变、固执,但对于”大儿童”来说,他们介于成熟与幼稚之间,不懂爱情,倾向于将自身情感投射到亲情和友情上。刘浩的母亲整日忙于经营生意,林深海的父亲始终抱着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因此,当刘浩想念父亲时、当林深海渴望交朋友时,两人都是怀揣着自身所熟悉的情感慢慢靠近对方,感同身受以彼此的孤独。
爷孙情感融合、父母与孩子的疏离、留守儿童、人口拐卖,这些放眼到现实社会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与伤痕文学对现实的表达和鞭挞不谋而合。伤痕叙事在儿童电影里是一种叙事法则,更应是一种真实表述。
二、典型环境造就顽童形象
“典型环境”是基于现实主义产生的说法,最早是恩格斯在《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中提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
在电影还未兴起的时候,关于典型环境的刻画在小说中较为突出,人物的成长经历放之于典型环境中,似乎找到了最满意的解释和最合理的逻辑。环境对人物的影响是最为初始且重要的,可以说当人物所处环境刺激人物发出专属于这一环境的行为动作时,就是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从文本到银幕的运用过程比伤痕叙事要顺利,也对伤痕叙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愤怒的小孩》《孙子从美国来》《坏孩子的秋天》三部电影的主人公都是儿童,人物形象上皆是调皮捣蛋,古灵精怪,思想叛逆的顽童,但每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
《孙子从美国来》里的布鲁克斯是个混血儿,来中国前接受的是美国文化教育,自我表达清晰,喜欢漫画人物蜘蛛侠,因母亲工作的原因,阴差阳错留在了陕西关中农村里,和老杨头生活在一起。完全陌生的农村生活、不会说中文、没有同龄伙伴,布鲁克斯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能通过恶作剧、尖叫来引起老杨头的注意。老杨头面对从天而降的外孙,心中全是对儿子找了个“拖油瓶”的外国女友的不满,洋孩子的出现像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所以老杨头将布鲁克斯关在家里,生怕被村里人知道。房屋和院子形成了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单独相处的密闭空间,爷孙俩融合的过程也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发生的。布鲁克斯想要吃汉堡包、想要喝牛奶,老杨头都会尽力去满足,不仅是因为想让布鲁克斯安静,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如果布鲁克斯没来到陕西关中,如果老杨头执意将布鲁克斯送走,那么就不会产生故事当中的典型环境,人物也自然不能完成讲述故事的使命。
《愤怒的小孩》中的主人公是七岁的孙小傲,他的调皮叛逆带有一定的睿智色彩,与国产儿童电影以往的表达对象有所不同的是,孙小傲性格上古灵精怪,鬼点子多,家境优渥,父母远在俄罗斯做生意,孙小傲由沉默寡言的爷爷照顾,日常生活中没有交流和倾听的对象,之后爷爷因为生病住院,孙小傲每天只能跟“恐龙”保姆在一起,这就是孙小傲所处的成长环境,物质与情感的极度不平衡。他的叛逆和出走是在爸妈一次次爽约中爆发的,小孩的愤怒是对家庭的抗议表达,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孩子不懂事、给家人带去了烦恼和焦急,但孩子其实是家庭的镜像,他的感情、行为受家庭影响和驱使。作为影片的另一主人公兰兰,与孙小傲处于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幼年被拐卖,帮助罪犯偷盗、乞讨。兰兰带着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靠近孙小傲,两个孩子用自己的勇敢天真对抗着成人世界的险恶诡计。身世作为前史反映在兰兰和孙小傲的语言行动中,而坏人的追踪则形成了典型环境,推动兰兰和孙小傲的成长。
《坏孩子的秋天》中,刘浩和林深海分别跟妈妈和爸爸生活。刘浩缺乏父亲管教,又是极易冲动的性格,初中时期便早早退学,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林深海一直以来都是个乖孩子形象,拉小提琴、不惹事不争抢,两人的世界本是八竿子打不着,而在一次校园暴力中,刘浩出面给林深海解围,这是林深海从未遇到的温暖。林深海的父亲不懂得孩子世界的相处规则,认为向老师反映情况是最好的选择,殊不知这一举动让林深海受到的欺负变本加厉。李浩用“男人”的方式帮助林深海在校园里有了一定的威慑力,使别人不再敢欺负他。林深海对李浩怀揣着感激和崇拜,反之李浩对林深海有一种保护欲和羡慕的情感投入,林深海的小提琴拉近了二人的距离。李浩想念父亲却不被理解也不敢表达,做一个“坏孩子”似乎是自我保护的手段。而林深海想念母亲同样不能说出口,就算与母亲打电话,也只是拉着小提琴曲表达感情。同样的成长环境(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不同的成长道路,使李浩和林深海其实有着更易亲近的可能。
三、变相留守刺激儿童“自救”
留守儿童的概念,最早是指父母出国工作或求学后留在国内由祖父母或其他友人照顾的儿童。[2]随着城市化进程,留守儿童逐渐指向父母外出务工,由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已达6100万之多。[3]儿童电影也逐渐关注到留守儿童群体,并把留守儿童一词延伸到更为广阔的涵义上,农村亦或城市,留守或变相留守,都让孩子承受着这一年龄不该有的烦恼和冷漠。
《孙子从美国来》《愤怒的小孩》中的布鲁克斯和孙小傲都是被父母寄托在其他亲人身边监护的。布鲁克斯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第一次与一个农村老人相处,尽管对所有事情都很好奇,但老杨头禁止布鲁克斯出门,每天只能呆在院子里。留守生活的空间局限和沟通局限让布鲁克斯想要引起老杨头的注意又或者想要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想要吃汉堡喝牛奶等等。同时,为了抵抗留守生活的烦闷无趣,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房屋小院里,布鲁克斯也不遗余力地发现生活中的惊喜和冒险。小院里的井口、房檐上的蜘蛛网、老杨头手里的核桃和他的皮影,布鲁克斯一点点地探索老杨头的生活,在被动的留守境况下努力不让自己产生不适应和想念哭闹的情绪,这是一个孩子较为可爱聪明的应对生活的方式。
孫小傲却不是这样,在影片开头的10分钟,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傲的父母因工作远赴俄罗斯,只有爷爷照顾着小傲。小傲的留守生活分外孤单无聊,爷爷每天只说八个字“起床、吃饭、上学、睡觉”,这对于一个对世界充满探索欲的小孩是远远不够的。小傲在自己的房间里搭着野营帐篷,晚上在帐篷里睡觉。导演侧面表达了一个信息:小傲作为城市留守儿童,正在封闭自己的心,一面渴望家人的温暖,一面独自培养坚强。当父母再次爽约没有陪他过生日时,为了让父母体会到他的愤怒,孙小傲离家出走,其实初衷仅仅是离家,并没有闯荡世界的想法,直到遇见兰兰,才真正走上了冒险的道路。与众多未成年的孩子一样,在一个总是得不到爱的世界里只能埋下伤口,用另一种方式勇敢对待世界,孙小傲的出走便是一种自救。
《坏孩子的秋天》里的林深海和刘浩并非留守儿童,但情感方面同样缺失,二人都是单亲家庭,林深海的父亲林守业对孩子的关注可谓非常饱满,妻子常年待在澳洲,照顾林深海的责任自然落在了父亲身上。林守业起早贪黑,为儿子做饭、学习菜谱,帮助儿子逐渐培养起拉小提琴的兴趣。在林守业心里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成为小提琴家,却没有过问林深海内心真实的渴望与想法。刘浩的母亲对于刘浩的生活和情感上的关注则非常浅薄,也许是酒馆经营过于忙碌,也许是丈夫入狱让这位单亲母亲不知如何与儿子相处。刘浩在电影中所表现的叛逆,多多少少包含着对母亲的愤怒和不解,他的暴戾性格不是一时形成的,原生家庭的破碎像历史遗留问题一样,一直缠绕着刘浩。林深海和刘浩的交心、隔离、告别,一次次情感的碰撞是他们对自身所处生活的背离,家教良好到逃课出走,混不吝到温柔,可以说二人完成了自我突破。
四、对情感的控诉与呼吁
黑格尔曾提出:“戏剧的主要因素是内心情感欲望的展现。”[4]国产儿童电影最统一的一点就是聚焦儿童的情感世界。情感是电影主人公发出行动的最初原因,也正是随着情感的变化,他们的行动也随之转变。无论是年龄较小的布鲁克斯、孙小傲,还是林深海和刘浩,为了亲情、友情,他们做出行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做出抉择。观众会因为故事情节、人物行动揪心、感动,而在观影过后,留给我们的是深沉的思考。国产儿童电影在故事本身里讲诉乃至控诉成人对儿童的忽略以及不正确的对待,在电影之外其实更多的是想通过故事完成一种呼吁,呼吁关注儿童,留守或非留守,叛逆或乖巧,他们弱小可爱,敏感易受伤,需要我们去表达自己的爱,让他们感受到。
从物质生活来说,这是儿童与成人产生分歧最明显的地方。孙小傲的父母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去外国工作,生活上的确给予了孙小傲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人储蓄和消费能力的增加,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速度也不断加快,许多人千方百计去某个地方获取金钱财富,却选择把孩子独自留下来。或许有的人会认为,诸如居住在农村的儿童的父母没有较好的经济来源,通过耕种所取得的收入与教育的高投资相比简直微乎其微,这样的压力让他们被迫远离家乡,丢下孩子。我们在哀叹的同时也能理解,但留守儿童失去的远远比他得到的多,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在父母离开的那一刻,就多了一层孤单和冷漠,这让他们更容易做出情感缺失下的过激行为。
《愤怒的小孩》中,孙小傲的父母从身份上看并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背井离乡的人,他们口中所谓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像是一种为了自己的借口。如果孙小傲没有以逃出家的方式来表达愤怒,他的父母或许还在国外为了更多的金钱更高的地位奋斗着。《坏孩子的秋天》的林深海母亲在澳大利亚工作,把林深海留给丈夫照顾。在得知林深海被绑架、丈夫与另一个女人可能存在感情时,小海妈妈终于回到了家,一边哭喊着想孩子平安,一边控诉丈夫的出轨行为。小海妈妈的言语中尽显委屈,她甚至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误,没有去反思是否给小海足够的陪伴,单单只关注自己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这并不是反对追求个人理想和物质生活,而是希望父母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看看孩子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也看看孩子是否因为父母所谓的善意正悄悄受伤着。
儿童电影关注儿童成长和儿童情感是最本真的聚焦点,本文所提到的三部电影皆做到了这一点。此外,这些电影里还有一些让人惊喜的发现,以及对整个社会更拔高一层的呼吁。不只是儿童,与儿童在年岁层面上相反的老人群体,也是儿童电影关注的主要人群。如《孙子从美国来》里的老杨头,一个人住在村子里,与人相处有些凶巴巴,有一个儿子却很少回来看他。在电影的开头,老杨头的儿子杨波回来,老杨头开门的那一瞬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淡淡的来一句:“我以为你死在外面了。”在杨波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歉疚时,老杨头回答:“你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败笔。”这些话看似刚硬,有一些语言暴力的意味,但老杨头即使嘴上再硬,依然为归家的儿子煮上一碗面,悉心照顾布鲁克斯。在影片的后半段,布鲁克斯跟着母亲回美国,老杨头将珍藏的皮影《大闹天宫》送给了布鲁克斯,之后,创办的皮影戏班在吵闹中解散。冷冬寒夜中老杨头关上木门,一切归于平静,老人晚年的孤单凄凉尽显于荧幕之上。诸如老杨头这样的“空巢老人”不仅是在农村,城市里同样存在。《愤怒的小孩》中的小傲爷爷照顾小傲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自己的情感生活,他想要给自己找个老伴儿,但自己的儿女对此并不挂心。这两部电影借着儿童成长阵痛的主题同时也表达出老人的情感也需要得到关注。这种对情感回归的呼吁,让更多人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共鸣。
作为儿童电影中的优秀作品,《孙子从美国来》《愤怒的小孩》《坏孩子的秋天》都抓住了儿童成长中的伤感一面,从人物到故事,力求展现最真实的儿童世界,不去刻意教化和灌输儿童问题亟待解决,以或深沉、或轻喜的表达方式让观众看到孩子是多么天真可爱、多么需要去守候呵护。其实,儿童电影除了适合儿童,可以挖掘更多年龄层的观影人群,除了合家欢式的故事,更可以探索具有深远意义的电影模式。可喜的是,无论儿童电影在整个电影市场是如何式微,一部分中国电影人仍然在不懈地探索,想要讲好儿童故事。他们的努力成长,值得观众对中国儿童电影保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