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表演艺术的创新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用性分析
2019-10-18叶秀静
摘 要: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家长与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合唱不仅是帮助学生体验多声部的有效方式,而且对其音乐素养以及艺术修养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动态,并且切实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选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合唱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力,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文章阐述了合唱表演艺术的创新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用性分析。
关键词:合唱表演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堂;实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114-01
一、进行音调指导,将感情演唱到位
在进行音乐学习时,最重要的便是在于音调的准确以及情感的输出,使用优美的语言将歌词演唱出来,这不仅是一个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表达情感的过程[1]。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每个音节的音发准,将每个字咬准,克服不规范的读音。例如,当教学《满江红》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在教给学生这首歌的旋律之前,可以先带领着学生朗诵一下这首词,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音乐以及多媒体作为伴读音乐,使学生先感受一下字词之间的慷慨激昂。接着再带领学生进行演唱,这样不仅学生会更容易掌握唱法,还能感受到其中的感情。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展开情感输出的训练,演唱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演唱时,应致力对学生情感的发掘,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语气、节奏、力度都充分把握。
二、进行动作指导,将动作与情感结合
音乐是一种生活场景的直观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表演训练[2]。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中来。例如,当学习《天鹅》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肢体动作前,为学生播放天鹅舞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对天鹅说出自己的理解,在进行肢体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肢体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学生对此也将会产生更高的兴趣以及热情,从而实现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除了动作能够表达内心的情感,面部表情也是表达情感中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当学习《鸭子拌嘴》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并且分别扮演拌嘴的鸭子,学生则需要借助他们的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向观赏者展现一部生动的歌唱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使得这次的教学深刻地刻在了学生的记忆中。
三、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有各式各样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便是有着故事主线的。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拥有故事主线的歌曲作为教学的对象,引导学生对歌曲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并且通过舞蹈以及音乐互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学到的音乐知識。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音乐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找朋友》这首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扮演角色A还是角色B,并且两人一起跳找朋友这首歌的舞蹈,让学生各自扮演一个角色,与另一个角色相互敬礼、握手。这样的合唱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还能使得学生自主加入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摆在主导位置上,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表达训练以及音调训练,使得学生在进行合唱时能够充分激发自身的情感,提高其合作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并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最终使得学生爱上音乐,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洁.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创新方法思考[J].艺术科技,2016(3):388.
[2]王彩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艺术评鉴,2017(16):90-91.
作者简介:叶秀静(1981—),女,浙江温州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