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分析
2019-10-18周志霞
摘 要:初中科学是初中重要的学科,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探究了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062-01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有利于兴趣的激发与知识的掌握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生活化的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后,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1]。学生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还能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同时,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够将一些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2.有利于课程资源的丰富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材和辅导书是教师主要的课程资源,相对比较狭窄与片面。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生活化教学能够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中,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同时,生活化的实例与学生日常贴近,学生熟知度比较高,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3.有助于科学知识的应用
初中科学教学当中,抽象性内容相对比较多,初中生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很多学生对初中科学教学内容难以很快地理解和接受,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化的内容将抽象事物运用实际事物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运用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的课堂导入能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2]。因此,教师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当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还需要做好课堂导入的生活化。
教师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蕴含科学知识的真实情境,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又亲切的情境,从而做好新课导入。生活化的资源比较丰富,包含内容也比较多,教师选择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丰富有趣的生活化内容做好课堂导入,从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完成课堂导入后,想要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3]。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打破学生对传统科学知识的认知,引入更多创新、生活化的内容,从实际生活中选择素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使科学知识更加通俗易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实验材料生活化
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实验属于必不可少的環节,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注重实验材料的生活化。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实验材料,来代替实验室材料,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结语
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时要注意课堂导入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验材料生活化,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震宇.浅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4):112-114.
[2]陈明玉.基于校本课程建设的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2017(32).
[3]尹利.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7(14).
作者简介:周志霞(1979—),女,浙江乐清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