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制意识研究

2019-10-18李智岳锐洁张兆平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新时代网络安全

李智 岳锐洁 张兆平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已经承担了丰富的社会性功能,因此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网络诈骗、个人隐私泄露以及其他网络安全风险。作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良好的网络环境息息相关,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建立并强化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网络防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基于上述背景与观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造成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成因,然后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培养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办法,以期塑造优质的网络社会环境。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网络安全 法治意识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18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03030117。

作者简介:李智,邢台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法学教育、思政教育;岳锐洁,邢台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法学教学;张兆平,邢台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311

大学生是推动新生事物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群体,极易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在网络上学习通识类以及专业型课程,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个人层次,而且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还能接触大量新鲜、有趣的内容,也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仍需注意的是,一系列网络安全恶性事件也逐渐渗透到了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中,如果大学生缺乏风险规避的意识,就难以在网络世界中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甚至还有可能冲动地做出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建设,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了每一位引领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 产生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成因

尽管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互联网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但是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形成客观、准确的认识。除了许多学生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活动之外,一些缺乏基本判断能力的大学生还会通过社交网络遭受巨大损失与伤害。例如网络诈骗给学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使学生产生了自我攻击、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还会出现轻生的想法与念头;再比如裸贷这一不计后果的行为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各类因逼債而自杀的社会恶性事件频发 。为此,我们亟需总结大学生出现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成因。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

从成长环境的角度来看,由于大学生还没有正式迈入社会的大门,平时主要的活动场所仅有家庭与学校,因此还没有锻炼出完善的风险察觉、识别以及排除能力。在网络世界中,各类风险因素并不是以实体形式存在的,这就给大学生辨别网络安全信息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尤其是许多认识简单、思想单一的大学生并没有危险甄别意识和能力,这就给了许多网络非法分子可乘之机,经常以顺藤摸瓜的方式引诱大学生上当受骗 。例如,一些犯罪嫌疑人利用大学生爱占小便宜、贪慕虚荣的心理,以提供小额贷款的方式吸引大学生提供重要身份信息,并进行贷款。尽管贷款金额不高,但是巨额的利息经常会让大学生苦不堪言。等到大学生无力偿还巨额利息之后,犯罪嫌疑人会通过许多强硬的手段逼迫大学生还钱。此外,掌握了大学生重要信息的犯罪嫌疑人,还会冒充其本人身份向周边好友进行诈骗,这一做法十分难以防范。对于一些喜欢在社交网络上进行聊天、交友的大学生,也十分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蛊惑,继而陷入非法活动之中。

(二)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网络平台的种类与数量繁多,网络用户基数十分庞大,且分布十分广泛,因此政府部门难以进行面面俱到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生网络安全恶性事件,政府部门也很难做到追踪溯源并在第一时间内抓捕网络非法分子,因此受害者往往只能独自承担经济损失以及其他风险危害所造成的后果。实际上,网络非法分子的诈骗方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如果网络非法分子使用境外服务器,且切断了与其他事务的联系,那么在开展侦破工作时就难以获得有效的信息与线索,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件悬案 。许多网络非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缺陷顶风作案,使许多大学生蒙受了巨大损失。

(三)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十分落后

由于许多高校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因此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及意识培养。具体来讲,许多高校并没有引进专业的安全教育管理人员,无法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安全管理相关服务,许多上岗人员仅仅是处理了一些工作上的基础事务,却对如何引导大学生建立安全防范意识毫无办法。此外,学校也并没有构建完善的针对于网络安全的管理运行机制,导致学生无法系统性地学习如何鉴别、排查网络安全问题,这就给学生的网络活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理应进行革新,只有针对网络的运行特点进行教学,才能发挥实际作用 。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培养的价值与意义

(一)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和危机化解能力

网络危险无孔不入,对于缺乏基本辨别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十分难以防御。尽管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并不复杂,与之接触的人群也没有邪恶的心思,但是在网络社会上却充斥着大量的危险元素,如果大学生依旧采用其简单、善良的心态与其他网络社会人员进行交涉,则难以提前发现危机,有时深入其中却无法自拔。特别是在网络世界中存在许多技术性规范无法覆盖的区域 ,而且管理机制难以实现真正的健全,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时更要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相关事物。从网络人口结构来看,大学生始终是网络活跃人群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可以让大学生远离网络世界的藏污纳垢之地,远离非法分子的非法活动与非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自身受到任何犯罪行为的侵扰。

(二)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三观”

在网络世界中,当代大学生往往可以从各种软件及平台上了解社会资讯,这一做法有利于大学生融入现代社会。但是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监管机制并没有建立的十分成熟,一些网络非法分子通常利用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漏洞进行非法活动,进而给学生的价值判断、精神活动造成了严重干扰。特别是一些煽动大学生情绪,恶意引导舆论导向的行为与言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三观构建。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态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如果过多的受到了负面新闻的影响,则会产生厌学、厌世等一系列消极态度,严重阻碍个人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应该由政府部门和学校共同完成,在净化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水平的同时,发展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三观。

(三) 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管理体系

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看,面对紧张的竞争与发展压力,高校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以稳定的内部秩序应对接下来的机遇与挑战。由于网络活动的开展更加便捷,校内外的人员组织沟通交流活动更加顺畅,因此传统的秩序管理难以符合当代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发展模式,高校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主动对自身所需承担的责任重新进行划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培训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够通过有效地管理实现大学生对网络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将该成果延伸到学校的日常事务中,构建更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网络安全法治意识培训新方法

(一) 合理组织网络安全法治教育

第一,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网络安全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出现网络安全事件不仅仅会危害到学生的个人经济利益,还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极有可能给周围的同学、老师甚至是整个学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育时,要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要在开设课程时考虑是否需要添加法律、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可以在加强辅导员网络安全意识的基础上使其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想。此外,学校内的法律相关机构与组织也应该加强法治宣传,积极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完善法制教育的流程。

第二,提高领导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高校在构建完整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体系时,应该由高层领导直接担任主要负责人,主动邀请保卫处、学工处等部门机构参与到法治建设之中。此外,针对于网络安全,政府部门应该搭建桥梁,让高校与网监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并主动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教育工作。

第三,强化高校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打造精英队伍。对于一些对法治知识十分感兴趣的教师,應该主动将其招揽并进行培训,然后让其投身于法制教育工作之中。目前,许多高校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人员主要由思想政治工作者组成,因此可以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构建更加规范与成熟的网络应用体系,使大学生自觉抵御各种不良信息,在发现与法律相悖的非法行为时立即举报,以主人翁的心态对待网络活动,塑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社会环境。

(二)科学开展网络安全法治教育

在进行网络安全法制教育之前,应该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与探讨。

首先是要贯彻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高校内的思政工作必须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三观,以中立的态度分析、评价网络世界中呈现的各类事物,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快速的判断,并采用合理的方式解决。

其次是要加强法治教育。法律作为约束和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原则,是需要每一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如果大学生缺失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则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高校要加强法治知识的传播力度,寻求能够深入人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且高校应该以身作则,坚决不触碰法律道德底线,对于网络安全法治道德建设,更加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然后以引领者和实践者的身份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最后是要培养学生的防范能力。在丰富的网络资源面前,大学生一时间难以判断其准确性与有效性,因此高校应该教导学生如何辨别网络资源,避免大学生触犯法律却不自知。此外,高校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网络世界中存在的陷阱,面对网络欺诈、恶意信息传播等不良现象应坚决抵制。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网络环境,为所有的网络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结语

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治意识,最直接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规避网络安全风险,营造安全的上网环境。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优质、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便于学生在掌握社会发展动态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进而帮助学生以更加顺畅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实现自我追求。因此,学校和政府应当联合网监等职能部门共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法治教育,在注重辨别能力培养的同时,深入开展法律道德观念建设,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的新时代人才。

注释:

陈延华.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 36(11):140-143.

朱箭容.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的养成教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34):198- 199.

李铁英,于淼.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9(1):12-14.

董燕琼,徐磊,朱佳贤.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新校园(阅读),2017(12):186.

朱奎泽,鲍凡.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问题述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31-136.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新时代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