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年~1966年广播发展特点浅析

2019-10-18李奕璋

今传媒 2019年9期

摘 要:本文主要采取历时性对比研究方法,以1949年建国之初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先宏观阐述了当时广播事业蓬勃发展的盛况,并结合国情浅析其井喷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必然;再从微观层面抓取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分析特定节目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笔者试图以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探查1949年至1966年这18年间广播的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该时间段中广播事业的优与劣,为当下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学习的前人之所长和需要警钟长鸣的前人之所短。

关键词:广播史;井喷式发展;优与劣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9-0126-03

一、宏观阐述:1949年~1966年广播事业蓬勃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终于结束了半殖民和半封建的近代被侵略的历史,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如何解决全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是重中之重。同时,全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基本制度的确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去落实、去参与、去建设。因此,将政策上情下达到所有人是中国能否飞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面对着中国土地上的5.5亿人口,尤其是其中还占有80%的文盲,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如何将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及时传达至每一个人,这是一项艰巨的传播任务。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于1950年6月6日发表题为《各级领导机关应当有效地利用无线电广播》的社论,指出“无线电广播是群众性宣传教育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目前交通不便、文盲众多、报纸不足的条件下,如果善于利用无线电广播,则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可见,面对这样的国情,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乃是中国发展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1949年至1952年,这3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国人民广播电台数量由47座增加到70座,增加了近30%,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中央台和各地方台遵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决定,为争取国民经济恢复,为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而开展宣传,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中央电台在这一时期开办了众多不同类型的节目。第一,开办了《首都报纸摘要》《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拥有广泛听众的重点新闻节目,为广大的老百姓播报新闻,传递信息;第二,相继开办了一批当时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讲座》等节目,对民众进行科学普及和传播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第三,专门设立了对国民党军残部的广播,让他们放弃抵抗,重回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中来。)

从1949年和1956年的中央电台全天播音时长可以看出(如图1、2所示),中央电台的全天播音时间从1949年的5小时增加到1956年的23小时55分,基本是全天不停的播报。从播报时长来看,不得不承认1949年~1956年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广播喇叭数量来看(如图3所示),1949年仅900只,1956年年底增至50.67万只,1957年底增至94.12万只,增长速度十分迅猛。我们可以注意到在1956年到1960年进入了井喷式发展。1958年,中央广播局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中强调“广播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是广播工作大跃进的统帅”。因此,从客观上来看,轰轰烈烈的各项运动需要广播进行宣传鼓动,主观上为了实现中共中央制定的奋斗目标,也是广播系统干部职工的普遍愿望和要求,正是在主客观影响下,全国各地积极发展广播事业。

由于过分注重广播的数量而忽视质量,许多广播网线路的搭建都出现了许多问题,几乎随建随垮。当时的人们批评说:“广播线,不停建,今天停,明天断,声音小,听不见。”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中的广播事业还是有着较大的发展。

二、微观透析:1949年~1966年的节目多样化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给当下的广播事业工作者指明了创作方向,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始在节目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同的设计,呈现出节目“遍地开花”的趋势。例如,当时的江苏电台增办了以报道江苏当地生活轶事和新闻为主的《江苏生活》以及重视听众关心的问题,为听众直接开展日常生活服务的《听众之友》。云南电台不仅新办了《对家长广播》《对云南境外国民党军残部广播》等对受众精细化分类的节目,还新办了《科学卫生》《民族语言广播》《农村俱乐部》等文艺、科普类节目。再看四川电台,为了满足各方面听众的不同爱好还增办了艺术教育节目,如《乐曲辞说》《怎样欣赏音乐》《普遍乐理讲座》等。此外作为曾经中国大陆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至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少儿节目《小喇叭》也是在1956年开办的。由此可见,1956年广播节目的样式不可不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62年9月武汉电台开办《家庭主妇》节目、设有《武汉妇女》《方大姐说时事》等栏目,开始关注妇女受众喜爱收听的内容,重视妇女在社会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以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物为播音员,为武汉百姓讲解时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北京市电台开办的《对中学生时事广播》节目的受众定位也十分明晰,就是为了向中学生传递以时事为主的节目,在全市有二三十万中学生收听,而准时收听这个节目成为各个中学的固定活动。

三、总结:成功与不足

1949年至1966年,在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诞生了许多节目,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是针对受众。在广播初创成长时,当时的从业者就有意识地设计针对不同受众的节目,尤为难得。我们通常所说,受众越细分,粘度就越高,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有成功的案例。因此,如何划分受众,又如何针对这一层面的受众来设计节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地方特色。从上文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电台都以当地的文化特色为突破口,设计了一档档十分成功的节目。一档节目如果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以让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么它首先就捕获了当地的听众,其次也会吸引不了解当地文化的外地听众收听。我们将目光转移到现在,中央电视总台和宁波北仑广电中心联合制作的连续报道《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就极具地方特色。以出生在宁波北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张人亚的光辉革命历史为故事主线,逐步将张人亚在宁波北仑的成长、斗争经历融入其中。除此之外,一小部分旁白并未采用中央电视总台的播音员进行播报,而是请一位宁波人以带有当地方言的普通话完成的播音。在不影响听众接受的基础上,带有宁波口音的普通话占比使得节目更具地方特色,更能将听众带入当时的情景之中,因此这档节目的火爆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在1958年至1960年间广播事業虽然在数量上处于飞速上升的态势,然而也存在许多不足值得我们反思总结。一是只讲究数量,忽视节目质量。过度强调广播站、广播喇叭的数量和播报时间的长短。以至于制作出的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的节目,甚至,大部分节目内容都是照搬“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内容,使得广播沦为报纸的传声筒。二是广播从业者缺乏对经济规律的基本认识。中央广播电台曾先后报道1958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跃居第二等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闻。虽然,当时处在特殊历史时期,但我们不能否认有许多从业者对于经济发展规律基本认识的缺乏。这就提醒着当代广播电视的新闻工作者们要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丰富基本常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新闻传播工作。三是忽视内容真实性,损害广播权威性。“葡萄像鸡蛋,棉桃像西瓜,一颗白菜用车拉”的形容类比语言在当时十分常见。一个传播媒体树立真实可信权威的形象需要无数次真实有效的新闻报道,然而仅仅几次失实、造假的新闻便能摧毁该媒体在民众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因此,新闻工作者对所报道的事件、文字应当心怀敬畏、反复求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96-278.

[2] 徐光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1949-2000)[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21-150.

[责任编辑:杨楚珺]

收稿日期:2019-05-15

作者简介:李奕璋,男,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