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纸媒视频化的挑战和路径

2019-10-18郭小川

记者摇篮 2019年8期
关键词:纸媒挑战转型

郭小川

【摘 要】一图胜千言、一频胜千图。新闻的视频化表达正成为报纸转型突围的“制胜法宝”。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特别是5G等通信技术的变革,纸媒视频化既面临机遇,也将迎来更多挑战。本文分析纸媒向新闻视频化转型中面临的优势和挑战,探索新的传播技术下纸媒如何颠覆传统的路径依赖,抓住移动短视频传播的“机遇风口”,实现新的价值回归。

【关键词】纸媒   转型   视频化   挑战   创新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是新闻的终极表达,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后机会”正成为越来越多媒体人的深刻共识和探索方向。技术的更迭正在重构移动互联网内容生态,新闻短视频,让传统报业的媒体融合多了一个新方向。

一、移动短视频的邀请:从“纸端”到“指端”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为8.29亿,其中手机用户达8.17亿,有98.6%的网民是通过手机来获取新闻信息的。这表明,过去传统媒体的读者、观众、听众,正在转化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和受众。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受众对新闻的渴求不会改变,变的只是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载体。5G时代呼之欲出,可以预见,随着通信技术的变革,信息传播的视频化,有望成为5G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全民向手机“迁徙”的时代,新闻视频移动化消费将成为主流,也是传统媒体吸引流量的“强磁场”。

对于纸媒而言,过去对读者有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要求的“阅读门槛”,在短视频的表达形式中被显著降低——无论是嫦娥五号奔月还是垃圾该如何分类,短短几十秒的视频,通过图像、声音、现场等要素就能将信息完美表述和呈现,充满更强的吸引力,传播效果往往比几千字的新闻报道更胜一筹,且更能满足受众碎片化、移动化和可视化的阅读要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应该用更大智慧和勇气,重构从“纸端”到“指端”的媒体传播生态,改造落后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实施“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做内容的生产者,也要做平台的搭建者,以新的媒介姿态顺应新的传播要求。如今,从党报如《人民日报》到都市报媒体如《新京报》等,纷纷加入短视频新闻的生产领域,布局移动视频板块。“无视频,不新闻”正成为传统纸媒新的话语表达方式。

二、站“风口”更要攻“关口”

相比于电视媒体天然的视频基因,对纸媒来说,虽然站在了移动短视频的风口,却面临着新闻视频化表达的巨大挑战。

1.视频素材获取的挑战。以往,纸媒记者即使没有到达新闻现场,也可以从通讯员处或者连线的方式获取信息。但短视频却对画面和现场有较高的要求,要生产出鲜活、及时的视频产品,记者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之相矛盾的是,随着纸媒纷纷转型进军短视频领域,短视频现场素材往往“供不应求”,尤其是一些突发的、转瞬即逝的场面,素材抓取难度极大。

幸运的是,随着可拍摄、可上网的智能手机日渐普及,“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可能,加上手机用户参与记录和传播意识的增强,让短视频的素材获取变得相对容易。所以,在纸媒向新闻视频化转型中,为让视频资源源源不断、永不枯竭,需要组建一支庞大的拍客团队,深度开发UGC内容。

2.内容时限与完整性难以平衡。为了迎合移动端用户碎片化消费习惯,移动视频正朝着更短、更碎片发展。根据调查显示,“15秒为人听力最集中的黄金时间,15秒之后注意力呈下降趋势”。新华社曾经在2014年推出超短视频新闻客户端“15秒”,主打15至20秒之间的超短视频。但“15秒”虽然盛行一时,但传播效果却明显“遇冷”。据统计,“15秒”超短视频新闻的平均每条转发分享量不到20条,且很少有互动评论。

短视频本身以短见长,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时间内,图像、声音、解说和文字等传播要素相互配合,吸引用户观看。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碎片化”不可避免地从形式延伸到内容,难以呈现新闻事件全貌的短视频往往与力求完整全面的新闻报道相左。因此,如何以短视频的载体,尽可能完整、有效地传递信息,呈现“微言大义”的传播效果,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是内容创作者亟待考虑的问题。

3.多渠道分发忽视差异化表达。渠道失灵、传播力不足,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遭遇的难题。短视频新闻的生产对于专业的纸媒而言并不完全是难事,传播内容如何完成整个传播价值链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好内容到达更多用户,才是传统纸媒面临的困境。

在实践中,不少传统媒体虽然使用了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却只是将新闻短视频机械化地“搬运”到各个平台,并未进行二次创作和智能归纳,更没有进行个性化定制和差异化生产;另一方面,对分发平台的定位不清晰,不能准确为用户需求“画像”,导致内容生产和传播与平台用户的喜好不匹配,造成内容的无效传播和资源浪费。

究其根源,在于传统纸媒的新闻短视频生产没有形成用户需求导向,未完成由生产者到产品运营者的思维转变,导致忽视了研究平台和用户特征,并据此进行内容的多样编辑、差异化运营。

三、移动短视频仍然是传统媒体突破口

移动短视频对传统纸媒而言,是一次传播方式和理念上的颠覆性创新,它为传统纸媒在全新的传播生态中,如何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继续占领舆论制高点、实现全媒体时代融合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

1.优质内容价值回归。新媒体的出现,只是更新了传播方式,对于纸媒而言,依然是内容为王,只不过应被赋予更多价值,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为内容生产提供了更多便利,拓展了更多领域;另一方面,新技术改变了受众的阅读方式,更加呼唤媒体传播内容的专业性。在新闻专业精神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双向驱动下,探索多元价值体系,创造极致内容产品,是纸媒顺应网络时代变革的潮流。

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生态里,内容生产依旧是传统媒体的强项。“人人都会做饭,但真正的大厨一直稀缺”。纵观移动短视频领域,头部的短视频依旧重娱乐,专业新闻短视频内容十分稀缺。传统纸媒的新闻从业者对事件的新闻价值、传播时机、舆论引导等有着较为专业的把握和理解,将这种能力嫁接到视频的生产中,能够使纸媒的视频化表达更具权威、更有深度、更显理性,这是一般网络视频生产者所无法达到的高度。因此,传统纸媒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专业素养,成为引導网络虚拟空间的“中流砥柱”,做低端媒介泛滥时代的高端媒介。

2.增进用户体验。皮埃罗·斯加鲁菲在《硅谷百年史》中指出:未来的媒体将不是用来“获取信息”,而是用来“增进体验”。如何给予用户更好的体验? 短视频新闻相比在报纸上“读新闻”,要直观得多。所见即所得的“看新闻”符合用户移动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此外,短视频新闻不再是报纸上“冷冰冰”的新闻,而是用户在分享互动中获得有情感认同的“温度”新闻。

新闻类短视频需要充分发挥短视频社交性强的优势,既坚持事实导向,又兼顾体验导向。在内容的取舍上,要选择符合主流价值观、正确舆论导向的素材,同时又要有可视化传播的新闻价值,增强用户“黏性”。在制作技术上,要利用各种创新手段增进用户的视觉体验。

总之,新闻短视频要紧扣社交互动的属性和特点,通过多维度的探索和努力,增强用户体验,“既形成内容的‘关系流,又巩固新闻短视频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网;既满足了受众的参与需求,又促进了媒体信息内容的传播”。

3.打造自身品牌化新闻短视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帮助公众消解报纸是传统媒体的刻板印象,也是报业品牌重塑的重要时机。目前短视频市场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传统报业要脱颖而出,笔者认为还是要走品牌化战略。

在短视频的时代“风口”上,传统纸媒应该捕捉发展机遇,挖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彰显媒体特色,扬长避短、错位竞争,生产制作出有价值、质量高、易传播的新闻短视频,利用自身现有的传播渠道推广,同时“借船出海”,构建起短视频新闻报道的品牌,进一步提升纸媒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引导力。

四、结语

综合分析,借助专业的人才队伍优势和强大的内容生产基础,新闻的视频化表达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不仅是时间上的未来,更是空间上的远方。在传播技术越来越先进、用户需求越来越细分的融媒体时代,纸媒内容通过其短视频进行传播,通过新的形式发挥媒体的职能,才让传统媒体跟上信息时代的“快车”,始终保持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建武.全面视频化:5G时代封面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新路径[J].传媒,2019(4);

[2]王蔚.多維度创新中的“头部内容”重构——文汇报新媒体的视频化表达探索之路[J].新闻与写作,2018(9);

[3]麦洁莉.短视频大热何以短视频新闻遇冷——以新华社“15 秒”为例[J].视听,2018(8);

[4]肖梦旋,王亿本.新闻资讯短视频的发展研究——以“梨视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

猜你喜欢

纸媒挑战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我国纸媒转型突破方案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沣芝转型记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