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IgG1-Fc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
2019-10-18连凯琪周玲玲王英杰李翠宋玉伟张明亮
连凯琪 周玲玲 王英杰 李翠 宋玉伟 张明亮
摘要:为了探索猪IgG1-Fc(pIgG1-F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首先通过反转录PCR(RT-PCR)扩增 pIgG1-Fc 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pIgG1-Fc,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原核表达,然后通过优化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菌体培养温度及菌体培养时间,实现pIgG1-Fc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pIgG1-Fc的基因666 bp,共编码222个氨基酸;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pIgG1-Fc经过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能够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6 ku。其最佳表达条件如下:在25 ℃条件下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诱导6 h可形成大量包涵体蛋白。pIgG1-Fc基因被成功克隆并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及实现其他蛋白与pIgG1-Fc融合后原核表达奠定了基础,为制备能与猪IgG1结合的二抗提供了材料。
关键词:Fc;原核表达;包涵体;融合蛋白
中图分类号: S858.28;Q785;Q7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5-0091-03
自20世纪末多克隆抗体出现以来,相继出现了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当前,抗体相关技术在疾病诊断、药物靶向性治疗、免疫预防、抗体融合蛋白制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1-3]。其中,与宿主主要免疫球蛋白恒定区中Fc片段(CH2和CH3功能区)共同表达的融合蛋白被很多科研人员关注,如疫苗开发、新药物研制等[4-5]。前期更多的研究者都是对Fc及其融合蛋白进行真核表达,以期实现Fc的功能活性,但是真核表达量均较低,成本比较高,限制了Fc融合蛋白的工业化生产。相关文献也表明,一些人源Fc融合蛋白已实现原核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6-7]。因此,本研究拟克隆猪IgG1的Fc基因(pIgG1-Fc),并进行原核表达,然后对其诱导表达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表达温度和表达时间进行了优化,对融合蛋白表达的可溶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pIgG1-Fc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质粒与菌株
pET30a(+)、大肠杆菌DH5α、BL21(DE3),由安阳工学院河南省动物疫病防控与营养免疫院士工作站保存。
1.2 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BamH Ⅰ和Hind Ⅲ、T4 DNA连接酶、DNA分子质量标准DL 2000、反转录试剂盒、PCR扩增酶,均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酵母抽提物、胰蛋白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购自Solarbio生物公司;胶回收试剂盒和质粒提取试剂盒,均购自Omega Bio-tek。PCR引物合成和DNA测序,均由金维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1.3 pIgG1-Fc基因的克隆
在安陽工学院实验室取猪的脾脏组织和由外周血分离的细胞研磨、按照TRIzol试剂说明书提取总RNA。按照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将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作为扩增pIgG1-Fc基因的模板。
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已公布的pIgG1-F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引入2个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Fc-F:5′-CGCGGATCCCCCATATGCCCAGGCTGTG-3′(带下划线部分为BamH Ⅰ酶切位点),Fc-R:5′-TCCCAAGCTTGTTTACCCTGAGTCTTGGAG-3′(带下划线部分为Hind Ⅲ酶切位点),该对引物扩增片段大小约为 666 bp,引物送金维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PCR反应体系为50 μL,其中:Premix Taq 25 μL,上、下游引物(浓度 10 pmol/L)各1 μL,cDNA模板2 μL,用灭菌蒸馏水补至 50 μL。反应条件如下:94 ℃ 4 min; 95 ℃ 30 s,58 ℃ 30 s,72 ℃ 1 min,共4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切胶并纯化。
1.4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胶回收纯化的pIgG1-Fc基因片段和载体pET30a(+)均被BamH Ⅰ和Hind Ⅲ双酶切后回收,将回收的目的片段和载体片段按一定的比例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于16 ℃连接过夜。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大肠杆菌DH5α,37 ℃ 温箱培养过夜,挑取单克隆置于37 ℃摇菌12~16 h,提取质粒,将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质粒送金维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
1.5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将重组质粒pET30a(+)-pIgG1-F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涂布含有卡那霉素的LB琼脂平板,37 ℃温箱培养过夜,挑取单克隆菌落摇菌过夜,将菌液分别按 1 ∶ 100 的比例接种至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液中,37 ℃振荡培养4 h后,将每管菌液平均分成2管,1管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 0.5 mmol/L,另一管不加IPTG作为对照,同时设置 pET30a(+) 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阴性对照。将加入IPTG组和对照组菌液都放入37 ℃继续振荡培养6 h,然后于 12 000 r/min 离心1 min,弃上清,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重悬菌体沉淀,取 80 μL 加入20 μL 5×loading buffer沸水煮 10 min 制备样品,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1.6 重组蛋白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1.6.1 IPTG诱导浓度的优化 将上述过夜培养的阳性菌液按1 ∶ 100的比例接种于含卡那霉素的培养液中,37 ℃振荡培养 4 h,分别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0、0.1、0.3、0.5、0.7、09、1.0、1.5、2.0 mmol/L,37 ℃继续振荡培养4 h,同时设置pET30a(+)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阴性对照。参照“1.5”节进行SDS-PAGE分析。
1.6.2 表达温度的优化 将上述过夜培养的阳性菌液按 1 ∶ 100 的比例接种于含卡那霉素的培养液中,37 ℃振荡培养4 h,分别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 mmol/L,分别于16、20、25、30、37 ℃继续振荡培养4 h,同时设置pET30a(+)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阴性对照。参照“1.5”节方法进行SDS-PAGE分析。
1.6.3 表达时间的优化 将上述过夜培养的阳性菌液按 1 ∶ 100 的比例接种于含卡那霉素的培养液中,37 ℃振荡培养4 h,分别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 mmol/L,于25 ℃分别继续振荡培养3、4、5、6、7 h,同时设置pET30a(+)轉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阴性对照。参照“1.5”节进行SDS-PAGE分析。
1.7 重组蛋白可溶性表达分析
将“1.5”节过夜培养的阳性菌液按1 ∶ 100的比例接种于100 mL含卡那霉素的培养液中,37 ℃振荡培养4 h,分别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 mmol/L,于25 ℃继续振荡培养6 h,然后于 12 000 r/min 离心1 min,弃上清,用PBS重悬菌体沉淀洗2次,加入10 mL PBS重悬沉淀,置于冰上进行超声,工作3 s,间歇 3 s,超声30 min,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80 μL,用100 μL PBS重悬沉淀后也取80 μL,分别加入20 μL 5×loading buffer沸水煮10 min制备样品,进行SDS-PAGE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IgG1-Fc基因克隆
通过反转录和PCR特异性扩增的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大小约为666 bp,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图1)。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PCR扩增基因为 pIgG1-Fc。
2.2 重组质粒的构建
将重组质粒分别用PCR扩增和酶切鉴定,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结果显示,PCR扩增条带单一,大小约为666 bp,BamH Ⅰ和Hind Ⅲ双酶切也出现1条约666 bp大小的条带(图2),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重组质粒pET30a(+)-pIgG1-Fc构建成功。
2.3 重组蛋白的表达
重组质粒pET30a(+)-pIgG1-Fc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可见相对分子量约为36.0 ku的特异性蛋白条带,pET30a(+) 空载体表达对照组没有出现目的条带(图3)。
2.4 表达条件的优化
2.4.1 IPTG最佳诱导浓度的摸索 pET30a(+)-pIgG1-Fc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终浓度为1 mmol/L、37 ℃ 下诱导表达4 h时,重组蛋白pIgG1-Fc的表达量最高(图4)。
2.4.2 最佳表达温度的摸索 pET30a(+)-pIgG1-Fc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终浓度为1 mmol/L、25 ℃下诱导表达4 h时,重组蛋白pIgG1-Fc的表达量最高(图5)。
2.4.3 最佳表达时间的摸索 pET30a(+)-pIgG1-Fc转
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终浓度为1 mmol/L、25 ℃下诱导表达6 h时,重组蛋白pIgG1-Fc的表达量最高(图6)。
2.5 重组蛋白可溶性表达鉴定
pET30a(+)-pIgG1-Fc转化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终浓度为1 mmol/L、25 ℃下诱导表达6 h时,重组pIgG1-Fc蛋白既在包涵体中表达也在上清中表达,但主要在包涵体中表达(图7)。
3 讨论
Fc段作为免疫球蛋白的恒定区,由物种决定。外源蛋白通过与免疫球蛋白Fc段结合形成融合蛋白可延缓靶蛋白在机体内的降解,Fc与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功能也可加强递呈靶蛋白给免疫细胞、介导融合蛋白穿过胎盘和黏膜屏障、促进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及调控抗体依赖细胞介导
的细胞毒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应[5,8-11]。人源Fc段形成多种融合蛋白已被大量研究[12-13],动物源Fc段形成的融合蛋白近些年来也逐渐被关注[14-15],但大多以真核表达为主,猪源Fc片段的原核表达在国内外鲜有报道。
本研究首先克隆了猪IgG1-Fc片段基因,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IgG1-Fc。在确定该重组质粒能够原核表达后,又对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该重组质粒在IPTG终浓度为1 mmol/L、25 ℃下诱导表达6 h时,重组蛋白pIgG1-Fc的表达量最高。最后鉴定该融合蛋白的表达不仅存在于上清中,也存在于包涵体中,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该表达所用原核表达载体为pET30a(+),是常用的原核表达载体之一,带有组氨酸标签可用于镍柱纯化融合蛋白。该载体含有肠激酶作用位点,可用于融合蛋白纯化后去除标签等多余氨基酸,表明重组蛋白可方便地用于后续研究。
本研究对猪IgG1-Fc基因的成功克隆和原核表达,为后续研究IgG1-Fc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实现工业化大量生产提供了基础,为研究能与猪IgG1结合的二抗提供了抗原材料。
参考文献:
[1]Carter P J. Potent antibody therapeutics by design[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06,6:343-357.
[2]Presta L G. Molecul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of therapeutic antibodies[J].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2008,20(4):460-470.
[3]Leavy O. Therapeutic antibodies:past,present and future foreword[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10,10(5):297.
[4]王宇恒,郭 薇,王 欣,等. Fc融合蛋白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2014,38(6):419-425.
[5]陈沁韵,万延民,张晓燕. IgG-Fc融合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28(11):1223-1227.
[6]冀麗军,白乌仁图雅,柴 琳,等. TACI-Fc融合蛋白的基因构建、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J]. 生物技术,2013,23(3):24-28.
[7]白乌仁图雅,赵亚璁,朱燕锋,等. sTACI-Fc-Myc重组质粒的构建、原核表达及活性鉴定[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217-220.
[8]Jefferis R,Lund J,Pound J D. IgG-Fc-mediated effector functions:molecular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 sites for effector ligands and the role of glycosylation[J]. Immunological Reviews,1998,163:59-76.
[9]Morgan E L,Thoman M L,Weigle W O. Enhancement of T lymphocyte functions by Fc fragments of immunoglobulins. Ⅰ. Augmentation of allogeneic mixed lymphocyte culture reactions requires I-A- or I-B-subregion differences between effector and stimulator cell populations[J].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1981,153:1161-1172.
[10]Gupta S,Gach J S,Becerra J C,et al. The neonatal Fc receptor (FcRn) enhance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 transcytosis across epithelial cells[J]. PLoS Pathogens,2013,9(11):e1003776.
[11]de Groot A S,Moise L,Mcmurry J A,et al. Activation of natural regulatory T cells by IgG Fc-derived peptide “Tregitopes”[J]. Blood,2008,112(8):3303-3311.
[12]罗 岚,刘洪洪,李 祥,等. 含人Fc重组凋亡融合蛋白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6(1):18-23.
[13]张晓光,杨 韧,王 娇,等. 埃博拉病毒重组膜蛋白Gp-Fc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J]. 病毒学报,2016,32(1):8-13.
[14]Liu Z H,Liu Y K,Zhang Y Y,et al. Surface displaying of swine IgG1 Fc enhances baculovirus-vectored vaccine efficacy by facilitating viral complement escape and mammalian cell transduction[J]. Veterinary Research,2017,48(1):29.
[15]Dong W W,Zhang H,Huang H,et al. Chicken IgY Fc linked to Bordetella avium ompA and Taishan Pinus massoniana pollen polysaccharide adjuvant enhances macrophage function and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J].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6,7:1708.曹辉庆,黄诚梅,蒋胜理,等. 甘蔗SPSB基因5′侧翼序列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