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和小说的形象诠释

2019-10-18凌焕新

金山 2019年9期
关键词:两国人民母女清洁工

凌焕新

沙黾农,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很有知名度的微型小说作家,1989年出版《沙黾农微型幽默小说99篇》,著名作家高晓声、香港老作家刘以鬯为之写序。他的作品多幽默风趣。本篇也是如此,格调是幽默的。然而这篇作品真正的文体意义和审美价值却另有一番天地。它作为经典性作品,必须出类拔萃,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其文本更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以及与新闻价值相区别的诠释意义,提升了作品当下性与恒定性相结合的品位。

作品纯用接受新闻采访的人物的回答来进行语言叙写,故事为女青年清洁工,拾到了一个装有巨额美元的皮包,送到派出所,派出所找到失主马来西亚客人,物归原主,客人道谢,并被新闻记者获悉而采访。作为记者对这则新闻消息所追求的新闻价值,不是一般的“拾金不昧”,而是这事涉及与国际友人的关系与两国人民的友谊,具有国际意义,所以反复追问是否“想到是为了维护中马两国人民的友谊”。这是新闻的最大价值。所以记者抓住不放,但主人公实事求是,纠正记者不切实际的“拔高”,反问把包交给派出所之前,不晓得失主是一位马来西亚商人,怎会想到为维护中马两国人民的友谊呢?她还原她本真的想法和行为:拾到东西要千方百计归还失主,天经地义,道理就这么简单。她回叙着事情发生的经过。这就是她的本性,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人之初,性本善。从文学角度看,通过形象或故事所表现的就是人性,就是这种所以为人的人文精神。

如果要满足记者猎奇的需要,她向记者道出了一个秘密,引出了另一个重要人物和故事,这就是她的妈妈——一位已退休的清洁工。她一生不仅扫出了堆成山的垃圾,而且扫到了许多行人丢失的钱和物,拾物交公的表册上记得清清楚楚,她的妈妈多值得敬佩,这位本分敬业善良的清洁工,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主人公就在这母爱身教的环境中成长,就在这家风传承中造就新一代清洁工的优良品性。这是她讲的“秘密”吗?当然是,由女兒引出母亲,一位更普通伟大的母亲,主人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找到了活生生的根据,然而这还不是“秘密”的全部,结尾处甩开一个“包袱”,主人公是妈妈在马路边“拾”到的“遗弃”女婴,她就成了主人公最亲爱的妈妈!这真是道出了个惊天秘密。她俩不是血缘关系的母女,却比亲生母女还要亲,揭开了母女两代人的特殊命运。这才是真正的秘密——她的传奇般的家庭史。在这里让母女俩高尚品性的传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描述出两个“大写”的人物形象。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作简短的报道,写的是“实有之事”,它追求的是当下的新闻价值。微型小说讲述的故事和描绘的人物是“会有的实情”,应当如此地生活,它所追求的不仅是当下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为了倾力刻画富有个性和深度的人物形象,揭示有永恒意义的审美价值。也许,这篇作品最值得称道的经典性意义就在于此。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系意大利著名之中世纪建筑。于1174年动工,至1350年建成。塔呈圆柱形,计8层,高56米,全部采用大理石结构。顶层为钟楼,塔内有螺旋状楼梯294级,可登顶部。由于基础沉降不均,故建至第三层时即出现倾斜现象,数次停工纠偏皆无济于事,故建成时已倾斜2.1米。至今600多年仍缓缓南倾,目前顶部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5.2米。但斜而不倒,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风采。“歪打正着”,故意国政府已无纠偏之意。

猜你喜欢

两国人民母女清洁工
忙碌的清洁工
中老两国人民的大喜事:中老铁路友谊隧道贯通——中老铁路唯一跨境隧道13日贯通
모녀(母女)간의 어두운 물결
搞笑母女档
卖水果的母女(外二首)
母女小剧场
海港清洁工
“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