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美术开放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构建与运用
2019-10-18吴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开放性教学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中。文章阐述了高中美术的教学现状,通过开放性地位、开放性关系、开放性课堂以及开放性总结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高中美术开放性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旨在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依据,确保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美术;开放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074-01
一、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首先,学生主体地位模糊。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理论性灌输为主,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过程,过分依赖于教师,不利于美术思维的形成。而且理论性课堂过于枯燥乏味,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会在课堂上睡觉、乱讲话、看课外书等[1]。其次,对美术重视程度不够。高考的压力导致很多学校重视文化课,忽略了美术教学的价值,而这种应试教育既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很难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局限了学生以后的创新发展和职业规划。最后,课堂形式守旧。传统的美术教学缺少对开放性的认知,内容上过于守旧,形式上单一乏味,教学目标也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渗透,没有考虑到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所以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中美术开放性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方法
1.开放性地位——学生为本
美术学科注重感官思想,眼睛负责观察、审美;脑负责构思、创意;口负责描述、交流;手负责绘画、修改,每一步骤都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学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性,若以教师为主体,采用“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天赋不同的学生来讲,适用性不强。所以教师要将学生放到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引导其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美术知识的获取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开放性关系——交流互动
顾名思义,开放性相对应的词汇是封闭性,即传统课堂中缺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所以交流互动可以成为开放性教学的基础。只有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教学更有实效性。一般来讲,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审美能力,因此开放性交流互动过程更有必要。
3.开放性课堂——丰富内容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学领域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满足学生这个阶段的认知需求,确保课堂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多媒体课件能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等多種形式呈现出来,尤其对美术教学的效果更为显著。
以彩陶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先播放有关原始人的短片,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作品纹饰所绘的场景特点,教师再通过截取图片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内容和特点,从多个角度观赏作品,还可以利用Flash动画播放彩陶作品的立体模型,学生也能更近距离地鉴赏作品[2]。
4.开放性总结——反馈评价
总结评价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贯穿课堂始终的分评价,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后、小组讨论后,教师都可以进行分评价,要言简意赅,也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等动作来鼓励学生;另一种是课堂结束前的总评价,主要针对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提出观点和想法,主要以激励为主,让学生再接再厉。
三、结语
教师应转变传统守旧的教学思想,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课堂的交流互动和先进技术的引入,重视反馈评价流程,使美术教学遵从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苗萌.论高中美术开放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构建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210-211.
[2]惠映清.高中美术开放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构建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73.
作者简介:吴幽(1989—),女,江西南昌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