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2019-10-18王梅英
摘 要:初中物理的知识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从核心素养出发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物理素养和正确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059-01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
首先,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事物的本质与特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即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善于独立思考和探究物理现象,通过物理现象了解其本质规律,逐渐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真正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再次,物理核心素养可以说是一种科学精神,初中生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地开展科学探索。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物理教师必须引起重视,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实事求是,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1]。最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不单单是一种思想,同时也是一种能力。教师要善于教导学生积极应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初中生物理观念的培养必须在全面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各种物理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而物理概念、规律和现象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应当在挖掘课本知识内容的前提下,合理设计科学清晰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同时将这一目标作为导向,促进初中生正确物理观念的形成。如在教学“力”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在挖掘课本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先要明确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三要素,另外,在课堂活动中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良好物理观念的形成。
2.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当从课本知识出发,联系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科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科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依旧以“力”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到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科学解释力的现象。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还促进了其科学思维的发展[2]。
3.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应当以物理实验为契机,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初中生物理探究能力的发展,进而对其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如在教学压强相关的知识点时,我们能够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让他们全面接触和理解与压强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进行动手实验时,教师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小组思考。再要求各个小组自己进行猜想,设计出便于操作的实验方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他们分小组动手操作,最后各个小组将自己归纳得出的结论进行上报汇总,教师予以全面梳理和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压强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进一步发挥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探索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思维,进而促进其物理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庄涛.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44-45.
[2]刘国宝.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J].学周刊,2019(3):70-71.
作者简介:王梅英(1979—),女,广西博白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物理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