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0-18全书生
摘 要: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小学生要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对他们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文章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出了几点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125-01
一、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生对于学习还是处于一个很朦胧的状态,这时就應该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在小学阶段,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教师眼里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强,这时,教师一定要传递一些正能量,让他们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没有初高中的复杂,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数学应该是思维拓展的过程,但目前的数学教学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会影响学生后期的发展,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主动性不高。
三、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1.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良好的数学意识,那么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就能对数字及运算保持敏锐的观察力,能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亲近感。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活性,从而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逐渐形成数学意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很多反映小学生现实生活的案例,教师要巧妙应用这些案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创设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小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从而培养问题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不断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至关重要,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安排开放性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以供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否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度还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把握好开放性问题的“度”。
4.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法在数学教学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和智力水平来进行分层教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度。第三,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做题时、课后对部分学生的知识点进行二次讲解,让学生能充分掌握该章知识。第四,教师可以逐层布置教学作业,在基础知识上深入知识点,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思考、去探究。
5.结合教材内容更新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过于理性化,尤其是书本上的知识,大多数都是定理、含义、公式,学生既难以理解,又难以运用。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新课程(小学版),2017(11).
[2]贺社明.小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
作者简介:全书生(1967—),男,江西黎川人,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