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北文化的影视化呈现
2019-10-18王嘉梁
王嘉梁
【摘 要】文章对东北文化如何进行影视化呈现作出探讨,对目前影视剧中东北文化元素呈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东北文化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易于传播等诸多特点,同时也对目前影视作品中东北元素所呈现出的俗文化过度表现、制作水平良莠不齐、人物形象片面等问题提出了担忧。对东北文化在影视化呈现中如何提高精品意识,塑造新时代东北形象,创新包含东北元素的影视题材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使读者可以从文章中吸取一定的经验和思路,使东北文化更好地呈现在影视作品中。
【关键词】东北 东北文化 影视剧
东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当今这个全媒体时代,在传统媒体、视频网站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海量包含着东北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它们都在无形中不断向受众描绘着东北地域的文化形象。当下正处于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要阶段,如何通过媒体传递积极正面的东北形象,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东北文化在影视剧中呈现的特点
在各方地域文化荟萃的今天,东北文化元素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影视作品中最受观众广泛喜爱的地域文化符号,从《乡村爱情》系列的全国热播,到视频网站中东北喜剧类题材网剧的备受喜爱都能说明这一点。即使在海派文化盛行的上海,由东方卫视制作并火爆全国的电视节目《欢乐喜剧人》中,也同样有绝大比例的东北喜剧内容。这些现象说明东北文化在影视剧呈现中具有诸多利于传播和受众喜爱的自身特点。
1.风趣幽默的喜剧精神。东北辽阔肥沃的黑土地养育了东北人,也培养出了东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诞生于田间地头的二人转文化更传承了一代代东北人的喜剧精神,闫学晶等一批二人转演员成功转型成为影视剧演员,也将二人转的幽默元素带入到影视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喜剧风格。
2.通俗易懂的接地气属性。中国是农业大国,而东北文化更离不开农村,生长于田间地头的东北文化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契合,令人亲切,易于传播和接受。而在东北题材的影视剧中,更是擅长表现小人物的情感与生活,这也更使得东北文化受到普通百姓的青睐。
3.鲜明独特的地域符号。无论是东北方言还是东北人的性格都在影视剧作品中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感染力,其表达出的喜剧形象容易给观众形成深刻印象,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二、东北文化影视化呈现中所出现的问题
东北文化在影视化呈现中虽然拥有诸多特点和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东北题材作品少与高质量、高品位等评价挂钩,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俗文化的过分表达。如何做到通俗不庸俗是东北文化在影视化呈现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有一些东北题材影视剧特别是在网络播出的网剧仍然在用低俗搞笑、暴力血腥、搔首弄姿等庸俗的方式来博得眼球,这些作品不仅不能成为精品,反而折损了东北的地域形象。
2.影视制作质量良莠不齊。虽然近年也有一些诸如《钢的琴》等一批带有东北文化元素的影视精品出现,但仍有很多东北题材影视剧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一方面东北地区虽然拥有长春电影制片厂等一批曾经辉煌一时的影视制作机构,但时过境迁,目前东北地区的影视制作能力与产业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一些东北题材影视剧更加重视喜剧语言的表达,而对故事结构、制作呈现缺乏精良的设计。
3.片面的东北人物形象。“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这样的顺口溜已经“享誉”全国。而貂皮、墨镜、金项链这些元素也好像成为诸多东北题材影视剧中的标配,装傻充愣的丑角形象更是比比皆是。这些片面的形象不能代表当代东北人的特征,戏谑式的呈现更加有损了东北的文化形象。
三、如何提升东北文化影视化呈现的水准
面对诸多制约东北题材影视剧发展的问题,我们需要认真面对问题,由内而外地逐步提升东北文化影视化呈现的水准。
1.提升观念,树立精品意识。当看到喜剧栏目《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在东方卫视播出并火爆全国时我不禁思考,为什么这两档由众多东北喜剧演员参演,包含大量东北喜剧元素的栏目会在上海“异地开花”,而东北地区的同类喜剧栏目却是表现平平。究其原因,这不仅仅是资金和制作实力的差距,而更重要的是精品意识上的差距。东方卫视在对两档节目的打造上,无论在舞台设计,还是嘉宾、主持人的使用上都凸显了精心的精品化打造。而在幕后,强大的编剧团队也对每一个喜剧作品精心打磨,保证了内容质量。这一切最终催生了两档高品质的精品栏目。而在影视剧领域,这种思维同样是适用的,创造者不能因为讲述的是东北小人物的故事就在创作和制作上“自降身价”,要有全方位的精品化理念,提升故事内容的质量、整体制作的水准和高级感,以催生更多精品化东北题材影视作品。
2.理性审丑,内容创作要符合现实。在东北文化的影视剧呈现中,要注重符合当下真实,不能一味“审丑”,不能为了“博眼球”和追求低俗的喜剧效果就片面地刻画人物形象。影视剧中比比皆是的“东北大哥”,我在东北生活三十几年也未曾见过,而当下东北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在影视剧中却少有表达。创作者不能想当然,要切实了解生活,基于生活的挖掘和创作才更有价值和力量。在抖音上人气火爆的东北网红徐美达、东北酱等,他们受人喜爱的原因都是他们自身具备东北人特有的乐观与豁达,这些新元素都是值得创作者思考和挖掘的。
3.打破局限,要有创新思维。一直以来,影视剧中所呈现的东北文化都还局限于表现农村、农民等元素,长时期的局限会使观众和创作者双双丧失新鲜感,从而制约东北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步伐。创作者应该注重新类型题材的挖掘和创作。近年有《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东北插班生》两部低成本电影,聚焦校园题材,都是讲述东北学生到台湾读书所产生的种种文化冲突,虽然限于制作成本有限,整体水准还有待提高,但在题材创新上着实有所突破,也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喜剧效果。
4.拔高品质,运用更高级的表达方式。东北文化的影视剧呈现中,从业者要致力于在寻求更高级的表达方式上进行探索。对于喜剧情节的表达,不能仅仅依靠语言台词甩段子,更要注重情节结构和冲突的设计,通过剧情矛盾产生更高级的笑点。一些东北演员由于多年二人转和舞台表演所形成的习惯,在表演上容易“用力过猛”,台词喊着说,戏要跳着演。不同于舞台表演需要尽力让观众看清楚的表演方式,影视表演通过镜头放大了表演细节,演员的表达方式也应该适当内敛,更加注重内在表达,这也是更高级的表达方式。
作为影视行业的从业者,新时期东北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我们要致力于挖掘东北文化的价值,让东北文化更加丰富、积极地展现在影视剧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