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9-10-18卢锋长欧阳玲惠王晶李海艳曾凡
卢锋长 欧阳玲惠 王晶 李海艳 曾凡
摘要: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步骤。随着全球垃圾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垃圾处理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源头减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垃圾分类执行情况亟待改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有待健全是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我们建议通过合理使用媒介,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完善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
关键词:垃圾分类;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9-0152-03
一、垃圾分类概述
垃圾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下辖工业垃圾处理、危险垃圾处理以及生活垃圾处理三个部分。垃圾处理始于垃圾的产生,止于垃圾的最终处置,包括从垃圾的产生、收集、分类、运输、拣选、综合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用激励法推动生活垃圾自源头处分类。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和增强。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垃圾分类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全球垃圾总量增速惊人。叶新(2016)指出,目前全世界每年垃圾产生量以8.24%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速大约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城市生態文明建设愈发紧迫。
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城市生活垃圾,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垃圾从“被动处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而垃圾源头分类正是“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垃圾分类已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2016年12月,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并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2019年6月3日。习近平主席又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垃圾分类行业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于对53位受访者的调查问卷统计而来的调研数据。调研对象以年轻人为主,47位受访者的年龄在18-30岁之间:绝大部分的受访者为来自各地的高校学生及其家长,其中女性受访者较多,占比达到64%。
(二)调研结果
结合前人研究文献(郭笑言,2018),我们从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行为、配套等四个方面,向受访者集中提出了4个问题,调研详细结果见表1。
(三)调研分析
我们通过调研以及文献查阅的方法,发现垃圾分类行业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
1.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
在本次调研中,只有13.2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以很清楚地区分垃圾种类,而86.79%的受访者则承认对垃圾分类仍存在不清楚的地方。此外,22.64%的受访者认为周围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而郭笑言(2018)通过调查发现,在扬州市区能够正确区分生活垃圾类别的居民占调查人群的41.03%。显著高于我们的调研结果,但依然体现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匮乏。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多数地区实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时间较短,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到位。
2.垃圾分类执行情况有待改善
本次调研中,在垃圾分类的态度方面,表示自己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受访者占比仅为56.60%,刚刚过半;有趣的是,认为周围群众环保意识不强,且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受访者占比达到81.13%,大大高于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受访者比例。
在垃圾分类行为方面,表示一直进行垃圾分类的受访者仅占24.53%,这一比例与郭笑言(2018)的扬州市目前按垃圾分类站台所设标志投放垃圾的34.21%的人群比例大致相仿:而58.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偶尔进行垃圾分类;高达16.9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完全没有进行垃圾分类。
我们认为,受访者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垃圾分类行为不自觉的根本原因在于垃圾分类仅仅存在正的外部效应,却不能对居民个人产生直接的好处。王贺松,张真(2018)认为,源头分类是垃圾分类系统工程的“牛鼻子”。作为一个逆向物流过程,垃圾分类包括分类投放、分类驳运、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等环节。源头的小、散、乱加大了分类过程的管控难度,需要居民在无监督的前提下密切合作。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有效地将垃圾分类的正外部效应体现在居民激励中的方法,因此即使在认真进行垃圾分类将促进共同利益的情况下,理性的个体也不会为共同利益采取合作性的集体行动,自觉分类垃圾。
由于我国多数地区推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时间较短,因此短时间内建立合理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难度较大。史波芬(2018)认为,激励的目的在于促使被激励者认同制度并做到知行合一。激励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正向激励指的是奖励正确的行为,负向激励指的是处罚错误的行为。
首先,在垃圾分类中使用负向激励难度较高。由于取证和监管上的困难,对居民实行负向激励是缺乏可行性的。同时,激励理论表明处罚具有反弹效应,只能在短期内压制受惩者的行为,却不能消除它,一旦处罚消失,受压制的行为会继续进行。
其次,在垃圾分类中使用正向激励效果不好。我们了解到,目前各个城市对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采取的奖励措施主要包括了积分和资源兑换超市两种。但积分措施逐渐演变成泛滥的一种激励形式,且在实践中垃圾分类积分的奖励缺乏公平性。王贺松。张真(2018)指出,公平缺失弱化了激励效应,横向公平的缺失则使“绿色账户”积分失去意义。而资源兑换超市的兑换过程费时且所兑换用品价值偏低,群众,尤其是中青年群众参与热情不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参与现行社区垃圾分类资源兑换活动的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
再次。在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的推行过程中,不少地区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一刀切”是基于社区和居民同质性假设而采取相同的激励机制推进方式。这与现实中社区和居民的差异性相背离,很可能出现“南橘北枳”的结果。例如,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对物质类奖品的兴趣不大,更偏好于服务类奖品。而经济条件一般的居民对现金类奖品(如手机充值券)和物质类奖品的兴趣更高。针对这两种不同偏好的居民,应当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最后,激励机制与商业行为相结合的方式也引起了一些居民的反感。降低了激励的效果。王贺松,张真(2018)两位学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社区“绿色账户”的推广以开设指定银行的银行卡为前提条件。尽管此项举措意在方便和激励社区居民,但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效果适得其反。老龄居民心理相对保守,对于开设新的银行卡账户有较强的防范意识和抵触心理,最终这种强制开立银行卡账户的做法阻碍了“绿色账户”的推广。
3.垃圾分类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在社区管理的模式下,垃圾分类的推进更需要法制措施的保驾护航。钱世超(2018)认为,在我国当前很多基层组织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的运作中,囿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激励机制的实际效果。
四、提高垃圾分类积极性的措施
(一)合理使用媒介,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
合理媒介的使用可以使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事半功倍。我们的调研问卷显示,71.70%的受访者希望通过面对面的社区活动了解和认识垃圾分类:60.38%的受访者希望通过电视/网络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希望通过讲座了解垃圾分类的受访者为58.49%:而仅有37.74%和33.96%的受访者愿意通过宣传单和报纸/书籍来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认为,根据大众对宣传媒介的“口味”来有的放矢地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完善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
一是丰富奖励选项。提高对垃圾分类表现优异的积极分子的精神表彰,通过社区通报等方式加大对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的惩治力度。从而提升激励机制的效果。以广州市白云社区为例,该区除了实行卫生积分累积兑换礼品的方式外。社区管理者还结合积分卡与公益大使护照等方式,在经费不足的条件下加强了对垃圾分类表現优异的市民的精神表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优化积分兑换形式。我们认为。针对当前积分奖励泛滥化,群众兑换不方便,不愿意兑换的现象,可以将积分兑换的频率由以前的每年兑换调整为每月兑换。这能大大降低群众积分兑换的难度,让群众真正从垃圾分类积分中得到实惠。并形成口碑。从而促进垃圾分类良性循环的建立。
考虑到当前大多数人都将微信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而微信又能兼容多种小程序,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开发微信生态账号程序的方法来提升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例如上海松江区的社区卫生管理中心首次采用了微信生态账号,对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扣分,在实际运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限制了市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甚至可以将是否按规定履行社区义务纳入信用机制考评体系,以遏制不按规定分类垃圾的不良风气。
(三)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法律法规
综合性法律法规的使用可以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监管不能只突出单一激励方式的运用,而应该是综合性地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生活垃圾分类领域中。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降低了垃圾分类在市民心目中的重要性,但未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我们相信垃圾分类的理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我国的垃圾分类及处理,以及资源化事业必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