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府校合作”视域下黑龙江大学MPA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2019-10-18张继亮吴显义宫月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张继亮 吴显义 宫月

摘要:MPA(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承载着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社会历史使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MPA培养单位的共识。黑龙江大学作为全国较早的MPA培养院校同样面临着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人才培养及教学发展困境。“府校合作”的开展,即共享资源、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导师队伍等,可以有效破解实践教学难题,提升黑龙江大学HPA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府校合作;MPA;实践教学

自1999年国务院学位办通过了我国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至今,全国共设有225个MPA培养单位,累计培养公共管理专门人才16万余人。黑龙江大学是继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后省内第二批、国内第四批进入MPA培养单位序列的高校,也是全国前100所设点院校之一。2007年以来,黑龙江大学累计培养MPA研究生近千人,为全国MPA教育事业发展、黑龙江省人才发展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必须承认,黑龙江大学的MPA教育同国内许多培养单位一样,在拥有丰富理论教学资源及其培养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且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所以,只有进一步深化MPA实践教学改革,结合MPA人才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不断开发实践教学资源,探索更加丰富多样、扎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才能充分发挥黑龙江大学MPA教育的理论优势、不断提升黑龙江大学MPA教育的办学质量。

一、实践教学是MPA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MPA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对于MPA人才培养的重要性。MPA教育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公共管理类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对象与人才培养目标方面。MPA教育以党政机关公务员及其他公共管理实践工作者为主要人才培养对象,通过系统培养,力争使其拥有先进的公共管理理念、扎实的实践工作技能,以及较强的公共管理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实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队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自然对MPA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不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更高要求,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环节,更须以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与薄弱在能力建设的意义上影响到MPA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的MPA教育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偏离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完全满足公共管理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实践类课程开设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单一。虽然“案例分析课”已普遍开设,但总学时数和案例的广度与深度却明显不足;学生大多数是通过案例分析课接触实践,亲自“走出去”到不同的管理情境中“看一看”的机会比较少,亲自尝试“做一做”的机会就更少。由此,容易造成MPA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学思与应用相脱节的问题,进而影响MPA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造成MPA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薄弱甚至被忽视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培养单位对MPA人才培养定位认识不够清晰,不能很好地区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在人才培养目标、方式、侧重点等方面所应体现出的差异性。无差别地对待和培养MPA研究生必然会影响MPA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

二、府校共识是“府校合作”开展MPA实践教学的基础

共识是合作的前提,为合作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动机与意识准备。我们所说的“府校合作”开展MPA实践教学,主要指MPA培养院校和地方政府之间在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基础上,彼此共享优势资源,共同承担公共管理实践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义务。当双方均认识到合作育人这一联合行动对双方来说将产生互赢性结果时,府校共识很容易达成。毕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公共管理实践人才不仅有助于提升培养单位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其教育工作的社会声誉,同时也将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加强MPA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以应用能力建设增强人才的适用性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第四届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之初即确立了“突出内涵发展、规范健全制度、提高培养质量”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2013年,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并重点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鼓励开展联合培养等问题。同年,时任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的杨士秋同志在云南出席全国MPA教指委年度工作会议時指出,MPA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到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对MPA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应用型、复合型、服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研究政策、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实地考察很好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三、“府校合作”深化黑龙江大学MPA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黑龙江大学开展“府校合作”实践教学拥有良好的前期实践基础。黑龙江大学的MPA教育所依托的主要是有着几十年建设经验的公共管理硕博一级学科。该学科不仅拥有一支较强的专业师资队伍,而且在本科校外实践教学、公务员系统培训、专家咨询、实践课题研究等方面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府校之间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存量较高,为府校合作开展MPA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府校双方可以凭借优势资源,围绕MPA人才培养的实践技能要求,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基本着眼点,展开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合作。

(一)府校合作建立MPA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黑龙江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公共管理学科本科校外实习基地起始于2006年,也是国内在该领域进行实践探索较早的本科院校之一。该基地于2012年获批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从MPA教育每年招生规模来看,黑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校外实习基地完全有能力接收每届MPA研究生进入各委办局机关和街道开展实习实训教学。但是,在实习岗位选择、实习内容设计、实习指导教师职责要求等具体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MPA教育的特殊性及MPA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教学计划。

(二)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校外实习实训方式

鉴于MPA学生多数来自于公共管理实践岗位,且各自本职工作较为繁重的客观事实,也可让他们通过原岗位实习、加强实习教学管理的方式完成校外实习实训课程。当然,此种分散式校外实习教学方式必然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其可行性必须以保证实习教学效果和实践育人目的为前提。为了使MPA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公共管理理念、理论、方法能够具体贯彻和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在真实情境中巩固课堂所学并达到反思提升的实践教学目的,可由MPA教育管理部门拟制实习指导手册,明确实习教学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严格执行导师负责制、考勤及请销假制度。

(三)通过府校双导师制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MPA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多年来,黑龙江大学MPA毕业论文选题始终坚持从地方公共管理实践出发,从学生的岗位职责出发,以毕业论文写作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推动地方公共管理实践工作向前发展。为每名MPA学生配备府校双重指导教师,一方面可以弥补高校教师行业背景欠缺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及日常工作中加深对论文选题的认识与体悟,从而在实践层面提升MPA毕业论文质量。同时,借助府校合作开展校外实习教学的机会,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公共管理实践前沿走访调研、到政府机关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的行业背景。此举将有助于推动黑龙江大学“双师型"MPA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四)通过“府校合作”加强MPA案例库建设

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从MPA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出发,十分重视案例教學和案例库建设。虽然近年来黑龙江大学均派出代表队参加全国MPA案例大赛,但案例编写及案例库建设至今仍然是黑龙江大学MPA教育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授课教师及广大指导教师缺少足够的行业背景,缺少接触公共管理实践情境的机会。通过“府校合作”开辟校外实践教学领域,一方面可以帮助专业教师掌握公共管理实践最新发展动态和热点、焦点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最佳契合点,从而为专业教师编写案例和完善案例库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和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