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9-10-18黄志祥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必修的课程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载体,还是教师帮助学生克服一系列心理问题的途径。教师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这个课堂上,运用教材中的理论进行实践,可以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118-01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要以身作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去感染每一位学生,用自己身上的正能量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这样的教师才能够接纳每一位个性独特的学生。虽然在工作、生活中教师不可能事事顺心,有时候甚至会被学生气到,但是作为一个教师,还是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沟通是解决矛盾的途径,积极地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尊重,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乐观积极、宽容大度的精神品质,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2.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上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或者其他问题不太可能都和教材上所描述的问题一样,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区别。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所要运用的知识也不尽相同,切不可所有问题都用一个套路。教材上给出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还是得靠教师先将这些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再联系学生的问题,替学生解决所遇见的一些不同的困难。教师通过细心地挖掘教材的心理教学因素,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素质。
二、学生方面
1.鼓励学生健康成长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好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科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跟着自己的兴趣学习,取得的教学效果肯定比之前更好。对于那些学习得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增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思考不出结果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于那些出乎意料的回答不要轻易地否定,这样很容易伤害学生的心,造成學生在以后的课堂上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受自我
如果没有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认识,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人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认识新的自我。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很渴望认识自我,突破自我。但是现在的家长、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给了学生很大的压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随即心理问题就会像种子一样开始生根发芽。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日常的行为举止,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我。
三、家校合作齐心协力
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大多数时间也都在学校,但是不管学生父母有多忙,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教师和家长齐心协力,一同合作,多交流,多沟通。教师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家长也要把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在差异中找出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加以沟通疏导。学生在青春期多有叛逆心理,与教师、父母产生隔阂。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组讨论,说一下自己最近遇到的问题,或者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开心的事情,学生与学生沟通一般会比较坦诚,不会存在隔阂和代沟。
四、结语
如今,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是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对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在蓝天下自由、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勇.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18(12):108.
[2]车俊龙.浅谈如何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才智,2018(34):175.
作者简介:黄志祥(1975—),男,壮族,广西靖西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政治教师兼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